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为本“情”“行”交融

2018-12-01 02:15
教书育人 2018年4期
关键词:班集体班主任活动

《今天,我们怎样做班主任》有这样一段话: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要经常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注入“兴奋剂”,使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班级活动中,获得心灵成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从而点燃孩子心灵的火花,让他们在火花的迸射中享受成长的快乐。可是,一个班集体中的每一个成员又有着不同的性格、习惯、爱好、家庭背景等,作为班主任,应该有的放矢,因材施教。从事班主任工作多年,我始终努力做好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生为本,树立信心

一个团结友爱、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班集体,不仅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所以致力于班集体建设至关重要。可是,由于家庭、社会等因素的影响,学生缺乏锻炼,不愿被拘束,希望被重视,被信赖。作为班主任,除了意识到这一点,更重要的是支持、理解他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从实践中归纳出“四多四少”做法。

1.多一点锻炼,少一点包办

每学月的中队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干部拟定活动的主题、内容、形式,然后向我汇报,我再根据学生的汇报加以点拨、指导,提出修改方案。方案确定后,学生就分工准备,或排练节目,或挑选新主持,或准备道具。从准备阶段到举行活动的过程,我把自主权交给学生,虽然经常有令人不满意的细节,但学生在这种“准备——进行——反思——总结”的重复中,也慢慢形成自己的风格,无论从内容的确定,形式的安排,节目的编排,都像模像样。

2.多一点商量,少一点限制

陶行知教育格言:我们培植儿童的时候,若拘束太过,则儿童形容枯槁;如果让他跑、让他跳、让他叫,他就长得活泼精神。玩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我们一味地制止,不但不利于其身心发展,而且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目的。就拿课间十分钟来说,低部的学生大多爱跑、爱跳甚至爱闹,班干部不但不加以制止,还带头追逐嬉闹,如果我们以强制手段来压制,风波也许会平息,但那也是暂时的,一旦班主任不在场时,调皮捣蛋鬼又会原形毕露。于是我利用晨会课,开展讨论:课间十分钟怎样玩才有意义?一番畅所欲言之后,学生达成共识:课间追逐、打闹等不仅违反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而且有很大的危险性,做做游戏、散散步、聊聊天等轻松的活动才更有益于身心健康,业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效率才能更高。

二、重视转差,张扬个性

培优转差中的“转差”历来是教育工作的难点、焦点,因为这个群体的成员容易自卑、自暴自弃,甚至破罐子破摔。作为班主任,应该帮助他们把微弱的“光”闪起来,唤醒他们的自信,让他们找到自己的位置,发现自己的价值,就像丁有宽老师那样热爱他们,亲近他们,平等地看待他们。这个群体虽小,但威力不可以小觑,如果他们是水,那“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因此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注意做到以下两点:

1.扬长避短

本班的小翁,给老师们的印象是:好动、散漫、惹是生非、自制力差、基础薄弱、家长疏于管教,但我却发现他:有上进心、热爱劳动、敢于表达、聪明机灵。于是我决定“重用”他,让他专门负责检查教室和公共场所卫生、同学的仪容仪表等情况,并及时做记录,每周在班上汇报一次。这样一来,忙碌的工作让他“安静”了许多,也让他的不良习惯慢慢被老师们“淡忘”,取而代之的是“乖巧、积极、能干”,老师们课堂上不用再多一只眼睛去盯着他,无形之中,也让他意识到除了积极工作,还必须认真学习,文明守纪,才是一个真正的好学生。

2.扬奖避惩

奖励和惩罚对于后进生的心理是最有力的一种刺激。奖励往往能激发学生前进;而惩罚,尤其是体罚却常常使学生心灰意冷,甚至产生“抵抗力”。对他们而言,哪怕是一朵小红花,一颗五角星,一声坚定的表扬,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轻柔地抚摸,都是难得的奖励,都会给他们留下深深的烙印,但这些我们的老师却最容易忽视了。当然,这种爱不能过滥,这不是溺爱、放纵,而是宽严相济。如果学生屡犯错误而老师不批评、不教育、不过问,那就不是爱而是害。但在批评时我们应该语言委婉、语气平和,真正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三、营造氛围,促进成长

现在的独生子女,从一出生就在温室中成长,经不起一点批评,吃不得一点苦头,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集体观念薄弱,自理能力低,自尊心强。有专家称,这些问题是因为家长对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特殊性和他们心理的特点缺乏认识造成的。现在的家庭,多数孩子家里没有兄弟姐妹,几个长辈就围着这么一个“小皇帝”、“小公主”不停地转,再加上邻居之间少来往,孩子没有了玩伴,不懂得与他人沟通交流,心灵也脆弱。针对这些现象,我通过多样的形式对孩子进行思想教育,做到“情”与“行”交融,用诚挚炽热的情感去呵护他们,让他们敞开心扉,达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

1.学《规范》,明是非

首先,组织全班学生对《规范》进行逐条学习,让班干部带读成诵;其次,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情况,对照《规范》,看看哪一条要求自己做到了,看看哪一条要求自己做得不够好,看看哪一条要求自己还没办法做到,明确努力的方向;最后,开展“德育积分”评比活动,原则是“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评比活动最细微之处是:课堂发言谁最积极,谁的桌底下卫生做得好,升旗时谁的腰板挺得最直,校服、红领巾谁穿戴最齐等等。在评比过程,经常有学生“触”到“地雷”,对此,我采取的办法是让学生自行对照《规范》,明辨是非,认识错误,明确努力的方向。

2.开班会,树新风

孩子长期在他律环境中成长,自律品质必然被削弱。他们会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父母、老师让他们去做的,而对自己为什么要做,却不明白。因此,我结合每周不同的国旗下讲话内容,让学生谈体会、讲收获、说启发,从而懂得每个人都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时时处处事事为他人着想,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文明就在我身边。当孩子对身边的人、物、事有了情感,就能做到心中有父母、有老师、有同学,也就会更爱学校、爱家庭、爱长辈、爱朋友。

3.以活动,促养成

对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在家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普遍不肯做家务,不会做家务,缺乏基本的自理能力。针对这种情况,我组织开展了“我是好帮手”、“争当劳动小能手”、“今天我当家”、“我的拿手菜”等一系列活动,在家长的配合下,各项活动进行地有声有色,学生也从中体会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有益于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逐步养成了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学生的成长固然需要老师的引领,但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在成长,我们永远无法替代他们的成长,我们要做的就是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赏识、信任他们,与他们同呼吸,共成长。总之,只要我们坚持正面教育为主的原则,坚持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相信学生会在“情”“行”交融中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班集体班主任活动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六小”活动
“活动随手拍”
人心齐,泰山移
中等职业学校班集体建设的策略研究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温暖的班集体
提升学生自主管理水平 构建特色班集体
一个逗比班主任,培养无数段子手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