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利用错误资源 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错误解题资源

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纲要鲜明地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视角出发实施教学活动,用动态的观点来实施和组织教学行为。”从教学实践来看:数学教学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因为小学生的认知水平还处于初级时期,他们对知识的认识处于不确定的状态,这是学生真实数学思维的体现。教师应及时地抓住并利用学生的这些错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合理使用错误资源来服务于学生的数学学习,提升数学学习的质量。

一、解读学生的错误,让学生暴露数学思维过程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的错误,总有一定的原因。学生错误的答案也是经过他们自己思考得到的,只是他们思维的过程不正确,或者某个思维的环节有偏差。因此,学生的错因就需要我们来做深入的解读,师生一起分析学生思维的过程。唯有如此,教师才能搞清楚学生的数学思维脉络,找出他们思维的错误点,才能更好地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解题,同时使学生明白了自己的错因,让他们不会再次犯同样的错误。试想: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告诉学生你这样的解答是错误的,接着就把正确的答案告诉学生,对于学生怎么错的不闻不问,这不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而组织学生来分析这些错误的原因,让他们把自己的数学思维过程暴露出来,就能使他们明确错误的根源,并注意改正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在计算58÷8时,有一个学生得出的结果是商6余10,还有一个学生得出的结果是商8余6,见此,笔者没有把正确的结果告诉他们,只是把他们的竖式投影到屏幕上,问:这两个同学的计算对吗?为什么他们计算的结果不一样呢?请同学们来帮助他们分析分析。一会儿,学生们看出了。第一个女生的错误:“余数比除数大”,商小了,应该多商1;第二学生的错误,很多同学没有能够看出来,他们似乎不知道错在哪里。此时,笔者让这个做错的学生来说说她的思考过程。学生很认真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先试商6的时候积比58小,后来商8后,拿8乘8得到64,再用64减去58得到6。”然后组织学生们讨论:有余数的除法如何来计算?学生们通过集体的讨论得出了:试商的时候当乘积比被除数大的时候,说明商大了,要“变小”;当余数比除数大时,说明商小了,要“改小”。这样,通过学生对错误资源的剖析和研究,学生们非常顺利的掌握了有余数的竖式计算方法。试想:如果教师不把这些错误的资源进行解剖,这些的错误将会“永远的延续”。还谈何学习质量呢?

二、纠正学生的错误,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进步的过程,但学生在学习也中随时可能出现我们所想不到的错误。我们应充分利用并引导学生去纠正。在对学生纠错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引导他们审视题目,对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进行具体的分析,拓宽学生的数学思维空间,突破原题中问题和条件的范围,让学生合理地进行分析和推理活动,培养他们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性。

三、要求学生收藏相关的数学错误,丰富自己的数学经验

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教师应及时做好记录,具体的讲,就是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本错题收录本,让他们把平时作业、练习和单元检测中做错的题目摘抄专门的本子上,要求学生不但要记录自己是怎么错的,应该如何订正,以后需要注意哪些问题等等;同时要求学生定期拿出来看看、想想、做做。其实这样做,就是学生的又一次纠错的过程,又一次提高的过程,强化了他们对所犯错的认识,同时提醒他们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比如在数学期末总复习时,让学生围绕错题集开展复习工作,不失为一个非常好的数学学习策略。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作为教师应该“容错”。因为学生个体间思维的差异和知识经验的不同,往往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在解题中出现失误、出现知识性错误。事实上,这些错误都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因为它真正地来自于学生个体的学习体验。因此,我们应该理解、包容学生,不要去打击他们,更不能挖苦他们,应该帮助他们找原因,让他们勇敢的面对自己所犯的错误,促使他们在纠正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认知,同时让他们引以为戒,促进他们数学学习质量的稳步提升。

[1]涂俊珂.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错误资源有效利用的案例研究[J].江西教育,2016(11).

[2]张小平.妙用错误资源提高课堂效益——例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利用“错误”资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7).

猜你喜欢
错误解题资源
用“同样多”解题
在错误中成长
用“同样多”解题
我给资源分分类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巧用比妙解题
解题勿忘我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不犯同样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