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艺术指导就是钢琴伴奏吗?

2018-12-04 18:09汤声声
音乐爱好者 2018年11期
关键词:钢琴伴奏钢琴舞台

汤声声

从学生时代到2018年初秋,我在钢琴艺术指导这条道路上执着奋斗、磨炼并享受着不知疲倦的艺术人生,我的所言、所感、所悟、所得皆来自自幼学习的黑白键盘和现任职的专业岗位——钢琴艺术指导。

钢琴艺术指导作为一门专业学科,从二十世纪初起在音乐教育和文化事业较为先进的国家的一些专业音乐院校先后设立,并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如器乐艺术指导、声乐艺术指导等。在中国,虽然艺术指导本身就当今的国内音乐教育发展而言,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近几年,国内艺术家们本着开拓进取的学术研究精神,在艺术指导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良好的口碑。学习钢琴艺术指导这门学科,需要掌握和学习的专业知识种类十分广泛,如钢琴演奏、作曲技法、乐谱分析、音乐史以及多语种音乐术语等。

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的共性

一个称职的钢琴艺术指导首先应该是一个具备良好音乐素养的职业钢琴伴奏。

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的关系,就像是一对双胞胎,它们一脉相连、相辅相成,却又有各自的特性。钢琴艺术指导与钢琴伴奏都需要拥有良好的独奏能力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从舞台实践领域而言,细心的音乐爱好者们不难发现,在各类节目单中,经常会对舞台上与独奏家(独唱家)合作的艺术家姓名前加注“钢琴伴奏”或“钢琴艺术指导”。那么艺术指导就是钢琴伴奏吗?钢琴伴奏等同于艺术指导吗?

钢琴伴奏一词的英文是“Accompanying”,中文可以解释为“陪伴及伴随”,在舞台表演中可以理解为“伴奏”。一位钢琴演奏者的伴奏水平,因其学习经历、人生阅历、才能、技术、音乐理解和对作品诠释的特性给人带来不同的感受。钢琴伴奏并不应该因为有一个“伴”字就被理解为不重要的、次要的,甚至是一个“背景音乐”。一个经验丰富且拥有较好专业水准的职业钢琴伴奏在舞台上的成功,是要经历精湛的独奏训练和精细甚至苛刻的理性排练过程的。要把钢琴伴奏部分的技术片段等训练精准,作品的音乐处理力求富有逻辑性,通过对作曲家技法和风格的准确把握,运用自己的专业优势和音乐文化素养来诠释作曲家本身的创作意图,把握好作品的“魂”。

作为钢琴伴奏不可或缺的一个要点,就是与合作者之间达成一种默契,一种平衡,一种音乐上的共性和高度的精神契合,这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合作品质,一种艺术追求和严谨的音乐态度。另外,在合作的过程中,分寸感的把握也极其重要。它在音乐上表现为演奏的比例和幅度是要“让”还是要“推进”,在演奏情绪的表达上是要“走动一些”还是要“拉住一些”等。这些细节的严谨把控和理性处理在整个舞台的展现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一个称职的钢琴伴奏除了拥有灵巧的手指、敏感的内心、细微的洞察力、精准的节奏感、理性的音乐处理以及恰到好处的分寸把握外,更重要的是要善于倾听,时刻精准地把握对方的音乐情绪,要有一颗尊重、包容以及对音乐合作事业严谨而谦虚的心。能够做到真正的“陪伴”和“伴随”是钢琴伴奏的最高境界。

钢琴艺术指导的特性

若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钢琴艺术指导,首先要成为一名称职的钢琴伴奏。钢琴艺术指导的课程不同于其他文化课大班的编制,通常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这样更偏重于教师对不同学生分寸感和心理调节能力的指导。首先,在对学生个性把握的过程中,需要老师敏锐的洞察力、一定的亲和力、足够的耐心,以及良好的语言沟通能力等。在艺术指导教学的初期,学生若是不能敞开心扉,或者主观上不愿与老师进行良好的言语交流,及时沟通自己的想法,会直接影响到课堂的教学质量和作品合作的水准。毕竟,音乐不同于文字,它的展现和表达方式更需要一颗敏感的内心和一个生动又不失严谨的灵魂。在进入课堂教学的课程内容前,经过一番自我介绍和短暂风趣的沟通,询问学生过去的学习经历、未来的人生规划或人生理想、目标等,老师可以从言语中及时洞察学生的大致个性特点,并很快找寻出一套适合他的教学方法,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和良好的互动性,而非单一的倾诉性教学。当然,在此互动过程中,难免遇见些许性格非常内向、不喜言语的学生,但只要老师不放弃,坚持保有耐心的方式,在接下来的几次课中继续尝试与其互动及友善地交流,结果是会带来惊喜的。因此,良好的互动是钢琴艺术指导课程的基本前提。

