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困难生:拿什么来“拯救”你

2018-12-03 09:29叶红英
中国德育 2018年14期
关键词:拯救里克林斯基

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者不要一味地想着要把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去拉,而应以学生未来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为最终目的。

什么是学习困难?苏霍姆林斯基没有给出确切的定义,只是对“学习困难生”有很多种叫法,“学习有困难的儿童”“头脑迟钝的学生”“差生”“后进生”“难教儿童”等。根据美国《能力缺陷者教育法》(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简称IDEA-97),学习困难是与个体理解或运用语言(书面或口头语言)有关的基本心理过程的一个或者多个方面存在的障碍,它可能表现为个体在听、想、说、阅读、写作、拼写或数学计算等方面的能力缺乏。[1]在基础教育的每一个阶段,学习困难生都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苏霍姆林斯基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一文中曾谈道,“在我们的创造性的教育工作中,对‘后进生的工作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之一,这样说恐怕没有哪一位教师是不肯赞同的。”[2]正因为如此,教师和家长们在力图转变学习困难生上投入的热情,往往会在呕心沥血地付出全部心力而回报甚微时消失殆尽。于是,学习困难生逐渐成为学习集体中的“包袱”,继而成为被边缘化、被忽视的一类特殊群体。

一、学习困难生真的无可救药?

这个问题的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现实中有太多的例子证明,曾经的学习困难生在成年后不但没有成为社会的负担,还拥有了幸福而有尊严的生活。例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关于和谐的教育的一些想法》中提到的“两分生”米哈伊尔,后来从事了他所擅长的家电维修工作;在《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中的被教师鉴定为“思维迟钝的儿童”巴甫里克,痴迷于植物栽培的研究,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农业学院,后来成为了一名农艺师。历史上也有一些伟大人物曾经是让人头疼的学习困难生,后来发挥出杰出的才能,为人类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例如: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因学业成绩相当糟糕而不得不在六年级留级;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被他的老师断定为“反正干什么都不会成功”的学生;画家毕加索曾因连最简单的数学加法题都做不出来差点没通过新生入学考试。

当然,有人会质疑,上述比较成功的案例毕竟为少数。有的学习困难生最终没有幸运地走入那个行列,他们给自己的家庭带来了众多的麻烦,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学校,他们的表现是认知和理解能力弱、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差、自卑胆小、爱惹事生非等,再加上越来越糟糕的学业表现,在恶性循环中,他们由学习困难生变成了问题学生。成年后,他们又变成了问题青年。由于学业上的失败和自信心与能力的不足,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在进入社会后找不到价值感和自尊感,轻者难以自食其力,成为家庭和社会的负担,幸福和快乐的生活无从谈起;严重的甚至走上盗窃、吸毒等犯罪道路。

那么,究竟是什么使得这些学习困难生的未来如此不同?苏霍姆林斯基将其归咎于教育者不懂得、也不主动去查明这些学习困难生偏离正常发展的根源。他指出,“在未成年者和青年当中发生违法行为的原因之一,正在于有一部分少年由于感到自己在智力上低人一等而经受着内心的痛苦。如果再加上家庭环境的不顺利,那么这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在道德行为上出毛病的危险性就会更大”[3]。可见,作为教育者,必须对学习困难生有一个科学的认识,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成因,才能帮助他们真正解决学习困难问题。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如果这些原因和根源经过调查、研究而弄明白了,那么就可以动用教育这一强大的力量—像治疗病人一样建立在同样严格的科学原理基础上的教育。”[4]

二、学习困难生的类型及成因

诚然,在动用教育这一强大的力量之前,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学习困难生划到智力低下或无可救药的行列,因为有相当一部分学习困难生在智力上和道德上是毫无问题的,对学习困难生的类型和困难的把握是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帮助的前提。

(一)学习困难生的类型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著作中没有明确划分学习困难生的类型,但根据这些学生在学习困难上的表现,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第一类是“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5]的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最初在智力上的表现看上去的确比其他学生落后,苏霍姆林斯基著作中的彼嘉和彼特里克就是这样的学生。彼嘉的记忆力极其糟糕,他无法记住应用题中的各种条件,更谈不上进行理解题意和综合应用了,他的思维无法把一些有关联性的东西如苹果、篮子、树木等联系在一起;彼特里克对算术应用题的题意理解上存在问题,苏霍姆林斯基费了相当大的力气才使彼特里克终于学会完全独立地解出一道应用题。

