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新时代湖北电影新型价值形象

2018-12-01 07:41彭砚芳李忠李杨
决策与信息 2018年12期

彭砚芳 李忠 李杨

[摘 要] 改革开放是中国政治经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一个伟大历史转折点。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因其特殊的意识形态属性,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变革中后发先至,从开始的滞后于其他行业,到今天的高度市场化和全面繁荣,成为见证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湖北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在改革开放40年中,与时代同频共振,其发展历程和价值形象的构建,以及历史传统和现实经验,值得梳理、总结和思考。

[关键词] 湖北电影;湖北电影制片厂;文化体制改革;民营电影;转企改制

[中图分类号] J99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8129(2018)12-0045-07

一、历史回望:湖北电影发展脉络与价值形象

1958年,湖北省成立了武汉电影制片厂(湖北电影制片厂前身),湖北有了真正意义的本土化的电影创作和生产力量,从而开始了与电影产业相关的资本、技术、人才、生产模式的原始积累。

1961年,武汉电影制片厂与珠江电影制片厂合并,仅在武汉保留了部分拍摄新闻纪录片的骨干。1970年湖北省决定筹建湖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1979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湖北电影制片厂,1996年湖北电影制片厂从省文化厅剥离,划归省广播电视局管理,2006年划归湖北省广播电视总台,2017年划归湖北长江电影集团责任有限公司。这一系列的调整,无一不是湖北电影在中国文化体制改革和中国电影市场化进程中逐步探索并走向成熟的一个个脚印。

在计划经济以至改革开放前半程的历史时期,湖北电影制片厂事實上就是整个湖北地区电影创作生产的全部产能,从这个意义上讲,湖北电影制片厂从内容到形式就等同于湖北电影发展的全部。湖北电影初创期制作力量薄弱,其代表作电影故事片《洪湖赤卫队》,还是借鉴前苏联国营电影制片厂的机构设置和“导演中心制”的艺术创作模式,与北京电影制片厂合作完成的。

当年为解决创作力量不足的难题,湖北电影制片厂迅速进行调整,从省直和部队文艺单位抽调了一批主创人员,加强人才引进和创作队伍的整合。1959年,湖北电影制片厂在自建的摄影棚拍摄了第一部汉剧戏曲片《二度梅》,从此拉开了完全独立创作的帷幕。随后相继创作拍摄了舞台艺术片《吕蒙正泼粥》《留住汉宫春》和故事片《亲人》及一批纪录片、新闻片、科教片,开始在国内崭露头角。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也开启了中国电影行业大发展时期。湖北省人民政府审时度势,及时将湖北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提升为综合性创作生产的湖北电影制片厂,并投入资金进行摄影、录音、洗印等硬件设备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很快建成了一条完整的电影摄制全产业链生产线。同时借势在省内外广揽人才,在发挥纪录片、科教片生产优势的同时,开始积极筹备故事片的创作和摄制。

改革开放时期的湖北电影将第一部故事片的选题定为湖北引以自豪的长江三峡,拍摄了电影故事片《三峡情思》。这是湖北电影第一部虚构类影片,内容格调清新,具有相当观赏价值。它不仅向观众展示了长江三峡壮美的自然风光,也描绘了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年轻人的精神风貌和生活态度。当然,影片质量与国内同行拍摄的作品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三峡情思》虽然摆脱了过去宣教工具式的形态,但在思想性、艺术性、娱乐性上依然存在保守痕迹,视野的局限和本土情结的无序放大导致了影片平庸化。 尽管如此,当年湖北电影人敢于吃螃蟹的精神值得称道。

意识到问题症结后,湖北电影在随后的几年中调整创作思路,快速融入改革大潮,开始尝试走出去合作拍片。1984年与香港银都机构有限公司合作拍摄了神话武侠片《乱世英雄乱世情》,这种内地与香港合作方式,在国内开创了电影体制改革以来的商业片创作新模式,在当时武打影片热潮中独树一帜,探索了商业电影的类型化细分。遗憾的是这样的合作模式随后在全国兴起时,作为首创方的湖北电影却没有继续走下去,可谓“起个大早赶个晚集”,透射出湖北电影自身管理、创作、融资、制片能力后劲不足这一先天缺陷。现在看来,应该首先归因于思想解放不够。

