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是人非拒墙堡

2018-11-30 03:18刘媛
文史月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长城

刘媛

拒墙堡、拒墙口、拒门口、拒门堡,这是四处明长城的遗存,都在大同市新荣区的晋蒙交界地带。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大同巡抚詹荣“筑东路边墙百三十八里”,沿线修筑了镇羌、拒羌、拒门、助马四堡“以相犄角”,谓“镇羌四堡”,也称“塞外四堡”,其中的“拒羌”即为今天地图上的“拒墙”堡。

拒墙堡“周一里八分有奇,高三丈六尺”,周围地势平缓,并无险要可扼,先是修筑了土夯墙,又过了近30年,于万历二年(1574年)砖包。《宣大山西三镇图说》记载,“本堡挺出三边之外,冲要不下镇羌,而孤危寡援尤过之。嘉靖间虏数由此突犯至莺架山。该堡本弹丸一黑子耳,有急则收堡防护,仅可自免,以之力战,势不给也,加之土田硗确,仰食内地,增戍广蓄,尤烦主计云。”

今天的拒墙堡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村庄,然而在历史上这一带却有过繁华——这里曾经是辽金旧县。《大同文物集萃》(三晋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记载:“宣宁县为金代名称,辽始建宣德县,金大定八年(1168年)更名宣宁县。该城未发现城墙。城址内西部有南堂寺遗迹。”洪武六年(1373年),明朝廷将包括宣宁县在内的8300余户、39000余人强制迁徙中立府(今安徽凤阳),洪武七年(1374年)宣宁县的建制被撤销。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在原宣宁县旧址设立宣德卫,不到十年撤销。正统十四年(1449年)“土木堡之变”发生,明英宗朱祁镇北征瓦剌的兵败事变,直接导致了大同地区大规模、长时间地修筑长城。

五代时期的大同是幽云十六州之一,被后晋的建立者沙陀部的突厥人石敬瑭割让给了大辽,从而成为了大辽帝国的西京。根据学者施展先生的观点,正是因为大辽占领了幽云十六州这片土地,使得它有能力进行一种重要的制度创新,这才带来了中原与草原之间持续了一百多年的和平,并为中国后续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和制度基础。大辽的制度创新在于它建立起南北两院制度,南院用儒家的方式来治理汉人,治理的地方主要就是幽云十六州,北院则以草原的方式来治理契丹人。大辽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延续超过一百年的、由游牧者建立的帝国,它对幽云十六州农耕地区的掌控,是它能够长寿的关键。“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创举对后来中国的历史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为今天中国的庞大疆域,奠定了古代的制度基础。”

辽代的大同以西京的身份再次攀上了一个经济文化与物质文明极其繁荣的高峰,并保持了相当长的时间,成为继北魏王朝后大同历史上一段熠熠生辉的灿烂时期。今大同市内的华严寺即始建于辽重熙七年(1038年),既是佛寺,也是大辽国皇室宗庙,地位显赫。其中大雄宝殿面阔9间,进深5间,单体建筑面积达1559 平方米,是现存辽金时期最大的佛殿。尤为特殊的是这座大殿坐西朝东,是草原游牧民族崇拜太阳、以东方为尊的体现。华严寺还有薄伽教藏殿,内有辽代彩塑29尊,其中以一尊面带微笑的“合掌露齿”胁侍菩萨像最为生动,被赋予“东方维纳斯”之雅号。辽金元时期,大同地区呈现出农、牧并存,原始宗教、佛教、道教、儒学同时兴盛的情景,各民族各地区的生活习俗、日常用品、建筑风格等均在这里一起出现,并在相互融合吸收中发展成为“大同特色”。

今天在拒墙堡附近依然能够采集到辽代的瓷器碎片等。如今拒墙堡是一个相对比较大的村庄,堡墙用当地独有的紫红色土夯筑,包砖被拆光了,四方形的轮廓依然清晰,但多处坍塌,其中北墙已经被夹在大量民居之间。堡里有久无人住的老房子,残留着色彩鲜艳的炕围子画。堡墙一角的最高处建有大型蓄水池,解决了全村的吃水问题。大多数人住到了堡外面,大多是新的砖瓦房子,许多人家院里停着汽车。拒墙堡的南堂寺曾经拥有一些辽代石刻造像,今藏于大同博物馆。现在这里在修一座新的寺庙,名叫弘法寺,已经建起了天王殿。

南北走向的高速公路在通过新荣区东西走向的长城时,并不是简单地截断长城,而是采取了下挖式通行,用两个“同字框”托举起长城,高速公路从长城下面通过,等于专门为长城架设了桥梁。拒墙堡附近的长城已经开始成段消失,残留的也被笼罩在黑煤灰里,内蒙古丰镇电厂附近,大量的工业垃圾几乎将长城淤平,还有一段长城墙体直接被开垦成了土豆田,与两边的田野连为一体。

