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不是“说走就走的旅行”

2018-12-01 02:15杨廷环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待人接物缺位常识

杨廷环

近日,四川大竹县文星镇一名13岁初中男孩将自己的母亲杀害。细细剖析男孩的成长过程,明显看出其家庭教育存在一些问题。

父母的角色意识不到位。在经济社会,有的父母将追求经济利益看得比孩子成长更重要。案件中的父母在孩子出生后就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了爷爷奶奶教育,这是一个典型的留守儿童。父母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父母角色在孩子的成长中可有可无,将孩子的教育问题当作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父母完全没有角色意识,没有尽到父母应有的责任。

育儿常识缺乏,幼儿的潜能不能被充分开发。在信息化时代,各种信息铺天盖地,令人目不暇接。有的父母认为他们的职责就是为孩子提供吃、穿、用,孩子自然会长大,完全忽略了父母的情感陪护和教育职责。其实,父母教育缺位会影响孩子的语言和逻辑、情感和道德的发展。

忽视孩子的人格教育及待人接物的常识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家庭成员的人格塑造,实现个体人格完善。心理学研究证明,孩子的人格形成发生于3岁而定型于7岁。父母教育缺位,导致孩子缺乏正义感;孩子应对、进退等待人接物的常识及社会常识教育的缺乏,会导致孩子不能融入群体。祖父母宠爱导致孩子无法形成正确的是非标准,自私或不能参加正常的社会交往。

教育方法简单粗暴,效果不佳。一些父母对孩子厌学、进网吧、玩游戏、调皮捣蛋等现象,没有教育耐心,动不动就责骂或棒打,以至于孩子越来越叛逆,与父母对抗。本案中的袁某就是因袁母教育方法简单,打骂致积怨深,孩子怀恨在心,杀害了母亲。事实上,好教育是润物细无声的呵护,是细水长流的陪伴。错误的教育方法往往造成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

因此,在当前有必要由政府主导,社区、学校、志愿者联合行动,加强对重点人群、重点家长的教育指导,集中解决家庭教育中生养分离、竞争焦虑、家长强权等突出问题。积极引导父母承担起教育孩子的责任,确保教育方法科学,为儿童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猜你喜欢
待人接物缺位常识
家校协同育人中的缺位、越位与归位
保证学生睡眠,学校家庭社会都不能缺位
靠不住的常识
监督“裸官”,监察法何时不再缺位?
主动交往 收获友情
健康常识我知道
常识:哪杯更冰凉
家庭的教育与引导是塑造子女心性的大学堂
小学语文教育人格教育中的运用探索研究
父爱不容缺位,任性盲目的母爱万箭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