80年代中后期,湖北电影开始“以副补主”自救经营,在全国电影业率先打破“小而全”和“单打一”的办厂体制,实施包括开发三产、拍摄电视连续剧、承接社会电影制作项目等多种手段,解决影视制作中创作、融资、制片能力不足等问题。虽是小打小闹,但也能聚少成多。

经过一定的资金积累后,湖北电影在1987年拍摄了8集电视剧《台湾黑猫旅社》,开创了全国商业电视剧的先河。该剧由原扬子江音像出版社出版发行,录像带发行量创全国第一,并获得全国优秀电视剧二等奖。湖北电影制片厂随后利用各种社会资金生产电视剧,成绩斐然,如《阿C的口福》《婆媳情》《车上的月亮》《天上和地下的人们》《大潮之下》等剧相继和观众见面。这一时期,湖北电影创作生产的电视剧保持了较高艺术水准,6集电视剧《辛亥首义》、14集电视连续剧《男儿女儿好看时》成为当时经典之作,也造就了一批年轻电影人迅速成长,成为后来湖北电影本土创作力量的中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欧洲电影、美国大片、香港电影、台湾电影、日本韩国影视剧等大量涌入中国,加之电视的迅速普及,观众的观影习惯被电视改变,故而到90年代中期,整个中国电影进入调整的低谷。大环境中的湖北电影也难以独善其身,仅合拍了一部电影戏曲片《血泪恩仇录》,十多年间少有建树,处境艰难。

困境中的湖北电影及时思变,将创作目光转向电影纪录片,利用政府资金和社会机构投资,使电影纪录片创作呈现出兴旺景象。先后拍摄了大型系列电影纪录片《三峡梦正圆》《黄金水道》《三峡情趣》《中国杂技》《中山舰沉浮录》《中国人的传统节日》等,形成水利电力、考古发现、生态环保、观光旅游等四大纪录片生产体系,成为当时中国电影纪录片制作一个不可或缺的创作生产基地。

1993年,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现代化进程,电影体制改革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一系列改革措施迅速激活了中国电影业。1995年原国家广电部《关于改革故事影片摄制管理工作的规定》,1996年全国电影工作会议提出实施电影精品“9550”工程,对规范和引导电影生产投资起到了重要作用。湖北电影制片厂获得了故事片出品权,湖北省电影产业终于与国内大型电影制片机构站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延续三峡工程纪录片的资源优势,湖北电影制片厂与湖北电视台共同投资启动了故事影片《世纪之梦》的创作生产。这个被形象地比喻为“小牛拉大车”的摄制取得了预期的社会效益,获得了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故事片奖和优秀编剧奖、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3项大奖,湖北电影又上了一个台阶。

自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资开始深度进入中国电影市场。党的十六大正式明确“文化产业”的概念,开启了电影产业化之路,以“华语大片”为标志的中国电影开始进入高速发展时期。湖北电影也尝试下海试水,先后拍摄了多部低成本、主旋律的影片,尤其是攝制了大型电影纪录片《千秋三峡》《三峡伟业》等作品,都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经济效益。

二、突破藩篱:抓住发展机遇构建新型价值形象

纵观文化改革发展历程,比对影视创作生产,都必须妥善处理好产业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消费功能与教育功能、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与精神文明建设规律、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正确区分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一手抓事业、一手抓产业。必须统筹考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社会责任与利润指标、扩大开放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和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建立健全科学评价激励体系。“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以更大决心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1]。无论是文化事业还是文化产业,都要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自觉担当社会责任,绝不能以牺牲社会效益、影响和谐稳定及国家安全为代价来获取经济效益。

2010年,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电影产业繁荣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国电影的市场生态发生了根本转变,各类资本涌入电影生产领域。国家关于电影制片厂转企改制部署和相关扶持政策相继出台,湖北电影迎来了重大改革发展机遇。随着业内转企改制工作进入实质推进阶段,本着“以人为本、平稳过渡”的原则,在考虑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的基础上,湖北电影制片厂制定了转企改制实施方案,落实转企改制政策,妥善安置离退休人员,从根本上解决电影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问题。改革出活力,改革出动力,改革出市场竞争力。

