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刚:乡亲们信任我,我要多为他们干实事

2018-12-04 18:08杨艳
晚晴 2018年7期
关键词:实事贫困学生孤儿

杨艳

在湄潭县复兴镇杨家坪村,有一个戴着眼镜、风风火火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农家小院中、奔波于项目建设的施工场、埋头于深夜的书桌前,村民有困难时,他总会第一时间出现……他就是杨家坪村第一书记、贵州老年大学活动服务处主任科员邓小刚。

2016年4月,邓小刚向单位主动请缨到复兴镇杨家坪村担任第一书记。这是他第二次到复兴镇当驻村干部。“自从驻村那天起,我就想着,乡亲们信任我,要多为他们干实事,绝不能让乡亲们失望。”

千头万绪,步步为营,邓小刚始终把目光聚焦在杨家坪村的发展上。“不干就不干,干就要干出样子!”短短两年时间,邓小刚为村里协调帮扶资金近600万,修通水泥路,建起灌溉渠,种植2000多亩茶叶、辣椒、烤烟和中药材,组建养殖合作社,改造危房修新房,为全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带来了希望。

“过程有些苦,结果倒还让人欣慰。”邓小刚如此评价他的经历。

“我们享国家优惠政策,又有政府扶持,脱贫信心倍增。”

“谁能带领我们致富,我们就信谁、跟谁……”

对于基层干部而言,矛盾是回避不了的,必须迎面而上。

在驻村过程中,邓小刚逐渐发现,个别村干部工作劲头不足、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

给钱给物不如给个好支部。邓小刚的“领路”方法正是从加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开始的:健全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和“三会一课”,让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积极上进的党员“挑起大梁”;组建微信交流群,把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拉进群里,将群众会从院坝延伸至网络平台,进一步传递党的好声音,宣传党和国家的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

组织生活正常了,社会风气转变了,村民精神振奋了,内生动力加强了。

“现在村里没人甘愿受穷,大家都带着新希望往前奔。”邓小刚说,扶贫不能只给钱给物,还要扶精神,村民有了精气神,扶贫才算上了轨道。

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关键是要抓好教育的发展,让每个贫困学生都能看到光明和希望,让每一个适龄儿童都不因贫困失学。

驻村两年来,邓小刚时刻把贫困学生上学问题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他时刻关注村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儿,送书包、学习用品、棉衣、棉被、鞋子等各种慰问品;发动身边好友,聯系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捐资助学,结对帮扶。

两年来,邓小刚的足迹踏遍杨家坪村的家家户户、沟沟坎坎……杨家坪在改变,邓小刚的驻村工作也接近尾声。新的第一书记已经到位,而邓小刚觉得他的担子还不能放:成绩优异的孤儿余程曦才小学五年级;患脑积水的年轻小伙舒洪春的病还没好,需要大额后续手术费;70岁留守老人朱景秀、残疾人白应芳、孤儿陈海浪兄弟、贫困户汪孝昌、刘文会、舒禄贤……都成了邓小刚心中的牵挂。

邓小刚说,“湄潭是我的第二故乡,乡亲们是我的亲人。”

村民们说,“邓书记来到村里,为我们做了许多实事,让我们看到了脱贫致富的希望。”

猜你喜欢
实事贫困学生孤儿
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为人民群众办好实事
把实事真正办到群众心坎里
清单
让民生实事更有“温度”
陕西全省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
赵氏孤儿
南明区离休干部党支部慰问嘉润学校贫困学生
梦鸟
澳门爱心人士吴少芬、释会明等赴兴仁县看望贫困学生
应城市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