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研学问题”的设计策略

2018-12-01 17:34南春旺
读与写·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设计策略课堂教学

南春旺

摘要:“研学问题”是指围绕学习学科核心知识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预设或生成的需探究的教学问题,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主线”,它是引领着数学思考的航标。在思考如何确定研学问题时,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考虑探究研学问题的设计策略,力求在教学智慧中生成学生智慧,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力和学生的学习力,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

关键词:研学问题;课堂教学;设计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33-0139-02

“研学后教”是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局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区域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在“研学后教”的课堂中,“研学案”的使用和“小组合作学习”成了“研学后教”课堂最明显的标志,而“研学问题”的设计则成了“研学案”的研学部分。

所谓“研学问题”,是指围绕学习学科核心知识和提升学科核心素养而预设或生成的需探究的教学问题,是一节课的“课眼”,也是一节课的“主线”,它引领著数学思考的航标。在思考如何确定研学问题时,本文从如下四个方面考虑探究研学问题的设计策略,力求在教学智慧中生成学生智慧,以此提升教师的教学力和学生的学习力,让教学充满生长的力量。

1.在关联处设置“研学问题”

根据教材内容、逻辑结构的特点确立研学问题,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一方面可以统领本节课的关键内容和重点内容,另一方面与本节课内容有密切联系的相关内容之间便于比较,从而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潜能。

如教学《真分数和假分数》一节课时,由于学生在前一阶段所熟悉的分数都是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而且这些分数表示的都是一个数量中的一部分和这个数量的关系。本节课上,学生需要熟悉分子与分母相等及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以及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基于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在探究新知时,可以设计以下两个研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给分数分一分类,说一说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2)与1相比较,它的分数的大小情况怎样?

这两个研学问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第一个研学问题先让学生给分数分类,再让学生举出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例子,通过对分数进行分类、比较,并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从而形成表象,从具体到抽象又回到具体,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与掌握真分数与假分数的意义。第二个研学问题主要是通过数形结合进行分析,从观察涂色的分数出发,自主探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进而以归纳的方式抽象出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本质属性,对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概念形成一个表象,然后再引导学生,能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述概念,让学生准确地理解概念,牢固地掌握概念正确地运用概念。

围绕这两个递进式的研学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牢固掌握所学新知。两个问题的提出,层层递进,紧紧相扣,围绕这两个研学问题展开的实践活动,思考交流成为本课的中心,也成为支撑整个教学活动的支架。

2.在教学的重点、难点知识之处设置“研学问题”

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我们不可能让学生对每个知识点都进行研学,也不可能对所有的研学问题都让学生去开展合作探究式研学。这就需要我们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建点上,在最需要、最有价值的地方追问(设向),以突出重点。每一单元、每一课、每一框题甚至每一个条目,都有各自的教学重点。在设置研学问题时,为了保证问题的质量,教师必须认真备课,在安排教学计划和进行教学设计时对各个教学重点有比较清楚、全面、深刻的了解和把握,围绕每节课的重点来设计研学问题。如五年级下册《认识分数》一课,其重点是认识“分数的意义”,即: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一个整体都可以称为“单位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就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据此,教学研学问题可确定为:“这些分数分别是把什么分一分?又是怎样分得到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及时抽象概括“单位“1”、突出“平均分”,直指分数的本质。

而在计算教学中,教学重难点多指向于算理和算法,因此研学问题就可以据此提出。如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一课,其教学重难点是让学生理解“只有统一计数单位,才能直接相加减”。据此,不妨将研学问题确定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能直接相加减吗?为什么?应该怎么做?”

在策略教学中,教学的重点大多是对策略的感悟和理解,难点是策略的初步应用。因此,研学问题可确定为:“××策略是什么?什么情况下运用这一策略?运用这一策略时需要注意什么?”

3.在迁移处确立“研学问题”

现行的人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来的教材比较,变化之一就是例题变少了,情境增多了,习题变活了。过去那种小步子教学、递进式推进、模仿式训练,变成了现在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举一反三。教学时,我们要突出数学的思想方法,以不变的思想方法应对多变的实际情况,这样有利于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培养创新意识与学习能力。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新课伊始,教师首先让学生回顾“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怎样推导出来的”,然后教师提出两个研学问题:

(1)把圆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来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呢?

(2)两个图形之间有什么联系?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拿出学具与附页上的圆片,让学生动手操作,并运用剪、拼、割、补的方法,去探究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一般方法,再指名进行汇报,说说自己怎样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

在迁移处确立研学问题,对我们教师而言,有助于改变习惯了原有的思维方式,形成一种强调方法和活动之间的内在迁移的“类比方法”思维方式。就学生而言,能够给予其思维的挑战,培养学生类比式迁移的学习能力。

基于研学后教的教育理念,科学设计研学问题,能帮助我们摆脱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低效化。在课堂上,敢于设计研学问题,善于设计研学问题,是对教师教学智慧和教学艺术的一种考量。只要我们在设计研学问题时能正确把握“度”,紧扣教材和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学情),控制好难易度,以引导学生运用知识、提高能力为目标,明确“一花独放不是春”,顾及全体学生,就一定能使设计的研学问题达到促进学生有效研学的目的,真正实“以生为本”的“研学后教”课学教学理念。

猜你喜欢
设计策略课堂教学
浅谈农村普通高中数学作业的设计策略
赣鄱生态水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浅议郊野公园对城市宜居性提升的设计策略
设计策略决定企业品牌形象
大连智慧旅游平台UI浪漫设计研究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