2013年伊始,湖北电影制片厂实施6个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是改革薪酬体系。全面实行公司化运营,推行全员劳动合同制,按岗定责,按责定薪,改革分配制度,实施企业效益工资制;二是优化企业资源。调整内设机构,发挥优势,提高影视生产能力,对公司可经营部门采取企业化运作,设定切实可行的经济指标,进入市场创造效益;三是充分发挥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各项规章制度进行梳理、修改、完善,使制度建设更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企业化管理更加高效;四是强化目标责任管理,加大奖惩力度。总体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落实到位,并实行责任风险抵押金制度,年底对照责任书完成情况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奖惩;五是试行企业年金,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市场竞争力;六是财务管理按照企业化方式运作,加强资金的统一管理,强化资金使用的计划性、预算性、效率性和安全性,确保生产经营、发展、技术改造的资金需求,确保资金的使用合理、规范、安全、有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转企改制以后的湖北电影制片厂加大了经营创收力度,经营创收逐年增长,积累了一些资金,使得每年都可以有一定数量的影视生产投入,在产品结构上也呈现多样有序的局面。电影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数字电影、电视剧、商业影视作品等相继拍摄,并在近几届国家电影华表奖评选中有所斩获,彰显了文化自信。

2012年,湖北省拍摄的电影故事片《我的渡口》,以鄂西山区一个感人的真人真事为原型创作,用沉稳的镜头舒缓叙述,通过人、景、物构成的空灵意境,思考人生大义和生活哲理 [2]。影片获得第37届蒙特利尔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第13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最佳电影艺术作品奖,第14届平壤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音乐奖,第20届法国维苏尔国际电影节亚洲电影推广联盟奖和法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奖。这也是湖北本土创作的故事片首次登上国际A类电影节平台,改写了湖北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零记录,标志着湖北影片制作水准逐渐被国际认可。该片同时获得全国第九届“五个一工程”奖,首届湖北电影周“最佳摄影奖”和“最佳艺术片奖”。

湖北电影创作生产取得的成功,给予湖北电影行业管理者和创作者很多思考的契机和话题。作为一个缺乏资源调度和整合能力的省级电影厂,如何在高投入、高风险的电影创制环境中,寻找自身突围和发展之路?改革开放以来的奋进历程给予湖北电影人的启示是:在地域文化特征中寻找人类认同的价值情感,并以符合民族气质的艺术语言诚实表达,不失为全球化背景下电影艺术生产的一条可行路径。

三、主动出击:借力数字化加快湖北影视发展进程

近10年来,世界电影制作技术和工艺发生了革命性改变,数字高清技术全面取代传统的胶片,新技术新产品日新月异,数字化影视制作设备日益平民化,专业电影制作机构曾经的高技术门槛迅速瓦解。面对高速发展的数字化,湖北电影毫不犹豫多渠道筹措资金进行胶片数字化改造,打出一系列组合拳,积极应对数字时代到来。

——在硬件上,湖北电影制片厂先后累计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购置了当今世界顶级的全套专业电影摄影器材和灯光设备,建成近1000平米包括能完成数字虚拟拍摄的多功能影视摄影棚和大型数字化录音棚,在中部地区率先建成胶片数字化工作室,实现了湖北电影的制作技术与全球最高水平同步发展,迅速完成电影制作硬件的跨代式飞跃,实现了几代湖北电影人的夙愿,树立和巩固了湖北电影制片厂的数字化专业化形象,为湖北电影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在人才培养上,实施人才培养储备计划,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湖北电影制片厂先后招聘了8名大学毕业生,其中研究生2名。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将业务骨干送到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院校培训,请技术工程师来现场讲课,培养和提高电影员工的政治和业务素质。

