摭谈经典古诗词教学的基本方法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情趣效益赏析

古诗词,无论从形式、音律而言,还是从文化内涵、价值意义来说,都能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方面充分体现不同凡响的个性化特质。如何提升古诗词教学质量是一项值得探究的艺术性实践课题。

一、善于在多元诵读教学中攫取良好效益

小学古诗词教学,强调多“读”并不等同于机械性地一遍遍读,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元的诵读形式,努力攫取寓教于乐的“情绪智力”效益。以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教学为例:初读感知:让学生在自由朗读中划出生字词,如“檐”“媪”等,并借助课文注释或工具书,努力地读通读顺;师生范读:通过教师或个别学生的示范朗读,让大家从抑扬顿挫中体会韵味,在音律和谐中进行审美,能够更好地把握朗读节奏;品读赏析: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品读赏析,明确每句词的意思,再通过反复朗读体会词句中所含的感情——描绘一个乡村五口之家的和谐人情美和生活情趣美;精读感悟:要求学生在理解词义基础上,结合实际体悟反复精读,读出感情和意蕴,不断深化对词意的理解和词情的体悟,努力达成“眼看情趣、享受宁静”的词情词境。

二、善于在前后联系教学中攫取良好效益

由于心智发育的规律性,小学生普遍具有“速记善忘、前后断忆”的情感思维现象。教师要善于引导小学生通过不断地“前后联系”,努力从“温故知新”中赢得“滚动学习”的良好效益和效应。以于谦的《石灰吟》教学为例。其中“千”和“万”数词是虚指,教师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联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古文。如此而为,既复习了旧学知识,又深化了新学效果。

三、善于在读写互动教学中攫取良好效益

古诗词具有字词凝练、文画相映、情景交融、意蕴隽永等方面的基本特点,这些,有利于开展积极有效的读写互动教学活动。以《寻隐者不遇》教学为例。通过小学生的自我品读赏析,他们从中发现了“寓问于答”的个性化写法——诗中只是写了童子的“答”,而把作者的全部“问”都隐藏了起来。在熟读此诗后,却能从“童子答”中反推出“作者问”。既然如此,我们就可引导小学生把此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以更好地描写贾岛寻找隐者的详细经过。再如,教学《游园不值》时,可激励小学生在理解诗意基础上,结合实际认知和合理想象,把“屐齿印苔”“小扣柴扉”“满园春色”“红杏出墙”等一组画面,用文字链接的方式,把它落实在运用语言文字对其进行美好描绘上。

四、善于在情趣激发教学中攫取良好效益

众所周知,小学生属于天然“纯情趣一族”,并且缺乏相应的责任意识和自控能力,无论何时何地何事,他们对于“情、趣、新、动”都有着强烈的依赖性,古诗词学习同样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教师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形式,善于以“情趣”为“撬动”,积极有效地“激励、唤醒、鼓舞”小学生,把他们逐步引向善教乐学的良性发展之路,从中赢得令人期待的良好效益和持久效应。比如,采取图文互动的方式,师生共同想象“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情景,共同享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的童真童趣;共同感受“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人独钓一江秋”的孤独之感;共同思索“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哲理,等等,让学生从快乐学习中深刻感受并体会诗词的无限情趣。再如,定期组织小学生开展古诗词诵读会、看图诵诗词、观题诵诗词等各类比赛活动,既可不断地放大学习效应,又能促进古诗词的积累和积淀。

“教无定法,却有章法。”在小学古诗词教学过程中,只要善于以“诵读教学”“联系教学”“读写教学”“情趣教学”为抓手,积极开展自主灵动的组合应用,就能取得实实在在的良好效果。

[1]余阳阳.小学古诗教学设计实践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6.

[2]卢丽红.对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几点思考[J].学周刊,2015(23).

[3]徐纯音.小学古诗词吟诵教学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5.

猜你喜欢
情趣效益赏析
草粉发酵 喂羊效益高
莲鱼混养 效益提高一倍
错季土豆 种出好效益
优化管理模式 提高管理效益
爱情趣数字
夏虫情趣
诗词要有情趣
步辇图赏析
四格情趣
Alfred & Emily——在谅解和赦免中回望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