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中有画,妙思偶得

2018-12-04 12:25陈晓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兰溪题干意象

陈晓乐

有人说:“教书是为了让自己高兴。”每天践行着这句充满阳光的话语,笔者确实感知到,带着微笑和对学生的期许走进课堂,势必会发现教育生活的美好、悲悯、爱意和诗趣。恰如偶逢山罅流淌出的淙淙清泉,邂逅“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夕照晚景。语文教学,尤其是诗歌教学需要我们以智慧之眼观看山水流转、云起云落,以慈悲之心体味生命的美好丰盛、世间的冷暖滋味。但目前诗歌教学设计缺乏诗味与艺术性,与诗歌本身存在很大的落差。怎样让学生真正喜爱诗歌,激发其诗歌鉴赏的灵感,提升其鉴赏的水平呢?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的经验和教训,从诗歌鉴赏技巧的角度说说自己的几点拙见。

一、 一切从“悦读”开始

在诗歌教学中如何快速带领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笔者认为,诵读法是教师创设诗歌情境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声情并茂的朗诵能点染出诗歌的意境,营造诗歌的氛围。课堂上,笔者常常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让学生放声朗诵,融入诗歌。比如在教授《沁园春·长沙》时,笔者先播放名家朗诵的视频,然后再示范朗诵,并让学生在听读的过程中指出诗句的停顿、节奏、语气、语调等值得注意的地方。经过一番指导后,同学们跃跃欲试,起身朗读,课堂教学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接着,笔者适时发问:“同学们,读完这首词,你们有什么感受?又是从哪些词句感受到的呢?”这下子课堂气氛热闹起来,学生不知不觉走进了一次与伟人灵魂对话的旅程。

二、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诵读仅仅是鉴赏诗歌的开端,鉴赏诗歌最重要也最难的是鉴赏诗人的写作技巧。身处一线的教师,在批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叫苦连天:孩子们的答案总是五花八门,错得一塌糊涂,得分率总是提高不上去。笔者认为,与其告诉学生答案是什么,不如启发学生答案怎样得出的,指导他们掌握审题的规范和解题的技巧。

第一步,指导学生注意审清题干要求,敏锐察觉题干中的信息。

比如(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张镃):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本诗第二联描写精妙,请简要分析。(5分)

在讲解时,笔者先让学生朗读题干,顺势发问:“题干都传递给我们哪些信息,关键词是什么?”一个学生回答不错:“题干告诉我们答题区域在第二联,答题的类型是描写手法。”另一位细心的女生补充道:“还得分析描写的作用呢。”还有一位学生说:“你们看总分是5分,我觉得我们作答至少要有三点。”这位同学已经懂得按“点”赋分的原则,有“踩点”的意识了。

再看另一首诗歌(2010年江苏卷)《送魏二》(王昌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三、四两句诗,明人陆时雍《诗镜总论》云:“代为之思,其情更远。”请做具体分析。(4分)

笔者对该题做了一个分析:①答题区域是在三、四两句;②关键词是“代为之思”进一步解释该词含义;③确认该句的表现手法;④需阐述表达效果。经过多次审题训练之后,学生答非所问的现象减少了,得分率整体提高了。事实证明,学生在考试时静下心来细看题干,审清题干要求,必大有收获!

第二步,指导学生知人论世,适度积累。

古典诗歌跨越时空,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很大的差距,加之学生人生阅历尚浅,“少年不识愁滋味”,他们很难从内心与古人的性灵相契合,如何让学生理解古诗自然成了诗歌鉴赏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孟子提出的“知人论世”的方法也并非要求教师一股脑地把文学常识、作家作品背景全灌输给学生,应该是择其可用者为之。比如教授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时,笔者将李清照另一首词作《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与之比较,通过比照,学生能清晰地看到词人不同时期词作迥然不同的风格:南渡前多写大家闺秀的生活情趣、闺怨离愁;南渡后则一改清新明快的词风,变成哀婉凄凉之音调,多写悼亡之悲、故国之痛。据此,可以让学生认识两点:一是个人遭际和诗歌情感内容及风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是同样写“愁”,但“闺怨闲愁”和“国仇家恨”所选择的意象是大大不同。此时,学生了解了作者在南渡后生活境遇的变化,就会品味出词人那无所寄托、孤苦凄凉的哀痛之情,体味出那淡酒晚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等意象都浸满了作者凄苦的哀愁。

《礼记》中说:“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诗情的触发,都是由“物”引起的。这个物可能来自自然界,也可能来自社会、人生。学习诗歌一定得有强烈的“背景意识”,脱离背景、脱离诗人所处的时代,很难准确把握诗人蕴藉在诗歌中的情感。但照搬全抄地把参考书上的背景知识全部交代下去,学生也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片茫然。教师应学会适度地选择,适时地启发,在期待中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自己去品读,让他们的情感与思想真正融入诗歌中。

