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试验

2018-12-01 06:37新疆兵团第八师141团1连石河子市832028李文强
石河子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节数籽棉果枝

(新疆兵团第八师141团1连,石河子市,832028) 李文强

棉花打顶是植棉区普遍采用的一项整枝技术。可有效的协调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之间的矛盾,改变植株体内营养物质的积累、分配与运输的状况,促进棉花早结铃、多结铃、减少脱落,增加产量效果明显。但是,传统的人工打顶工作量大且时效性差,为此,做了氟节胺悬浮剂调节棉花生长的大田试验,通过试验了解氟节胺对棉花生长的安全性、调节作用及替代人工打顶的可行性,为氟节胺能否示范推广提供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供试药剂

25%氟节胺悬浮剂,浙江禾田化工有限公司生产;40%氟节胺悬浮剂,沧州志诚有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98%甲哌鎓,南通金陵农化有限公司生产。

1.2 试验地情况

试验设在141团4连东9号地,地势平坦,土质为粘土,土壤肥力中等,种植面积496亩,播种方式为二膜十二行穴侧膜上点播,平均株距8.6cm,供试品种为新陆早64号,4月21日滴出苗水,所有大田试验的土壤类型、土壤肥力及栽培技术管理措施均一致。

1.3 试验设计

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1:25%的氟节胺分两次喷施,第一次为1号药,施药剂量为100ɡ/667m2,与98%甲哌鎓4ɡ/667m2同时喷施,第二次为2号药,施药剂量为150ɡ/667m2,与98%甲哌鎓10ɡ/667m2同时喷施;处理2:40%氟节胺分两次喷施,第一次施药剂量为40%氟节胺60ɡ/667m2+98%甲哌鎓4ɡ/667m2,第二次:施药剂量为40%氟节胺90ɡ/667m2+98%甲哌鎓10ɡ/667m2;处理3:人工打顶。每个处理重复3次,处理1面积为350亩,处理2面积为100亩,处理3面积为46亩。

1.4 施药时间、方法及人工打顶时间

第一次施药时间为6月26日,第二次为7月11日,两次施药亩用水量30kg,两次施药只喷施氟节胺与甲哌鎓,无添加任何叶面肥及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采用顶喷均匀喷雾,人工打顶时间为6月28日。

1.5 试验调查

1.5.1 基数调查

6月27日在第一次施药后进行基数调查,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各选2个点,每点边行、内行、中行各选连续的5株样株,共15株棉花,做好标记进行定点调查,调查株高、叶片数、果枝数、蕾数、果节数。

1.5.2 生长发育调查

8月24日调查定点棉株的株高、叶片数、果枝数、果节数、成铃数、幼铃数、脱落数。

1.5.3 产量调查

于8月24日进行产量调查,每个处理的每个重复各选有代表性的2个样点,每点选一膜,长度为2.92m,调查面积0.01亩,调查样点内所有棉花成铃数、吐絮铃数、株数,从而计算籽棉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表1 试验基数调查表

表2 施药后棉花生长发育情况调查表

表4 施药后棉花生长发育变化对比表

表5 棉花籽棉产量调查表

2.1 试验基数调查

从表1看出,平均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蕾数、果节数、脱落率40%氟节胺最低,平均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蕾数25%氟节胺最高,果节数、脱落率人工打顶最高。

2.2 两次施药后棉花生长发育情况

从表2看出,两次施入氟节胺后平均株高、叶片数40%氟节胺最高,人工打顶的平均株高、叶片数、果枝台数、脱落数、果节数最低,平均果枝台数、脱落数、果节数25%氟节胺最高,成铃人工打顶最高,40%氟节胺最低。

2.3 施药后棉花成铃率、脱落率对比

表3 两次施药后棉花成铃率、脱落率对比表

从表3看出,人工打顶成铃率比25%氟节胺和40%氟节胺分别高出13.4%、12.4%,人工打顶脱落率比25%氟节胺和40%氟节胺分别低16.5%、14.2%。

2.4 施药后棉花生长发育变化情况

从表4看出,两次施药后,40%氟节胺的株高、叶片、果枝数、果节数增长最多,增长率最高,其次是25%的氟节胺,增长最少,增长率最低的是人工打顶,人工打顶叶片数、果枝数、果 节数减少原因是6月27日进行第一次基数调查,6月28日结束人工打顶工作,打顶时打掉了第一次被调查的叶片及果枝。

2.5 棉花籽棉产量调查

从表5看出,人工打顶籽棉单产分别比25%氟节胺、40%氟节胺增加4.5kg/667m2、38.4kg/667m2,增产率为1.0%、9.7%。

3 结论

通过试验可以看出,施用氟节胺后,棉花横向、纵向营养生长增长率比人工打顶高,40%氟节胺最高,其次是25%氟节胺,最终籽棉产量都比人工打顶低,产量最低的是40%氟节胺处理。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使用氟节胺后始终无法消除棉花顶端生长优势,而棉花具有无限生长习性,只要温度、光照、水肥条件适合,就会不停的进行生长,而营养生长会消耗水分和营养物质,使得营养物质无法及时足量的运向结实器官,棉花营养生长持续的时间越长、营养器官越多,消耗水分和营养物质过程就会越长、数量越多,使得生殖器官生长发育所需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导致蕾、花、铃等脱落增加,亩铃数、籽棉产量低于人工打顶。

猜你喜欢
节数籽棉果枝
密植条件下陆地棉不同果枝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差异研究
南疆矮化密植骏枣建园前期空间结构及产量分布初探
国内外籽棉加湿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冀东地区不同插秧方式对甘薯植株性状及商品薯产量的影响
海岛棉不同果枝类型杂交F2代产量品质性状分布规律
籽棉加湿刍议
齐白石为什么“画错虾”?
齐白石画错虾
为什么人的大拇指只有两节?
组合式籽棉清理机在机采棉清理工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