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课堂如何解读中华文化经典

2018-11-30 06:32吴晓佳
文学教育 2018年12期
关键词:大学语文老子论语

内容摘要: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无论其专业如何,都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所涉猎,而《论语》和《老子》是触摸传统文化命脉的精髓。大学语文课堂可以引导学生接触此类经典著作,以原文为切入点,尽可能多提供原著原文,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接触并系统挖掘经典的精髓思想。

关键词:大学语文 中华文化经典 《论语》 《老子》

大学语文课堂引入中华文化经典解读很有必要。对于高职高专阶段的学生,对文化经典学习过深容易造成理解困难从而丧失学习兴趣,涉猎过浅又不利于系统认知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学生中学阶段虽接触过《论语》选篇,但多为逐篇单独学习,很少结合选篇融会贯通整体思考孔子主张。更鲜有课本结合《老子》,引导学生再对孔老主张有一个系统认识。

本文以大学语文课堂中的《论语》《老子》选篇为例,展示高职高专课堂如何探寻孔子“礼”的思想和老子“道”的思想,并引导学生思考核心价值观。

一.课堂原文及课堂思路

(一)课堂原文

《论语·学而》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二)课堂思路

本次课表面上只解决两则选篇的文意理解问题,但大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绝不能止步于此。教师只有将思路定位在以两则选篇为切入点,深入原著本身探寻其精髓,才是有意义的课堂。因此,笔者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能理解字词,疏通文意。

2.能依据原文,探究儒家“礼”的思想和道家的“道”的思想。

3.能思索并树立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在此目标的引导下,我们首先看看解析《论语·学而》选篇的过程。

二.《论语》选篇解读

(一)疏通字词

“有子”、“礼”、“用”、“和”、“贵”、“先王之道”、“斯”、“由”、“节”等为重点疏通的概念,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部分或者全部解析。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重点探讨选篇中出现的《论语》核心思想之一——礼。

(二)探寻孔子之“礼”

首先引导学生初步思考:“礼是什么意思?”“你能讲出几个现在存在的礼节吗?”进而引入对孔子提倡的“礼”的思考。

笔者将设计“孔子三问”,让学生问问孔子:您主张的“礼”从何而来?您主张的礼涉及什么内容?您为什么要主张“礼”?大概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可以让学生稍微理顺孔子所提倡的“礼”之内容及必要性。

针对这三个问题的思考,教师不必直接给出答案,也未必只有单一答案。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资料,得出自己思索和理解。

1.您主张的“礼”从何而来?

教师展示精选出来的《论语》原文。

2.23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3.14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第一则选文,只要知道“因”的“承袭”之义,并有历史朝代更迭的基本知识,全文意思便可一目了然。第二则选文理解了通假字“监”的“借鉴”之义,便可知孔子关于周礼的来源及态度了。

由选文,学生不难推知,原来孔子提倡的的“礼”不是凭空想象毫无来由的,而是继承了前代礼仪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周礼”,礼经由夏、商,发展至周,孔子都很明了,并提出 “吾从周”。

2.您主张的“礼”涉及什么内容?

据统计,《论语》中“礼”字出现75次,散见于38篇中,此外,间接谈到“礼”还有37次。[1]可见孔子及其弟子对“礼”涉及内容之多,我们选取其中一部分引导学生体会。

4.13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2.5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12.1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此三则选文,意在让学生看到孔子之“礼”涉及哪些领域。第一则直接出现“国”字,学生很容易判断礼应当存在于国家层面,但仍需要教师简单梳理文意,学生才能理解通篇,明白孔子认为“用礼来治理国家有什么难的呢,不以礼来治理国家,怎样对待礼呢”。第二则学生很快能抓住“孝”,这是事父母层面,涉及到了家庭,文意晓畅。第三则其实不仅涉及到“礼”,还涉及到了孔子的另一重要思想“仁”,仁与礼的关系教师将在后面选文中展示,这里首先回答“礼”还涉及什么领域,学生通过思考可以发现名句“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其实是对个体的要求,君子当如是。

那么,涉及到国家、家庭、个人层面的“礼”,僅仅存在于上面三则选篇中吗?答案显然非也。只是考虑到学生的接受程度,教师选择有代表性且深浅适中的选文即可,对于想进一步理解探究的学生,可推荐他们回到《论语》原文,处处在在皆是不同层面的“礼”。

