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小学美术课的有效教学手段

2018-11-30 08:24邓琼
小学教学研究·理论版 2018年8期
关键词:绘本故事贴近生活

邓琼

【摘要】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积极探索有效教学的方法,明确“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教学目标、教学情境、信息资源、探究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练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的精心策划和设计,提高美術教学效果。随着时代的进步,教师尝试、探索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呈现多样化。本文通过展示丰富图片、利用有趣的影片、贴近生活的讲述、绘本故事的巧用、物以致用的创作等方面来阐述多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这些有效的教学手段不仅能创设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还能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创作热情,进而通过提高美术素养让学生学会美化生活、创造生活。

【关键词】开阔视野 捕捉特征 贴近生活 绘本故事 物以致用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手段也称教学技术,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以及使用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学手段经历了口头语言、文字和书籍、印刷教材、电子设备和多媒体网络技术五个阶段。而我们正处于使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教学的阶段,录像机、投影仪、计算机等这些现代教学手段作为直观教具应用于美术学科教学,不仅降低了教学难度,激发了学生兴趣,还拓宽了学生知识面,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一、展示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开阔视野

美术课较于其他课程更吸引学生注意力很大程度上要归根于课本中的有趣图片,图片中包含着很多动人的故事、美丽的传说、深奥的哲理和一定的美术技能技法,能使学生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图画在整个美术课本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每课插图都有它的代表性,不仅适合课题,而且也适合该年龄段的学生,所以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去鉴赏书本中的图画,不仅如此,还要精心准备课外的图画供学生开阔视野,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如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九册《未来的交通工具》一课时,就可以通过课本中的图片展示,让学生认识太阳能汽车、多功能汽车,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气垫船、磁悬浮列车等多种新型的现代交通工具。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到交通工具的功能和造型特征,增长了学生见识。随后还可再出示部分学生想象作品范画,选择一些具有指导性的图片展示,如能海陆空三用的汽车,鞋子造型的儿童车,榴裢造型能遁地的的士等,启发学生根据身边的生活用品来进行夸张和变形。生动的图片不仅能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激发创意,还能大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

二、利用有趣的影片。利于学生捕捉特征

电影、录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将它们搬进课堂,能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丰富形象储存,帮助捕捉形象特征。投影、录像能根据教学内容需要演示人物或动画,通过动态画面和音乐的节奏,迅速、直观地再现于课堂,并对那些需要学生掌握,平时用语言等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完整地表达的人物动态特征。利用录像的优势予以显现、强调、留住和还原这些稍纵即逝的东西,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同时用几个感官去接受、去学习,这样形象感知更充分并能快速地捕捉到造型特征。

例如,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3册《难忘的卡通故事形象》时,笔者在课堂上播放了《小蝌蚪找妈妈》《猴子捞月》《白雪公主》《九色鹿》等多个中外卡通故事电影的片段。通过表情、动作、色彩变化等动态画面,让学生回忆起这些故事中聪明的孩子、善良的公主、勇敢的斗士等画家笔下的人物形象,并根据故事情节中自己较喜欢的片段,画出人物和相应的场景,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整节课学生们都兴趣盎然,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再如,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七册《今天我值日》一课时,笔者在课前录制了一段学生非常熟悉的录像《值日生》,让学生回顾值日生一天内要完成的任务,使学生在作业时有题可画。笔者再顺势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值日生扫地或擦窗户等一系列的动作,在学的过程中,把稍纵即逝的值日动作暂停下来,让学生看得更清楚,并加以分析,通过分析加深印象,理解得更透彻。接着笔者又通过投影演示人物动态的画法,先用简笔画画出人物动态,再画出人物服装和人物表情,最后上色。通过教学,学生们很快掌握了画人物动态的方法并根据自己的印象,画出了一幅幅生动热闹的值日场景画。

三、贴近生活的讲述。快速理解美术现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应将美术课程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说明小学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而是生活美术教育。美术教育不是知识的灌输,不是技能的克隆,而是作为一种文化生活学习,它根植于生活,表现于生活,赞美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并给生活以导向和启迪。虽然美术课不像其他课程一样有些死记硬背必须记下来的内容,但在课堂上如果能加深学生印象,让学生轻松地记下学习的知识点,也就更能体现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的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

如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九册《未来的交通工具》时,导入时笔者询问学生今天是怎么来学校的,学生们说家长开车送的,坐公交车,电动车的,这些是他们每天经历的事情,简单轻松的问话能让学生简单快速地进入课题。在讲解磁悬浮列车速度时,磁悬浮列车的速度一小时能行驶500至600公里,学生对速度概念较模糊,换成从南昌到上海普通火车要坐10个小时,动车要5个小时20分钟,而磁悬浮列车一个多小时就能到,将普通火车、动车和磁悬浮列车的行驶时间进行对比,学生很快就能理解磁悬浮的速度有多快。

又如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二册《漂亮的蝴蝶》时,讲授世界上最大的蝴蝶和最小的蝴蝶,如果只用30厘米和16毫米来概括,对一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是很难理解,如果换成比我们的两只手掌打开还要大以及我们的拇指指甲盖这么小,学生就能容易联想对比了。

再如在教学第六册《剪剪乐》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了解对称图形,笔者首先出示一组对称图形,请学生找找图形规律后,引出“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后两部分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对称图形”。为巩固这一知识点,请学生在教室里找找有哪些对称的物件,学生很快找出黑板、讲台、门窗、吊灯、风扇等都是对称的。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过美术课程让学生了解到美术课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也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和理解。

