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读”占鳌头

2018-12-03 02:41赖秀霞
新课程·小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朗读意境阅读教学

赖秀霞

摘 要: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会感情、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让学生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让阅读教学真正绽放异彩。

关键词:阅读教学;朗读;情感;意境;语言

董卿主持的《朗读者》风靡全国,让不少国人真正领略到了朗读的独特魅力。朗读是美好的,它在小学语文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在小学阶段,朗读能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操。学生朗读能力逐步提高,对课文的理解就逐步加深。同时,朗读也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在使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有色的口头语言的过程中,眼、口、耳、脑等多种感官并用,既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又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词汇和句子,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因此,朗读不仅是阅读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语文这一工具性、基础性学科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在阅读教学中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弄清为何而读,采取何种方式读,读的目的是什么。弄清为何而读,我们的阅读教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应倡导学生在读中理解内容、读中体会感情、读中培养语感、读中积累语言,让学生在反复练习和推敲揣摩中读出意、读出情、读出味、读出神,提高语文阅读课堂的教学效果。

一、读中感知内容

朗读如同给作品以生命。通过朗读让学生目视、口诵、耳闻,用心感知课文的生花之笔和感人情境,把文字符号转换成现实语言,对课文进行语义的疏通与整合,使内容立体化、形象化,进而真切地感受文章内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读中感知内容要做到:一是读得正确流利。二是读中学习生字,初步理解词语,理清课文思路,提出疑问,明白学习的重点等。所以一定要把初读权留给学生。初读要读得充分。读的方法可先让学生自由读,读中自主完成各项学习任务,教师及时巡回指點和帮助;也可穿插同桌或小组互读,轮流读,然后鼓励学生自告奋勇(或指名)当众读课文,然后教师及时点评和鼓励。每逢第一课时,我基本采用这样的模式:先让学生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把音读准确,把句子读连贯。等全班学生都读完以后,再请学生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以及词语所在的句子。对于生字的教学,在第一课时让学生会读、会认便可以了。然后请学生指出在刚才自己自由读时哪些字的音容易读错,以引起其他同学的注意。接着就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朗读,在朗读的同时画出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以便在第二课时教师讲读课文时,自己能有所侧重地听课。最后请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我检查初读的效果,便于在讲读课文时读的训练有侧重点。第一课时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弄清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为第二课时的研读课文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养花》一课时,我要求学生通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通过读一读、找一找、说一说等活动环节,让学生感受到养花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香、有香有色,从整体上感知了文章的内容,又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轻松接轨,还为后续研读课文打下了牢固的基础。

二、读中想象意境

古人对“读”有经典的概括和诠释——“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是阅读教学的灵魂。读一篇美文就像听一段美妙的旋律,读一篇美文,就像与一位艺术家谈心。阅读可以让学生融入美的情感,感受美的意境,在阅读教学中遇到文中的好词佳句要鼓励学生,应让学生运用形象思维,通过朗读品味语言文字,启发联想、想象,这样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在教学古诗《江雪》一课中,我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自然的环境和人物的心境。有的学生认为垂钓者不在乎鱼而在乎雪之美;有的学生认为字里行间反映了垂钓者的万千孤独;有的学生认为是诗人不同流合污的心迹流露;有的学生认为诗人在钓春天。打开了学生的想象空间,使一幅“寒江独钓图”重现于脑海。赏析中领略了诗句的意境,闪现出个性化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趵突泉》一课时,为突出趵突泉的神秘与独特,我要求学生画出相关的句子反复朗诵,大胆想象画面,同时运用多媒体展现语言文字所描绘的大小泉眼的泉水喷涌的情景,同时要求学生运用语言和声调,再现了文中描写大小泉眼冒出的泉水特点的语段气势,在多种感官的相互作用下,学生涵咏明象,入境探幽,感受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涌泉图的意境美。学生在反复吟诵中体会到了趵突泉的特点和奇特景象。

三、读中体悟情感

梁实秋先生说过:朗读美文,不仅可以使人博闻强记、积累文学素养,更重要的是能在反复诵读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与作者的思想感情融为一体,让读者在文字的引领下体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调动背景知识,激活生活经历,让学生顺利进入课文情境。例如在小学语文人教版《燕子》一文的教学中,我依据课文中的语言文字,用课件模拟出“嫩蓝的天空几痕细电线停着几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朦胧的静态画面,让学生借助生活经验去真切地领悟语言文字的原始信息——远处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此环节的设计意图在于为深度感悟课文做准备。接着我抓住结尾“蓝蓝的天空,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了一支正待演奏的春天的赞歌”这一段进行精读训练,学生读中见悟,锻炼了语感——“几痕”的淡化,“停着”的静态充分表现出了“几根”的清晰。“落在”的动感所代替不了的那种静态之美,学生进入语言环境,产生移情体验,好像物化为燕子,或凌波,或呢喃……演奏着春天的赞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该牢固树立体悟感情、读占鳌头的思想,多搭建平台、提供机会,让学生多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让学生在读中体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朗读中与作者产生思想上的共鸣。