由此,学生感知到了孔子提倡礼应存在于国家、家庭、个人各个方面。这个层面的理解已然更为深入,但学生需要更进一步理解礼的本质。教师继续展示几则精选的原文。

3.3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3.4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17.11子曰:“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

刚才讨论到“颜渊问仁”选篇中,同时出现“仁”与“礼”两个孔子的核心思想,二者之间关系如何?此处的第一则选文可以看出,“人如果不仁,怎样来对待礼呢”,礼的本质是仁德。第二则选文更是写出“礼之本”三字,帮助我们理解,孔子回答“礼,与其奢也,宁俭”,可以看出礼是一种纯朴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礼仪乐律,铺张奢侈的形式。第三则选文孔子指出“礼”不是玉帛之类的礼器,那是什么呢?需要分析言外之意,既然礼不是器物与形制,那么礼实际上是一种精神。

对“礼”的本质,理解起来稍有难度,但教师通过疏通、引导,学生最终能够体会到礼是仁德,是真实的情感,而不是礼仪乐律,铺张奢侈的形式。原来孔子注重礼乐实质精神,而非形制。

3.您为什么要主张“礼”?

这里涉及到了礼的作用。我们同样可以择其一二理解来。

8.2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14.41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0.3孔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在孔子看来,讲“礼”才可以立身,讲“礼”才可以治民,讲“礼”才可以使天下安定有序。我们只是展示了其中一小部分内容,更多孔子对于礼的推崇,同样可以回到《论语》中的感受。

此外,礼的作用,还体现在本次课堂的这则选篇中:

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大小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这里“礼”体现了两个关键作用,一是和谐,二是节制。笔者用一个例子让学生感受这两个作用:

教师首先提出问题:“你们认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是好的?”让学生感受“礼”的和谐作用,和谐的师生关系大致为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

教师继续抛出问题:“如果老师课上出现错误,学生当场指出并争论,是否是错误的?学生如果不说,是否是错误的?”学生完全自由发言,并列出自己的理由。这两种情形其实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情况,认为不应当直接指出并争论的学生,在“礼”的大背景下首先考虑师生和谐,而持“应当指出教师错误,不说才是错误的”观点的学生,不为了和谐而和谐,也许为了真理,为了事实。也会有学生找到其他解决之道,例如不是不指出,而是不当堂争论,留到课下交流。既不为了和谐而掩盖事实,也不违背师生互相尊重的基本人际交往原则。

这个例子就让学生体会到“礼之用,和为贵”,但是“知和而和”会“有所不行”。礼的作用之一是和谐,但我们也要辩证看待和谐,既不能违背,也不能为了和谐而抛弃礼的节制。

教师可以顺着这个思路,引导学生对中国当下的发展如中美贸易战、对台关系等,提出自己的想法。

笔者设计的“孔子三问”至此探讨告一段落。这三个问题解读完,我们对《论语》中“礼”有了一定了解。那么孔子提出“礼”的时代,社会现状如何呢?

3.1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教师解释古代乐舞规定,学生可知大夫竟用天子之礼。整个时代礼崩乐坏。而孔子秉持着“礼”的核心价值观,自己仍然坚守“礼”。教师展示一个事例:

9.3子曰:“麻冕,礼也;今也纯,俭,吾从众。拜下,礼也;今拜乎上,泰也。。”

此处出现两个符合“礼”的行为,前者为帽子材料,虽然麻布做的帽子符合礼,但现在都用丝来做,这样俭省,孔子就选择“从众”。而在拜见君主的礼节上,堂下行礼符合礼节,大家如今都在堂上拜,孔子认为太骄纵了,仍旧坚持堂下行礼,不和大家相同。此处通过“俭”可以看出孔子提倡的“礼”的本质,也通过“虽违众,吾从下”的坚持,可以看出“礼”在孔子思想中的重要性。可以说,“礼”是孔子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三.《老子》选篇解读

(一)介绍创作背景

本次课堂同时解读《老子》第一章。老子比孔子出生稍早,也是同一个时代的人,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的选择是什么呢?