拒墙口在今天是一个小村庄,距离拒墙堡不足1公里,由于人口的繁衍,如今两个村子的房子几乎已经连接到了一起。拒墙口紧傍着长城,今天已经不大容易看出堡墙,但一座格外高大的墩台遗迹,还是昭示了这里在明清时期的“边境口岸”地位。今天一些住户在屋顶安装了太阳能发电,长城两边的人们既种植玉米高粱,又牧羊喂鸡,农户的炊烟与丰镇电厂的烟囱遥遥相对,日子平淡而安静。

拒墙口村边的草地上有许多天然野生的“地皮菜”,每到雨后,拎个塑料袋俯身捡拾,很快就能捡很多。“地皮菜”别名地木耳,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磷、锌、钙等矿物质,有助于儿童补钙、妇女补铁养血、延缓老年痴呆。当地百姓用来做汤、做馅、炖菜,味道颇为鲜美。市区一些讲究的地方菜馆子也用它开发出了各种佳肴。

拒墙口附近有通往拒門口方向的路。在路上可以看到弥陀山,一个圆锥形从平地上隆起,是新荣区的“制高点”,海拔1531.4米。它的名字有两个来历,一说由驴驮山谐音演变而来,一说由佛教“阿弥陀佛”而得名,因为山上旧有寺院。如今这里到处郁郁葱葱,山上山下已经开始连片成林,都是近年来人工植树造林涵养生态的成绩。拒门口就在弥陀山的漫坡下,房子的后墙就是长城,也曾经是一个长城关口,后来成了村庄。据说前些年这村子还有70多口人,因缺水而凋零,近几年都整体移民,搬迁到生活条件比较好的地方了,如今附近罕见人迹,只剩下一户人家,十来只鸡,三四头牛,几只羊,还有一条狗,独享着村畔绝美的长城风光。

拒门堡在长城内侧5里处,据《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大同左卫道辖北西路图说》载:“本堡设自嘉靖二十四年,土筑,万历元年砖包,周一里零二百五步,高三丈七尺。初惟操守,后改设守备,所领见在旗军四百八十七名,马骡二十匹头。分边沿长一十五里二分,边墩二十三座,火路墩七座。本堡设在孤悬,挺出边外,如会宁湾等处俱极冲。边外水泉儿滩、周家岭一带,皆酋首黄金榜实、卜落气等部落驻牧。昔年虏频入犯,尝围困我兵于堡东弥陀山下。今虽款和,增兵储饷尤当及时图之。顾冲地募军颇难,体恤安插守堡者所当加意焉。”

今本地乡间有一种说法,说拒门堡原名拒蒙堡,后改此名。而《三云筹俎考》关于拒门堡则有如下记载:“本堡设在极边,初为乱草营堡,改名拒门,以为镇城门户。”拒门堡现在是一座空堡,向东开一门,瓮城以及马道皆在,当年曾经驻扎过600多名军人的军营,如今里面成了一片废墟。然而拒门堡的风骨依旧硬朗,从路边看去,漫坡上耸出一座残破的土夯城堡来,四四方方、高高大大,尽管包砖已经完全被剥掉了,依然充满了冷峻雄壮的味道。

拒门堡昔日屯边将士的后代们,如今都住到了依傍着公路的吃水用电更方便的地方了。拒门堡附近大片的红瓦青砖房,高大的无线信号塔,密集的电线,农户的家门口停着各种机动车,路边的树上也拴着毛驴。因为这一带长城风光的独特,很多人不断地慕名而来,通往拒门堡的乡村小路两边植满高大的杨树,树冠在路的上空搭出一个廊道,夏天浓绿秋天金黄,颇为漂亮,但与主干道连接的地方设置了限高杆,大型的旅游车是无法通行的。

拒门口至拒墙堡的这段长城受风雨剥蚀残损极为严重,几百年的风雨使并不稳固的黄土地貌发生了许多变化,长城被许多冲击沟壑隔断了,一些地段已坍成堤状漫坡,但总体气势还是很壮观的。这段墙体上长满了一种叫麻黄的中药材,沟壑里则有大片野生沙棘。长墙也是山西与内蒙古的行政区划界,附近的地形地貌差不多,山西一侧多已经退耕还林,已经开始有成规模的小苗,而内蒙古一侧还是一年一熟只能靠天吃饭的耕地。

猜你喜欢
长城
长城长
箭扣长城,惊险绝美
登长城
长城遇险
我爱多姿多彩的长城
“最美野长城”变身“白灰墙”
长城,长城
长城
齐长城下的石寨人家
British Wall(英国长城)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