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学校汽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2018-12-03 05:44田雄伟
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院校岗位职业

田雄伟

(茂名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525000)

汽修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学生通过汽修专业的学习学会如何维护、检修车辆,并对车辆进行故障诊断,其次专业性和技能性都非常强,在职业学校中专业开设历史已经有20多年。但是通过调查可见,汽修专业培养出的学生专业能力却不尽人意,主要是由于汽修专业科技知识含量比较高,专业内容比较复杂,而职业学校学生则属于比较特殊的发展群体,如果在教学中缺少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会影响专业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1 职业院校汽车专业教学现状

1.1 教学目标不明确

职业学校是为社会输送专业化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因此想要满足社会对于汽修人才的专业化需求,就要针对汽修专业加强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目前我国一部分职业学校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问题,在汽修专业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为自己学习的专业就是不断地拆分和安装汽车零件[1]。据调查显示,一部分汽修专业学生毕业之后,并不能立刻找到对应专业的工作。由于汽修专业技术型很强,对于学生们的基础技能水平要求很高,学生不仅需要充分的了解汽修专业知识,还需要兼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才能够满足专业需求。在教学中没有树立明确的教学目标,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动力和未来发展目标,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

1.2 教师专业水平较低

在职业院校中教学的一部分汽修专业教师,大部分都是从师范院校毕业之后直接进入到学校进行教学的,并不具备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在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汽修专业培训,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操作需求。再加上一部分有经验的教师大多数都年纪较大,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新鲜事物的理解和接受能力比较低,因此在未来的发展环境中,中职院校还需要不断的创新教学知识,促进汽修专业课堂的与时俱进。

1.3 忽视了实践教学

汽修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实践教学是汽修专业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教学能够把抽象的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表现出来,方便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增强学生对于知识的记忆能力,从而有效提升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质量。但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中的一部分学生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教学中安排了实践教学依然没有将教学价值充分发挥出来,只是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简单的拆分工作,影响了汽修专业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2 汽修专业岗位基本要求

2.1 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目前汽车修理的主要工作任务就是针对汽车进行故障诊断,在故障诊断过程中工作人员的专业性决定了诊断的准确性[2]。在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要求工作人员既能够懂得汽修原理,同时也会分析故障问题,通过自己的推理,能够准确地诊断出汽车故障问题所在及解决措施。因此在汽修专业中,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较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这样才能够把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一名好的汽车修理工作人员。

2.2 熟练地动手操作能力

汽修专业学生想要进入到社会岗位中进行工作,要求需要具备职业资格证书,也就是能够证明学生自身动手操作能力水平的证书。学生们在汽修专业学习过程中,每一个课题模块学习完成之后,都要求进行相关公众的职业资格鉴定。学生之后顺利得到职业资格鉴定,才能够从学校进入到社会岗位中,成功地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因此需要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提升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2.3 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

只有具备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的学生,才能够在学习和未来的发展中自立自强,为未来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3]。学生们只有具备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才能够在工作岗位上进行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因此在汽修专业教学中帮助学生养成自理能力和自律能力,帮助提升学生的工作责任感,让学生能力自觉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形成稳定又良好的能力和习惯。

2.4 获取修理信息的能力

作为一名合格的汽修专业工作人员,首先一定要了解市场发展,了解行业的发展,了解专业产生的各种最新动态,才能够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掌握行业信息能够让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为主动学习,提升汽修专业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加强教学引导,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和汽修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市场调研能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地深入了解市场动态,并掌握新的技术操作方法,提升学生的修理信息获取能力。

3 汽修专业创新改革教学措施

3.1 针对学生需求确定教学内容

在汽修专业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学生发展需求为基础,强化教学实践,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只有强化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够受到社会企业的欢迎。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技能的培训,深入了解市场需求,并以就业为导向开展汽修专业课堂教学,在教学中要建设出高质量、一体化的教学内容[4]。教师要在教学中积极应用创新教学手段,共享使用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观念和教学手段,从而提升汽修专业课堂教学重量。教师还要根据我国目前汽车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以及社会的汽修专业岗位需求,不断地调整教学内容,在教学中能够引进和使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服务理念,因材施教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能够通过教学引导让学生逐渐使用汽修市场的变化。

3.2 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要详细了解职业学校学生的发展特点,基于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出网络资源理论教学,系统的把理论知识组织在一起,形成理论知识构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配合使用多媒体教学模式,给学生展示教学视频,提升理论知识教学吸引力。在教学中要重点加强汽修专业学生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的培养,重点进行实践操作,引导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举一反三,利用自己掌握的汽修专业知识来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学生们利用自己掌握的理论和原理来解决了现实生活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那么会逐渐认识到汽车修理知识在生活和未来工作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学习兴趣,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教师也要多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进入到社会企业中实习,这样既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能够通过实习让学生了解社会岗位的真正需求,在实践中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为以后的就业打下基础。

3.3 强化教师队伍建设

职业院校目前在汽修专业教学中采用了“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方案,先把教师输送到社会企业的相关岗位中,经过专业的培训和学习之后,教师自己掌握和熟练了企业的管理模式,才能够了解自己的教学计划应该如何改进和展开[5]。另一方面职业学院还会组织汽修专业教师能够进行专项技能比赛,经过比赛之后获取相关的教学资格,这样的教师培训和管理模式能够激励教师不断提升自我技能水平,强化教师的自我学习能力,帮助提升汽修专业教学课堂教学质量。同时职业院校中可以选择专业性较强,理论知识掌握丰富的教师作为专业带头人,在教学中领导者其他的教师一起把技能训练和理论教学相结合,提升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学习质量。

3.4 强化校企合作

一部分中职院校过于重视自身教学水平的提升,但是对于社会岗位对于汽修专业人才有什么样的需求却不是很了解,这也就导致了一部分学生在毕业后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6]。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学校跟企业想结合,共同承担起人才培养的责任,学校定期派遣学生进入到社会企业相关岗位中进行实习,接触新的技术和新的理念,能够借助于企业中具备的新技术设备来培养出更多的实践型人才。而企业也能够通过校企合作发现更多的可用人才,跟学校的教学相挂钩,学生在毕业之后能够直接进入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工作,为企业的发展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5 强化学生就业意识

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实践性非常强,在培养学生相关专业技能的同时,还需要提升学生的就业意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一部分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师受到了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过于重视考试成绩,忽视了学生的能力教育,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是在实践工作中缺少了问题分析能力和解决能力,不够勤奋刻苦。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开展长期发展规划,了解未来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自主的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4 结束语

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汽修专业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随着职业院校的深入教学改革都将会得到一一解决。中职汽修专业教学需要把教学活动跟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了解市场行业动向来调整教学方法,从而提升职业院校汽修专业学生的就业能力。

猜你喜欢
职业院校岗位职业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健康中国背景下职业院校体育教学改革研究
职业写作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