第二类是“天才和创造性劳动的禀赋”[6]尚未开发出来的学习困难生。这类学生的思维尚未觉醒时给人的错觉是思维迟钝,而一旦他们的智慧和天赋被挖掘出来,他们又表现得异常聪明,对知识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巴甫里克就是这样的学生。他的老师最初认为他是一个“没有能力掌握知识”的学生,因为他总是会把一些字母搞混淆。直到五年级,植物学教师才发现他在植物学上很有天赋,他才被全体教师认为是“一个非常聪明好学的学生”。

第三类是“小时候患过传染病,父母亲有酒精中毒症等”[7]因身体健康或先天遗传性因素造成的學习困难生。

笔者认为,若非出于智力原因,以上三种类型的学习困难生都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困难生,即使是第三种类型也是有能力在教育者的帮助下摆脱学习困难状况、为自己的未来开辟一片新天地的。

(二)学习困难生的成因

苏霍姆林斯基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研究,认为学习困难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在于:

第一,“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的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8],这是来自家庭教育不当方面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如果一个儿童和同龄的孩子一起接受相同的教育,而他感到学习困难,其他孩子能够消化吸收的东西他却不能消化吸收,这就说明,在入学之前他的家庭教育或多或少地出现了某些问题。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两千多个儿童的家庭进行调查发现,学习困难儿童的家长普遍缺乏起码的文化素养和家庭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对儿童的关怀多局限于物质方面,不太重视引导儿童去观察大自然,不关注儿童的好奇心并引发他们思考,也不指导儿童去阅读与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书籍。一直以来,基础教育中存在着“5+2=0”的说法,这是中小学教师对某些学生的家庭教育缺失的抱怨,这也说明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学习困难生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教师“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9],这是来自教师的责任心和工作能力方面的原因。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许多学校校长和教师都有一个共识,优秀的学生之所以学习优秀,是因为他们聪明好学,而学习困难生之所以学业成绩糟糕,是因为他们头脑迟钝又不刻苦。于是,学习困难生被迫花更多的时间来面对教科书和反复做练习。例如巴甫里克在四年级时的女教师就“非常认真负责”,她在学校里给巴甫里克尽量补课,“竭尽全力要把巴甫里克‘拉到那个标志着平安无事的救命的分数线上来”[10]。巴甫里克和他的老师都为此吃尽了苦头,由于补课,巴甫里克参加课外活动的机会也被剥夺了。另一种情况就是,有的教师由于缺乏基本的教育素养和负责任的精神,对学习困难生采取漠不关心、歧视或粗暴的态度,给他们贴上各种标签。例如米哈伊尔就被他的教师视为“一个没法改正的、无可救药的而且是狡猾的、善于随机应变的懒汉和游手好闲者”[11]。前面两种做法无论是哪一种,对学生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前者没找对改变学习困难现状的方法,后者严重伤害了学习困难生的自尊心。长此以往,他们会彻底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以致自暴自弃。

第三,是来自学生身体健康方面的原因。这些学生往往身體健康状况不佳,患有某种疾病,而且往往是医生无法察觉的,只有在父母、医生和教师共同努力下才能得以改变学习困难的状况。早在1896年,摩根发现词盲现象①以来,学习困难问题便引起了教育界、心理学界和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与合作。大量的实证研究指出,学生困难与神经功能失调和注意力缺陷有关,一般表现为感统失调②、多动症③、读写障碍④和阿斯伯格⑤等症状,具体表现为学习能力低下、注意力不集中、肢体协调不佳以及缺乏社交能力等。如果一个学生有神经功能失调和注意力缺陷等生理方面的缺陷,而他们的父母和教师对此毫无知觉,把他日常的不良表现归咎为愚笨或不刻苦,那么这个学生的状况就会变得极为危险。

三、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生?

