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就是精华

2018-11-30 02:34闫金梅
小学教学研究 2018年9期
关键词:板书设计有效策略

闫金梅

【摘要】数学课堂中板书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影响着学生的思维和数学学习方法。现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板书极少或板书随意现象屡见不鲜,笔者寻找成因并提出解决之道。教师在课前要深入钻研教材,做好预设并了解学生的学情,要精心设计简约而不简单的板书,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彰显板书的优势,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板书设计 寻找成因 有效策略

板书是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浓缩,它在课堂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板书是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运用黑板以凝练的文字、字母、符号和图表等用来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课堂上很多知识是通过板书得来的,比如画线段图、示意图等解决问题的策略也是通过板书获得了新知。板书可以使所学内容一目了然,帮助加强记忆。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多次公开课的小学数学课堂上,笔者发现多媒体的使用已经不再新鲜,甚至有些青年教师离开了多媒体就无法讲课。特别是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运用板书少之又少,教师的板书没有起到示范引导作用。多年的教学实践表明,好的板书有助于促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也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一、調查:小学数学课堂中板书存在的现状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有关板书设计的理论已经逐步完善。但在一些农村学校,大部分教师对数学的板书设计不重视,纵观课堂教学中,有完整板书设计的教师非常少。大部分板书设计就是几个算式、几个关键词或几句概括意义的话,因此数学课堂上没有生命活力的焕发与学习主体个性精神的张扬,课堂上感觉不到学习者的愉悦。另外,从板书设计可以看出一个教师对于教学的严谨态度。

多次的听课和实践,笔者发现板书存在以下现象:

1.多媒体课件代替了板书——无深度

现在农村几乎每所学校每个班级都配备了多媒体设备,有许多青年教师过于信赖课件和教学光盘,认为制作精美的课件就能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中来,有时甚至认为连课题都不需要板书,觉得这样既能抓住学生的眼球又节省上课时间。所以当上完一节课,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时,很多学生表达得不完整,只说了表面,没有深度,因此课堂效果并不好。这就是忽略了板书的重要性,多媒体是代替不了板书的。

2.课前预设不精准——无条理

(1)布局没有条理。在课前备课时,一部分教师不重视板书设计,课前没有进行充分的预设,导致课堂上随意写,杂乱无章,详略不当,这样的板书大大影响了听课的效率,降低了课堂效果,板书没有条理和美感,同时也没有给学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

(2)展示方位、时间不合理。一部分数学教师也意识到数学课堂教学板书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课堂中,板书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只是依靠多年教学经验来突出教学重难点,但板书时候挡住了学生的视线,重难点不突出,不能很好地体现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有的教师呈现课堂板书的时机不正确,发挥不了它对学生掌握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启发作用。

3.忽略直观教具——缺乏规范性

例如,在《角的认识》这节课的教学时,有的教师对于角的描述没有紧扣角的特点,因此在比较角的大小时,多数学生并不会比较。教师也没有准备相关的学具和教具,学生关于角理解不透,在画角的过程中,教师并没有借助直尺,只是随意画,没有给学生很好的示范,导致后面的画角,学生的随意性很大,没有规范地画角。

二、探究:当前数学板书设计的类型

板书设计的类型有如下两种:

(1)计划性板书。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对板书的详细内容、知识点板书位置和板书内容的时机这些方面进行精准的把握。教师对于板书设计逻辑性的要求应该非常严格,计划性的板书需要将各个知识点精确地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知识体系。比如:在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这一课时,由于生活中会经常见到长方体和正方体,学生对它们并不陌生,但对于具体的特征不熟悉,有计划的板书可以为学习提供帮助,也可以为学生的课堂练习或作业做出榜样。

(2)示范性板书。小学阶段,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自主思考能力较差,大部分知识能力是通过模仿来获取的,所以,示范性的板书要将各个内容都做到精准无误。通常情况下,一篇规范的板书可以从侧面表现出教师的教学态度。如《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板书设计:

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

28+17=17+28

63+29=29+63

127+65=65+127

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加法交换律:a+b=b+a

(28+17)+23=28+(17+23)

(45+25)+16=45+(25+16)

(39+18)+22=39+(18+22)

...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a+b)+c=a+(b+c)

三、探索:板书设计问题的解决之道

基于以上现状,结合实践者和旁观者的身份,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决定从如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

1.要制订好计划

在设计每节课的板书之前,教师应该做到认真钻研教材,对教学内容和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要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能将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关键点用精练的文字、符号和图示有条理地表现出来;要熟练了解各个环节,避免出现教学语言与教学板书的不同步,造成板书写了又擦,擦了又写,打乱教学进程和板书不整洁等现象。教师应当对本节课要呈现出来的内容的先后顺序、位置关系、字体大小、颜色搭配等做一个整体预设,体现数学教学思想。

2.要富有启发性

每一个环节的板书设计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而定,尽量做到板书与板书之间环环相扣,板书成为学生探索新知的导向图。下面是一位教师设计的《年、月、日》板书,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问题与问题之间呈现有效的梯度和深度,再以板书为基础对主题和重难点再次进行升华,这就是板书的启发性。

3.要规范完整

在低年级数学教学中,更应关注板书设计的完整性。小学低年级学生除了自身的思维能力比较弱之外,还有很强的向师性,教师在板书时要注意思路的完整性,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避免出现“断层”现象。此外,答语的完整性也是教师应向学生渗透的一种严谨的数学思考方式,能通过这种规范的表达形式影响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在教学《从问题出发(解决问题的策略)》时,教师课前进行了预设,巧妙完整地設计了如下板书:

4.要巧妙合理

板书要巧妙地结合课堂教学,边说边写,或者说完就写,切忌后面再补。图文结合的板书更要板书、口述相结合,如几何图形要边说边画,说到哪步画到哪步,说完画完。教师的板书是结合学生的回答,结合学生已经完成得好的事实(具体问题),伴随课堂教学的进行而生成的,从学生熟悉的问题情境出发,再引导学生去发现、归纳,水到渠成。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板书中就设计得非常巧妙,可以展示教学过程:

5.要精练易懂

板书要做到精练易懂,板书内容是有一定限制的,需要教师提高板书的精准性和凝练度。教师之所以利用板书来进行课堂内容的讲解,是因为一定程度上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至于天天看着枯燥的教材。此外,利用板书,教师还可以将一些实际例题引入课堂,有的时候教材中所涉及的内容枯燥乏味,需要教师引出一些课外的学习方法,这样可以将数学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板书可以清晰地将授课内容表达得层次分明,讲解的方法多种多样,使学生容易接受。

总而言之,现在我们的教学环境非常优越,在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的今天,有了多媒体教学课件和教学光盘的使用,留给板书的地方已经缩小了,更需要教师在课前预设板书时要做到少而精,真正达到浓缩就是精华,达到板书设计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赖文学.浅谈小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培养[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6(03):121-123.

[2]苏会生.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意识的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19(03):215-216.

[3]赵有娟.初中数学小班化小组合作的有效性[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6(03):224-226.

[4]金成淑.小学数学构建情境教学的对策研究[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3).

[5]孙保华.设计适合学生的数学课堂板书[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12).

猜你喜欢
板书设计有效策略
中学语文板书设计微探
核心素养需要板书设计回归理性
浅谈如何改善高中物理教学
试析初中语文课堂板书设计原则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浅析控压钻井技术探讨与展望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板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