为什么负负得正

2018-11-30 08:30洪高峰
初中生世界 2018年33期
关键词:司汤达克莱因杯口

◎洪高峰

“负负得正”或许同学们已经非常熟悉并且能熟练运用.但是为什么负负得正?你思考过这样的问题吗?

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司汤达小时候很喜爱数学,用他自己的话说,数学是他的“至爱”.但当老师教到“负负得正”这个运算法则时,他一点都不理解,希望有人能对负负得正的缘由做出解释.

可是,他所请教的老师、同学都不能为他释此疑问.

可怜的司汤达被“负负得正”困扰了很久,最后,在万般无奈之下只好接受了它.他一直将数学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认为数学可用来“求证世间万物”,可是,“负负得正”动摇了他对数学与数学教师的信心.

两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们能不能回应一下司汤达的疑惑?

生活中有人尝试这样解释: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双重否定表示肯定;翻一次杯子杯口朝下,再翻一下杯子杯口朝上……这些形象的解释或许能解释你心中的疑惑,但是必须说明的是,整数乘法的“负负得正”首先是一种规定.从自然数乘法出发,规定“负正得负,正负得负,负负得正”,就得到了整数的普通乘法.对“负负为何得正”的直接回答,可以是:“就是这么规定的.”但这显然不是爱刨根究底的小读者们想得到的答案.

美国数学史学家和数学教育家莫里斯·克莱因认为,“如果记住现实意义,那么负数运算以及负数和正数混合运算是很容易理解的”.

他用“两次负债相乘,结果为收入”的例子解决了司汤达的疑问:一人每天欠债5美元.给定日期(此时负债记为0美元)3天后,欠债15美元.如果将5美元的债记成-5,那么每天欠债5美元,欠债3天,可以用数学来表达:3×(-5).

同样,一人每天欠债5美元,那么给定日期(此时负债记为0美元)3天前,他的财产比给定日期的财产多15美元.如果我们用-3来表示3天前,用-5表示每天欠债,那么3天前他的经济情况可表示为(-3)×(-5)=+15.

苏联著名数学家盖尔范德则作了另一种解释:3×5=15:得到5美元3次,即得到15美元;3×(-5)=-15:付5美元罚金3次,即付罚金15美元;

(-3)×5=-15:没有得到5美元3次,即没有得到15美元;

(-3)×(-5)=+15:未付5美元罚金3次,即得到15美元.

如果司汤达生活在20世纪,遇见良师如莫里斯·克莱因和盖尔范德,那么,他对数学的信赖、推崇和热爱一定会保持终生.对问题进行质疑是非常好的学习习惯,我们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要有质疑的精神,多问几个“为什么”,用科学的精神追求问题的本质.

猜你喜欢
司汤达克莱因杯口
杯子翻转中的数学道理
水,不从杯口倒
灵感不是等来的
克莱因蓝
他死了,所以,他活着
浅析司汤达的现实主义文学观
世界记住他,因为他创造了一种蓝
用数学思想解决“翻转茶杯”问题
司汤达:让巴尔扎克“嫉妒”的天才
影像启示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