教师首先介绍《老子》的创作缘由。传说老子做周守藏史,因周王朝衰败太厉害,便弃官出走去秦国。路过函谷关被守关的长官截留,留下这本天下奇书。从老子和孔子的选择也可以看出二人核心价值观的不同。那么老子的主张又是什么呢?第一章便体现了总体思想。

第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疏通字词,理解大意后,重点探讨老子的“道”。此为难点,教师仍然采取展示原文,引导学生自主感受,通过思考、讨论,全面理解“道”的内涵。

(二)理解“道”的内涵

1.道的模样

教师展示《老子》精选原文。

第二十一章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第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原来道是恍恍惚惚看不清楚模样的。是比天地还早的一片混沌,无形无声,独立于万物之上恒久不改,運行于宇宙之中永不停息,是天下万物共同的母亲。

这就可以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第一章说“无,名天地之始”,原来在天地之前道就存在,开天辟地的时候,道就开始产生作用。

2.道是万物的起点和归宿

第四十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第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原文都形象可感,学生看到老子形容万物出现的过程,便可以理解“有,名万物之母”了。因此无、有二者,同出于道而名称不同,都可谓玄妙幽深。这种玄妙而又玄妙,便是万物变化的总源头。

理解至此,并非终点,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道仅仅是生万物的吗,万物出现以后,道就不存在了吗?”非也。学生刚刚接触的二十五章中“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知万物都是道所生,但道依然存在。这也是老子思想里很关键的一个方面。

3.道是万物运行的规则

第三十四章 大道汜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虽无所不在,无所不至,万物都秉持着道产生出来,但它却“功成而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不居功,不控制,不主宰万物。一切都是自自然然的,万物是自由的,我会告诉你有道,有宇宙自然的基本规律,但万物的路都万物自己去走。

道虽一片混沌无形无声,却是万物的起点和归宿,。它虽不主宰万物的运行,却是万物运行离不开的规则。能否认识“道”,是一个人的修行,但能否按照“道”来行事,便是一个人的选择了。

四.探寻自己的核心价值观

在礼崩乐坏的乱世,是选择孔子一样入世,还是选择老子一样出世?这个问题就如同问儒释道三家哪家好一样,不同的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或者说,没法回答。孔子推崇“礼”,不仅仅是形制,而是一种精神。老子推崇“道”,不仅仅是恍恍惚惚,生万物,也同时是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则。“礼”和“道”,其实都是属于孔子和老子们核心价值观。

学生在此基础上需要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民族,都需要树立一个核心价值观,只有这样,才不会肆无忌惮、为所欲为。我们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是这个道理。孔老的智慧,社会的发展,有意识的探寻,我们有了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生是否能反观自己,有意识发掘和调整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呢?这应当留给每个学生思考。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经说过:“儒家像粮食店,绝不能打。否则,打倒了儒家,我们就没有饭吃——没有精神食粮;佛家是百货店,像大都市的百货公司,各式各样的日用品俱备,随时可以去逛逛,有钱就选购一些回来,没有钱则观光一番,无人阻拦,但里面所有,都是人生必需的东西,也是不可缺少的;道家则是药店,如果不生病,一生也可以不必去理会它,要是一生病,就非自动找上门去不可……”[2]大学语文课堂承载的就是引导学生认识这些思考人生、解決问题的途径,通过课堂上的经典解读、赏析,达到思考人生、丰富灵魂的作用。本文以《论语》《老子》选篇的课堂为例,探讨了大学语文课堂如何解读中华文化经典的一种思路。这种思路是以原文为切入点,尽可能多提供原著原文,最大化利用课堂时间接触并系统挖掘经典的精髓思想。在挖掘经典的道路上,根据学生水平甄选原文,鼓励学生自主感知、思考、讨论,再归纳。大学语文教师在中华文化经典推广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孙亚丽.《论语》中的“礼”[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1年,第21卷第1期:108

[2]南怀瑾.老子他说[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3.

(作者介绍:吴晓佳,湖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从事汉语史、方言、语文教学方向研究)

猜你喜欢
大学语文老子论语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一)
2019年成人高校专升本招生考试模拟试题 大学语文(二)
山西省2018年专升本选拔考试 大学语文
2018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
漫画
智者老子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