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有效互动,构建“真效”课堂

2018-12-01 02:15倪萍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文本小学生过程

倪萍 (江苏张家港市万红小学)

当前,不仅出现了“高效”课堂的概念,更出现了“真效”课堂的概念。我们追求的不是教学形式的热闹,而是课堂教学的真实。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教学中的有效互动,这样才能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丰富的知识,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也实现真效课堂的构建。

一、课堂表演,激发兴趣

小学生都是活泼好动的,越是新鲜的事物越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小学生也喜欢在人前展示自己的能力,喜欢享受成功带来的满足感。面对具有这样认知特点的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是一种最好的也是最有效的互动方式,这样的方式深受小学生的喜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采用课堂表演的形式进行文本学习,让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实,许多文本语言比较简单,却特别生动,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把握起来比较容易。同时,学生们对于文本故事的把握也有自己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表演:“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非常生动形象,相信大家对于文本的故事都有自己的独特体会,那么,老师希望你们将其改编成课本剧表演出来,你们能完成任务吗?”在教师的鼓励下,师生一起研究讨论表演时的语气、语调以及神态、表情,认真揣摩应该用什么语言和词语来表现其中的角色,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对文本有了充分的理解。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抓住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互动表演,在这样的过程中,对人物特点有了很好的把握,同时也明白了这篇文章给我们的启示。在这样的互动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同时学生们能够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思维被激活,让学习变成了一种享受。

二、小组合作,发展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深度阅读,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的使用,让学生的探究更加深入,一定程度上激活学生的合作意识,这样的互动,实现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老师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我们将分成几个小组,大家自主搜集关于地球的相关资料,然后整理成一份报告,在明天的课堂中,我们将一起交流讨论相关的问题。”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的探究兴趣。大家自由结成小组进行资料搜集整理,然后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报告撰写,这样的过程让学生的知识得到拓展。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是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搜集整理相关的信息,让学生在共同探讨、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综合能力的提高。新课改提倡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的学习状态表现为“我要学”,课堂变得活跃,这样的课堂模式符合高效课堂的要求。

三、有效对话,升华体验

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课堂的有效对话。学生、教师以及文本之间的有效对话,让学生获得更大的话语权,学生们能够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的课堂活动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小学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解读文本的能力,阅读能力也需进一步提升。教师预设的教学目标如果是引导学生关注观点和证明材料的关系。那么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但也是高年级小学生应该具备的,于是教师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采用了怎样的方法?事例之间有怎样的紧密联系?”学生体会文本中“先叙后议”以及“先议后叙”的不同方法,理解文本表达的多样化,实现其能力的提升。

在课堂互动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话文本,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深刻的解读,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文本表达方式的多样化,丰富了学生的认知,升华了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总而言之,真效课堂的构建是我们追求的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设计课堂互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并层层深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同时让阅读教学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从而让学习回归本真。

[1]李海燕.浅谈小学语文教学的语言特点[J].中国校外教育,2017(21).

[2]杨璟璐.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7(13).

猜你喜欢
文本小学生过程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圆满的过程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