在怎样对待学习困难生这个问题上,笔者认为最重要的不是急着想办法去转变学习困难生,提高学习成绩,而是要针对不同的学习困难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正确归因。学校教育者不要只把学习困难归咎于学生本人或家庭教育,学习困难成因是极为复杂和具有个别化特征的。特别是那些有着神经功能失调和注意力缺陷等生理问题而导致学习困难、同时又得不到来自父母和教师的良好对待的学习困难生,他们的教育问题就更为棘手,这需要父母和教师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与医生密切合作,认真研究制定出一套系统科学的干预措施,帮助他们改变学习困难现状。

第一,针对身体健康问题引发的学习困难,苏霍姆林斯基主张学生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多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他要求学校建立合理的学习、劳动、饮食和休息制度,关注学生的营养状况等。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大量研究成果,也为我们提供了比苏霍姆林斯基时期更多的解决办法。我们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来帮助感统失调的儿童,通过舒尔特方格训练、STNR爬行训练等来帮助多动症儿童,通过长期耐心的教导以及重复的练习来帮助读写障碍的儿童,通过社交意识技能的训练来帮助阿斯伯格症的儿童,等等。

第二,在教育目的上,我们的教育者不要一味地想着要把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朝着自己设定的方向去拉,而应以学生未来生活得有尊严和幸福为最终目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我们的教育者应当引导儿童去获得这种幸福,他说,“我们当教师的人应当记住:不管他已经被耽误到了什么程度,我们都应当让他在公民的、劳动的、精神的生活道路上站住脚。我们的崇高的使命就在于:要使我们的每一个学生选择这样一条生活道路和这样一种专业,它不仅是供给他一块够吃的面包,而且能给予他生活的欢乐,给予他一种自尊感。”[12]他告诫教育者们,“时刻都不要忘记:有一样东西是任何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任何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都没有做出规定的,这就是儿童的幸福和充实的精神生活。”[13]

第三,教师要善于找到学习困难生的闪光点,引导他们朝着可以显示自己才能的方向发展,培养自尊心和自信心。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是帮助他们找到幸福的关键。我们的教师不要总是盯着他们不如常人的地方,而要看到他们优于他人的地方,给予足够的鼓励,唤醒他们身上潜在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激励他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道路,教育的任务就是“在三百个学生身上发现三百种各不相同的天赋的源泉”[14],然后将它激发出来,引导他们不断获得成功,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然后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第四,要帮助学习困难生提高学习成绩,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观察力、思维力和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这种不可遏止的人类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愿望,在大自然的奥秘面前的惊奇和赞叹—所有这一切都并不是先天赋予的,而从人那里获得的。”[15]为此,苏霍姆林斯基提出要给儿童开设思维课,带他们到自然界去“旅行”,引导他们去观察和欣赏大自然的美,去惊叹和思考大自然千变万化的奥妙,去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明确指出阅读是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智育的重要手段,越是对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就越需要多阅读,阅读可以使学生的思考变得清晰,思维变得活跃。同时,他特别强调采取个别化方式对待学习困难生,课堂教学、提问和布置作业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符合这些学生当前的水平。

总之,教育者要善于观察,找准学习困难的成因,发现学习困难生的兴趣点和潜能,以此为突破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主动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业成绩,改变学习困难的现状。同时,教育者也要认识到,提高学业成绩并不是最终目的,帮助学习困难生找到自身的价值和前进的目标才是最为重要的。

注释:

①词盲现象,是指儿童能辨认一些词但不知其意义的现象。

②感统失调,全称为感觉统合失调,是大脑功能失调的一种。感统失调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脑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出现了障碍,使得许多优秀的方面表现不出来。

③多动症,又称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一类心理障碍。表现为与年龄和发育水平不相称的注意力不集中和注意时间短暂、活动过度和冲动,常伴有学习困难、品行障碍和适应不良。

④读写障碍,是一种学习障碍。一般包括阅读和书写困难,影响文字阅读及理解、记忆运作、提取生字能力以及讯息处理速度。

⑤阿斯伯格,类似自闭症,但是症状较自闭症轻微,患者在童年常常有社交隔离以及行为异常的症状。

参考文献:

[1]佟月华.美国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J].外国教育研究,2001(5):28-32.

[2][9][11][13][14]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上[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7,1,141,149,152.

[3][4][5][6][7][8][10][12][15]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下[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186,186,187,203,190,185,198,186,188.

【叶红英,成都师范学院教育学院副教授,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博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秦 岩

读者热线:010-62003990

栏目投稿信箱:zgdy_huati@163.com

猜你喜欢
拯救里克林斯基
盗号者
“冰人”杀手:残忍杀害200多人,家人一无所知
驯鹿迁徙时
他为什么令人敬仰
抿一口梦幻泡影
虔诚的行者
杀人容易脱身难
中国企业再“拯救”德国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