——在影视作品存储和传播途径上,湖北电影制片厂以影视创作为依托,紧跟时代发展。陆续申报启动“华中影视文化素材库项目”“ 华中3D影视动漫基地项目”“虚拟摄影棚项目”,实现数字化文化产品和服务“无缝对接”,使文化消费更加便捷,随时随地、即时可得。

——在发挥地域优势上,湖北电影制片厂建设了中国地方戏曲“像音像”工程武汉基地。2016年,國家在北京、天津、上海、武汉设置了4个“像音像”工程基地,省委宣传部决定武汉基地依托湖北电影制片厂建设实施。武汉基地录制对象为获得国家级奖项的地方戏曲表演艺术代表性人物,录制内容以展现中华传统美德和戏曲艺术魅力的传统经典剧目为主,录制完成后将制作成光盘、移动数据盘、电视播出载体等,由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在中央电视台、各省级电视台和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展播推广。

——在影视作品创作形式上,湖北电影制片厂不拘泥于传统影院的唯一传播途径,2016年拍摄了网络电影《失联之e路惶奔》。这部悬疑喜剧网络大片将现实主义和超现实风格完美结合,上线各大视频门户网站后点击率以千万计,在互联网上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拍摄资金流上,尝试投资合拍电影。2017年,湖北电影制片厂与北京大盛、华谊兄弟等共同投资拍摄的故事片《QQ上的访客》,由此开启进军影视投资市场,以小博大,以投资融资者身份参与中国电影盛世的发展新路,提升了企业的价值形象。2018年3月,湖北电影制片厂为了保证投资影视项目决策的规范化、流程化、制度化,优化投资程序,加强风险管控,提高投资决策效率,保证公司资产的安全与增值,制定出《影视项目投资管理办法》, 生效后的第一个投资项目将是聘请好莱坞电影制作团队参与制作的“新主流”重工业电影,这将开创湖北电影整合国际资源的新探索,走出一条利用国际合作提高自身制片能力的开放之路。

四、深度思索:新时代湖北电影产业发展方向

1895年,当卢米埃尔兄弟拍摄的《火车进站》在巴黎放映时,电影的大众文化特性就已经确立。作为成本最昂贵的艺术门类,电影首先是商品,是具有精神和思想价值的文化商品。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电影艰难摸索和探寻的就是将电影事业和产业回归到对电影本体的尊重,对电影属性和创作规律的尊重,回归到电影文化的初心品质,对市场和观众的诚意尊重。

在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湖北电影历经了成长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拍摄了5000多部电影故事片、电影纪录片、科教片,在中国电影的史册留下了辛勤耕耘的足迹和汗水。诚然,在中国电影的坐标系中,湖北电影一直以模糊的面孔和间断闪烁的光芒体现一个实力并非强大者执着的文化守望。今天,湖北电影迎来了创新升级的关键机遇期,要完成产业结构优化,从数量到质量、从产品到品牌、从本土到国际化的深刻转变。

改革开放40年来,湖北电影积累的核心资产和最大核心竞争力就是“国有”这块金字招牌。通过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在电影制作门槛降低,群雄逐鹿的当下,发挥国有文化企业的引领示范作用。湖北电影在每一个历史阶段都不曾缺席。最困难的时刻我们也没有放弃艺术创作,同时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0年改革发展经历表明,湖北电影要在中国电影发展业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坚持改革,彻底摆脱计划体制的顽疾;必须打破铁饭碗,走向市场深水区,努力提升自身生存发展能力和创作能力;必须坚持正确的创作方向,打造精品力作;必须努力积累资本,进入电影市场投资领域,改变国有电影企业在电影市场繁荣发展中的看客形象;必须努力塑造具有荆楚底蕴、湖北特色的电影文化品牌。

进入新时代,湖北电影的核心就是要坚持繁荣社会主义文艺,做好题材创新、类型创新、文化创新、技术创新,紧扣时代主题,直面市场竞争,保持艺术创作上对人文精神和艺术品质的追求和探寻,展现民族文化的情感亲和力量,展示民族文化细节,抒发民族情怀,全力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面向全世界讲好湖北故事,讲好中国故事。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2]刘 云.霍建起诗意电影论[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责任编辑:邹立鸣,杨一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