四、繪本故事的巧用,营造趣味教学情境

每个学生都爱听故事,他们会一边听故事,一边在头脑里储存图画记忆,而绘本中的图画大都出自画家、插画师之手,让学生读绘本,可以为他们的绘画创作提供强大的记忆图库,并潜移默化地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绘本通常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故事情节往往能营造一个有趣的情境,依托这个情境可以让静态的知识在动态的情境中流动起来,让每个学生更有兴趣去理解一些概念。

如赣美版教材第一册《我的小画箱》一课,是学生认识美术工具的一堂起始课,除了让学生认识彩色笔、蜡笔、水粉颜料、彩铅以及各种颜色的名称外,笔者特意强调了课堂中最常使用的蜡笔的使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蜡笔的学习兴趣,对其使用方法、效果有更充分的认识,笔者尝试将《蜡笔小黑》这本绘本带进了美术课堂。

绘本中的蜡笔有胳膊有腿,再加上丰富的表情、神态、动作,一下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先是黄蜡笔跳出来画了蝴蝶,后来粉蜡笔和红蜡笔也来画了波斯菊和郁金香……”随着故事情节的深入,相机向学生介绍了每一种颜色的正确名称,还穿插了基本形的绘画以及蜡笔的平涂、渐变涂的基本技法。到了最后,“各种彩色蜡笔乱涂起来,弄得一团糟,这时铅笔哥哥让小黑把画乱了的画儿全涂成黑色,然后用铅笔尖将黑蜡刮去,露出印在纸上彩蜡留下的痕迹,一幅采用蜡笔刮画形式完成的作品,美丽的烟花出现了”。整个故事让学生对蜡笔的特性以及刮画效果有了更直观的感受,并在接下来的作业中,学生一改单色平涂的方法,有的大胆尝试油画棒的混色,有的探究起刮画的方法。

绘本故事激发了学生对美术工具的研究兴趣,在情境中讲解落实了本课探究工具的教学目标。再如赣美版教材第二册《有趣的脸》,可以将绘本《我爸爸》《我妈妈》中联想比喻的形象,引入创作的新思路;赣美版教材第七册《流动的笔触》,可以选择《母鸡萝丝去散步》中的部分插图形象,让学生感受线条的组织、排列规律,获得这些方法后再递进到自由的创作中,等等。

五、物以致用的创作,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新课程标准十分注重美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用学到的知识技能美化生活,从学以致用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动力,努力追求学生生活的艺术化。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联系生活来探求美术知识,把美术问题生活化,真正体验到美术“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学以致用,提高学生创作积极性。

张贴着各种优秀绘画作品的红领巾画廊,以及悬挂着能体现班级特色的金钥匙宣传栏,教室墙壁文化墙上的变体美术字,趣味角里摆放的用废旧材料制作的小装饰品等,都是学生能展示创造才能的舞台。美术课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展示平台,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

课程表对学生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每天都伴随在学生们的身边,时刻提醒他们今天的课程,下节课又是什么课。不过平时所见的课表都是以平面为主,所以,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五册《活动课表》一课时,笔者引导学生设计抽象立体的课程表,除了用不同的标志来表示不同的学科,还可以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课程,使人一目了然。课堂上笔者大量展示了一些趣味课程表,让学生欣赏范例,引导学生在造型和形式上加以想象,启发学生制作出有趣而又美观的课程表。

课后学生的作业更是五花八门,课表造型有平面的、用牛奶盒做成的立体抽拉式的、穿插相接式的、直立翻转式的,等等。外形简单大气,有设计为太阳形状,与他们朝气蓬勃的年龄相符;还有同学将课程表设计成各种卡通造型。新颖的课程标志也是层出不穷,有学生将美术课用调了三原色的调色板来代替,音乐课用五线谱与跳动的音符表示,体育课用球类,科学课用试管,数学课用简单的数字,英语课用英语字母,等等。这些生动而形象,色彩鲜艳的课程表比纸质单一的有趣得多!经同学们投票选举将公认的最具特色的课程表贴在教室。这样的教学活动既培养了学生的设计素养,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满足了美术课程标准中提出的“物以致用”学习理念的体验要求,更是人文校园独特的一景。

再如,在教学赣版美术教材第十一册《标志的应用》时,在学生掌握设计标志的方法基础上,我们联系实际生活中校园环境及校园环境中一些不好现象的照片,引导学生为学校需要设置标志的地方设计一个标志,以此来提示大家规范自己的言行;教学《文字的联想》,则通过学生设计独特的字体,让自己班上的红领巾画廊、黑板报变得更加与众不同。与学生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领悟美术的独特价值,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了学生观察生活、表现生活、美化生活的能力。

总之,美术课绝不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习表述和创作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如果我们的教学活动能让学生期待,并时常有眼前一亮的感觉,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那么这肯定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我们教师只有不断反思,不断调整、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教学富有生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绘本故事贴近生活
消费导刊:面向市场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贴近生活的商业财经类期刊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
具身教学应用于小学绘本故事课堂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贴近生活”的策略研究
Phonics课堂的五部曲
重拾绘本故事 撷取别样芬芳
小学英语教学中绘本故事与phonics教学法的整合应用初探
高中语文课程应该更加贴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