四、读中积淀语言

实践证明,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有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直到熟读成诵,语言素材的积蓄就会逐渐增多。因此,在词句训练过程中要重视读的训练,运用多种形式让学生多读、多思、多记,将文中优美的词句转化为自己的内部语言,这样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技巧。小学语文教材大都经过严格的筛选,辞藻华丽,布局谋篇堪称是最好的例子。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经典语言的充分感悟会使学生储存语料,诱发语感。在教学人教版《美丽的南沙群岛》时,我让学生反复诵读“烟波荡荡接天河,巨浪悠悠通地脉”,领悟课文的“蓝色宝库”和“迷人世界”原型。然后让学生听音乐、画感受、配解说,使文中语言所描述的人、事、景物融合成完整的连续的生活画卷,进行了创造性原型阅读。学生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语音的变化,画面的层次,辅以体态动作和表情全方面表达读完文章后对南沙物丰景美独特的感受。学生在老师的引领下通过反复口诵“天是一块蓝玉,海是一块翡翠,眼见金色沙滩黝黑的礁石,翠绿的海水,五彩的燕鱼,触摸跳荡的浪花”,领略了大海或辉煌或壮阔的魅力。

五、读中迁移知识

知识迁移是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在学习这个连续过程中,任何学习都是在学习者已经具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结构和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习得的态度等基础上进行的。这种原有的知识结构对新的学习的影响就形成了知识的迁移。“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在一节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是非常有限的,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识,了解新的文学作品,学生缘文悟道读华章,学习到作者的表达方式。《落花生》一文以人物对话为重点表达了花生虽不像苹果那样高高挂在枝头使人生爱慕之心但很实用的自然属性,与不要“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用处“的品格教育,结合文章我设计了模仿课文借物寓理的表达方式的课堂素描,由理解吸收向表达倾吐推进。学生在学习基础上对语言进行再创造。每次读了文章后,我都引导学生自己觉察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获取知识,形成读书能力。教学《庐山的雨雾》后,我向学生推荐课文《五彩池》,让他们运用已学读书方法进行扩展阅读,让学生通过读积累语言、体悟感情、感知内容,促进学生读书能力的培养和形成。

六、读中产生共鸣

真正的阅读是与文本作者心灵的沟通与对话,是由一个生命进入另一个生命的融合重建过程。一篇文章内含的思想情感真正由作者“移情”至读者,非得靠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因此阅读教学过程是促进语言材料内化的途径。一是教师要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多给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通过抑扬顿挫、饱含感情的朗读,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读出其中的味道,读出其中的深层含义,感悟文章的真谛,达到“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的美妙境界。二是在学习文章的各个环节时,把积累与读中领悟、读中品味、读中运用结合起来,凭借互动共振的效应,促进语言材料的内化。《老人和海鸥》是一篇真挚感人的文章,我在引导学生反复推敲的基础上,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并引导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确定朗读的重音、停頓、音调和情感,把朗读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渲染气氛,我特地为课文配上了音乐。老人爱鸟、给鸟喂食的部分,配上轻松的音乐,老人去世后海鸥围着老人的照片飞翔,则配上忧伤的音乐,悲伤的音乐一下子感染了学生的情绪,使他们很快进入了老人和海鸥的情感世界,读得极富感情,直到课文读完了,有好多学生还沉浸在他们深厚的情谊之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在偷偷地擦眼泪。这是感动的泪水,是真情的流露,是文字促动内心,是读者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结果。

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必将能驾驭文字。”在阅读教学中应“读”占鳌头,为学生架起一座阅读对话的桥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揣摩、读中感悟、读中品味、读中抒情,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让阅读教学真正飞扬个性!

参考文献:

[1]周健.探索汉语阅读的微技能[A].第六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9.

[2]周洪学.汉语阅读课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思考[A].数字化汉语教学(2014)[C],2014.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朗读意境阅读教学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构建校园英语文化,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以“读”为桥 走进文言文的天地
小学语文教学的新步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舞蹈意境的认知与养成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