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考试”

2018-12-04 02:54王化清
文史春秋 2018年7期
关键词:取士科场选官

王化清

考试,自隋朝开始至今已1400多年了,在历史上,它在推动中国历史发展、普及文化科学知识、选材用人上起过积极的作用。就是今天,学校里还有入学考试、毕业考试;社会上也有用人考试、职称考试等。可见“考试”本身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只不过因考试的性质不同,所考的内容及形式也不同罢了。

公元587年,隋文帝废除了在此之前的做官靠推荐的“九品中正制”,建立了逐级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这就是中国考试的开端。当时的考试仅仅是为了选官。考试的科目在实践中不断增加,考试内容根据需要而定。最初只设“志行修谨”和“清平干济”两科。进士科开始于隋炀帝。唐代设置的科目较多。据明末清初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唐制取士之科,有秀才、有明经、有进士、有俊士”等等。这些都是经常性的科考,也叫常举。有时皇帝根据特殊需要专发诏令而科考日制举。武则天时又增添武举。故史称科举有“常举、制举和武举”三类。宋时分科较少,但重视以经取士,所以宋时理学兴盛。明清两朝以《四书》 《五经》的文句为题,以八股文取士。历代诸科中,进士科为常设也最为重要,有“虽未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之说。通过考试大量有才智的知识分子进入仕途,使其为封建王朝服务。1905年,清光绪帝推行学校教育,作为科举制的考试遂被废除。

自有了考试之后,科场舞弊现象也就出现了。为防止利用试卷作弊,唐代武则天时就采用了密封试卷的办法。《隋唐嘉话》记载:“武后次吏部选人多不实,乃令试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判之。糊名,自此始也。”《宋史·选举志》也说:宋太宗规定殿试试卷糊名,以后便成定制,元明清三代一直沿用。吴自牧的《梦梁录》称:“旧制,士人卷子仍弥封,卷头打号然后纳初放官。”除“封卷”外,有的还要朱笔誊卷,即将考生卷子用红笔誊写,送考官评阅。发榜日,按取中的“朱卷”调取墨卷(原试卷)拆封,唱名写榜。

尽管封建时代对考试中的舞弊现象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但舞弊行为仍屡屡发生。清顺治时一次科场舞弊案竞使主考官丢了脑袋。 《吴梅村年谱》说,顺治时“权贵人与考官有隙,因事中之,于是科场之议起。”此“议”指的是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因主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公开在考试时贪赃受贿,结果京官三品以上的子弟无一不取,但另一些人破费后未取,于是投状。顺治帝派人查清后下旨:“李振邺、张我朴……俱著立斩,家产藉没,父母兄弟妻子俱徙尚阳堡。”对行贿名犯“责四十大板,流徙尚阳堡。”他还对已录取者亲行复试。顺治帝为此专谕:“自今以后,凡考官士子,须当恪遵功令,痛改积习持廉秉公……如再有犯此等情罪者,必不故宥。”但在封建时代这种弊端永远也不可能清除。

封建社会以科举而选官的制度,由于逐渐变为摧残和窒息人才的腐朽、僵化的制度,因而导致严重后果,废除此制度当是势在必行。但是,这种制度能在中国盛行1000多年,原因在于它的合理内核——考试。考试合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虽然,科舉制度因其外壳腐朽而作古,但考试仍显示其极强的生命力,关键在于不断改进和完善考试制度,使其为国家培养、选拔人才服务。

猜你喜欢
取士科场选官
《闹科场传奇》述介——兼及张懋畿死因
希望不是作秀
清宫中正殿念经处如何选官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闹科场传奇》发现记——兼及清代中期剧作家张懋畿的生平再探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令狐绹与晚唐诗坛
看科场现形记
我国选官制度演变及启示
“倒霉”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