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与识

2018-11-30 09:29叶春雷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山涛渔父阮籍

叶春雷

《魏氏春秋》中,记载了关于嵇康的一则轶事:“初,康采药于汲郡共北山中,见隐者孙登。康欲与之言,登默然不对。逾时将去,康曰:‘先生竟无言乎?登乃曰:‘子才多识寡,难乎免于今之世。”

孙登不幸言中,嵇康后因吕安之事被诛杀,他的好友向秀曾写篇《思旧赋》来追思他,文笔凄怆,读之令人泫然涕下。《晋书·嵇康传》换个角度,记载孙登对嵇康的评价,是“性烈而才隽”,所以不能免于灾难。这眼光是非常毒辣的。嵇康的例子,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才多识寡”,即使没有性命之虞,也可能使人在人生中经常碰壁。

那么,才与识,有什么区别呢?“才”,顾名思义,指一个人的天分禀赋。孟子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之,不亦乐乎”,“英才”的“才”,就是这个意思。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良知良能”,这天生的“良知良能”,也应归结到“才”上来。而“识”,应该是指一个人对其身所处的自然与社会环境的清晰认识,明白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如何表现才是适当的。所以这个“识”,有时可以用它的谐音字“时”来解释,一个人能顺时而动,精准作为,触处无碍,那就是有“大识”。

厘清了“才”与“识”之间的差异后,我们就能明白,一个人自然应该有才,但是,有才的人不一定能取得大的成绩,甚至有可能将自己的才华白白断送,嵇康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为何会断送才华?因为无识或者说寡识。我们把嵇康和阮籍对比一下,就会发现,同是有才的人,嵇康遭遇横死,阮籍却能善终,其中的差别,应该就是,嵇康识寡,而阮籍则识多。

我们知道,嵇康的好友山涛做官后不忘旧情,想推荐嵇康出来做官,嵇康不领情也就算了,居然还写了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公开与山涛断交。这就很不给老朋友面子,弄得彼此都非常尴尬。但我个人觉得,山涛还是有胸怀的,他不计前嫌,在嵇康被杀后又推荐嵇康的儿子嵇绍出来做官,在嵇绍有所顾虑时他还打消了嵇绍的顾虑,大意是父亲的过不必让儿子背上包袱。我们感觉,山涛还是够朋友的,只是嵇康太过了点。孙登说嵇康“性烈”,真的是没有说错。

再有,嵇康对司马氏集团统治的血腥程度估计不足,因此放言无忌,“非汤武而薄周孔”,明显与“以孝治天下”的司马集团唱反调,遭到这个集团的嫉恨乃至仇杀,也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事了。

反观阮籍,当时司马集团想拉拢他,听说他有一个女儿,就派人说亲,据说阮籍一连大醉六十日,硬是把这件事拖过去了。这就看出阮籍的“识”:既捍卫了自己的尊严,又不得罪权贵。阮籍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口不臧否人物”。这个特点真是了得。在那个动辄得咎的时代,他能守住自己的口,或者叫“守口如瓶”,自然就能保全自己的身家性命。这不能被简单看作懦弱,有时,它也是“识”或者智慧的象征。毕竟,拿鸡蛋碰石头,得不偿失。

关于“识”,其实儒道两家,都有很重要的论述,这些论述也非常有启迪性。譬如孟子就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就是“大识”。一个人能顺应社会的变化,不固执己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不是“大识”是什么?庄子也说:“当时命而大行乎天下,则反一无迹;不当时命而大穷乎天下,则深根宁极而待。”这就是“合则留,不合则去”的意思,说明人生应该有灵动性。这种灵动性,恰如道家欣赏的水,能随物宛转,与世推移,自然就无往而不胜。《楚辞》里有一篇《渔父》,讲得其实也是这个意思。屈原行吟泽畔,形容枯槁,绝望已极,这时渔父就劝他“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的话在今天看来,还是非常诚恳切近的,只是屈原执著于自己的人格理想,没有听进去。屈原孤潔的人生理想,自然是非常令人敬佩的,也非常难能,但是换一个角度看,存身世上,即使政治上再也无所作为,也还可以写出更多优美的诗章,留存后世,成为后人宝贵的文化财富。为何非得为理想而殉身?相较屈原,在“识”这一点上,我个人觉得,渔父是更高明的。

当代社会,千帆竞发,人有才,是大有用武之地的。但是,要想有用武之地,不光要有才,还得有识。这个“识”,包括两方面,一是要有人欣赏你,二是你要融入这个社会。这两者缺一不可。若是恃才傲物,可能很少有人欣赏你,即使欣赏你,你也可能很难融入这个社会,这样的话,你的才华,很可能就没有施展的舞台了。

就这个意义而言,道家追求在做人做事上要谦卑,也就很有现实意义了。老子说:“自矜者不长。”才高的人很容易自矜,所以老子警告这些才高的人,不要自夸。自夸的人,是不可以做官长的。即使做官长,也会被人掀下台。

我们为了避免像嵇康这样的悲剧重演,就要弥补“才高识寡”的缺陷,做到才识并举,一样都不弱。有才的人加上有识,那就是如虎添翼,人生,自然是另一番恢弘的景象。

(编辑 之之)

猜你喜欢
山涛渔父阮籍
浅谈阮籍《咏怀》诗八十二首的突转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青睐”与“垂青”
“竹林大哥”山涛的为官之道
山涛:传说中的老大不一般
阮籍与酒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