第三步,指导学生逐渐掌握诗歌鉴赏的答题思路和解题技巧。

笔者在教学和阅卷中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上课时学生能读懂诗歌的内容,考试时却不会做题,或者会做也得不了高分。这让很多原本热爱诗歌的孩子“望诗却步”“谈诗色变”,苦于做诗歌鉴赏题。

这样看来,引导学生思考和训练学生的解题能力至关重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诗歌是一个需要灵感和悟性高度参与的思维过程,教师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感知诗歌的语言之美、人情之美、音律之美等,可是学后的思考教师不能代劳,只能靠学生自己完成。学生的思索过程,直接反馈在诗歌鉴赏题的作答中。心中有了答案后,就要考虑该怎么组织语言进行书面表达,包括表达的顺序、表达的详略、句式的选用等方面。以这道题为例:《兰溪棹歌》(戴叔伦):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怎样描写兰溪山水的。(5分)

笔者在所交作业中找出若干個具有典型性的答案,用多媒体展示,并请学生当场评分,说出得失之处,再亮出正确答案:

动静结合。(1分)前两句描摹了一幅恬静冲淡的兰溪月夜图:一弯新月挂在枝头,静静的江面犹如明镜,溪月相映,为兰溪山在水中的倒影更添朦胧之美。最后两句一派热闹动感的画面:兰溪水涨,鱼儿水中摆尾嬉戏,让人觉得生意盎然。(2分)表现了兰溪山水的秀丽美好和渔家的欢乐之情。(1分)

给出具体分值,让学生自己总结做题时解题的思路:(一)寻找标志性词语。分析关键意象。结合内容分析怎样运用。(二)阐明表达效果:主要从手法的内涵、作用及诗歌的主旨、思想情感等角度。当系统的知识储备、缜密的解题思路与规范的答题方法有机结合时,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准自然是更上一层楼,大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妙悟了,他们的答案也会更趋于完善。

三、 转换角色,妙手写诗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要让学生真正喜爱诗歌,笔者觉得可以适时进行角色转换,从阅读者变成作者,虽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可是“少年心事當为诗”,诗歌应该属于轻舞飞扬的青少年时代。

上课之余,笔者会让学生进行模仿创作,与经典作品零距离接触,体会诗歌的魅力,理解优秀诗歌的深邃情感。第一次鼓励学生创作时,是在完成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专题“向青春举杯”之后,我让学生也写一篇感悟秋天的诗歌,诗歌的体裁不限,主题不限。起初教室里哗然一片,笔者接着启发:“我们在学习本专题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时,品读到了秋天独特别样的美,那么诗人选取了哪些意象?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有关秋的诗歌,在意象选择上有什么不同?”这样,找到诗歌创作最关键的突破口:意象。大家畅所欲言,思绪飞扬。笔者继续启发:“诗人怎样描写这些意象的?它们构成怎样的画面?传达了怎样的情感呢?这情感又是如何表达的呢?”在一连串的发问之后,学生进行思考、整理、联想。而当笔者批改学生的诗歌作品时,也看到了学生们带给教师的惊喜。比如有的学生这样写秋:“寒夜人独立,愁看花尽湿。霜深木叶下,风急篱菊泣。晓天树欲止,醉梦客易归。意寄挂帆处,鸥鸟共迟迟。”说尽了游子满怀的悲愁。又有一首现代诗:“谁说风是无情的?它曾经呵护着盛夏光年,那夏日里枝头的姹紫嫣红。谁说风是无情的?它正在承托着深秋时节,那秋日里似金蝶飞舞的落叶,这徐徐滑落的一叶小舟。风不说,风不怨,它挥挥衣袖,送上银装素裹的世界!”匠心独运,满纸是对秋风的歌颂,一扫凄凉肃杀之气。浓郁的创作热情在学生心中点燃,优秀而独特的诗歌作品频频出现。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高效的诗歌鉴赏教学离不开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如果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再精深的理论、再精妙的讲解、再深入的剖析也难以引导学生深入诗歌、理解诗歌。越是优秀的诗歌越能让人产生共鸣和感动,越能让人在脑海中形成和谐美好的画面,教师应该让学生心有所感,定能下笔如神助。诗歌是文学世界的一朵阆苑仙葩,热爱诗歌,汲取文学的养分,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拥有一份充实难忘的愉悦与成就感。

猜你喜欢
兰溪题干意象
数字算式
畅游“水乡古镇”
兰溪模式 从“云里雾里”到“胸有成竹”
新时代的治水实践——福建莆田木兰溪建造“生命共同体”
提纲挈领 拨云见日
在阅读题干中寻求解题锁钥
“玉人”意象蠡测
掌握方法 有效答题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