有了良好的互动之后,如何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完善音乐合作能力,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课程中心点。比如,当在合作演奏一首器乐古典奏鸣曲时,老师首先需要确认并帮助学生更为细致地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作曲家的个人风格和作品体裁结构写作技法等特点,帮助学生分析作品中钢琴伴奏部分与其独奏部分相关联的主题互动或音乐动机等,帮助学生建立、养成“聆听”对方的正确习惯,真正学会如何“找寻”,如何“定位”,如何“合作”。从过去到现在,仍会出现不少单一跟随的情况,例如:学生在演奏自己的部分时,因为缺乏合作的方法和分析能力,造成“听不见”钢琴伴奏部分的情况,只是钢琴艺术指导老师单一的跟随。这种跟随在音乐上是没有互动的,缺乏音乐处理和想象力,难以激发演奏者的内心和听众的激情,这样的合作应该说是不成熟,也不成功的。为了保证作品的完成质量和专业水准,也为了最终舞台上的成功,课堂中的互动和钢琴艺术指导的教学专业水平的分寸把握、引导和指向,显得尤为重要。

钢琴艺术指导与学生的心理素质

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艺术家,学生必须经历舞台的一次次考验,不断磨炼自己的舞台心理素质以达到最佳的舞台呈现。从音乐之路伊始,我们就开始期待登台,期待掌声,期待成功的鲜花,但是伴随这些的是汗水、坚定的信念和惊人的毅力,当然,还有种种困境和失败。幸好,因为对音乐的挚爱,让每一位音乐人可以不放弃、不退缩、勇往直前。在掌握了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演奏及合作技巧之后,学生的每次专业考试和学术演奏会,包括在各种大师班上的演奏以及各类公开艺术实践活动,皆是以舞台的形式最终呈现。学生有一种共性——紧张和怯场,这是上台前的心理和生理反应。因此,在艺术指导课堂中引导和培养学生在舞台上的心理素质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这样的情况,老师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科学地认知上台前心跳加速的生理反应。人在紧张的时刻,大脑皮质就会对心加速中枢发出命令,通过交感神经使心跳加快。同时,肾上腺素分泌也增加。这种内分泌的作用和交感神经相同,因而心脏就快速跳动起来。这种心跳加速实际上是可以通过调节呼吸的速度、次数和深度来舒缓的。

其次,在艺术指导课程中,老师可以给予学生一些练琴训练的建议。比如,在独自练琴时,如何有效进行节奏控制的训练?在试听时,如何去欣赏作品?着重听什么?需要听到什么?如何读谱?如何做到高效练琴?这些都是老师可以在课堂上灌输给学生们的学习内容,毕竟课程之外,學生需要更多的独自训练空间,练琴的方法是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这样在舞台呈现的时候才可做到不慌不乱,心中有“谱”。

最后,在艺术指导课程中,老师不难发现每位学生的实际学习能力和心理承受力皆有差异,因此,课堂中的鼓励和积极的思想引导对于学生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自我努力固然是首要因素,但外界因素也不可小觑。鼓励使人进步,打击使人落后。心理学研究证明,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夸奖是人类共同的心理需要。一个人的心理需要一旦得到满足,就很有可能成为他积极上进的原动力。作为一名教师,多给予学生鼓励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正能量引导,可以帮助他们缓解紧张情绪,疏导心理压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阳光心态。而一个好的心态,可以战胜一切困难和逆境。

猜你喜欢
钢琴伴奏钢琴舞台
军迷大舞台
军迷大舞台
形、韵、意——咏叹调《有一颗爱心飘落》钢琴伴奏分析
浅谈舞蹈基训课的钢琴伴奏
钢琴伴奏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作用
乐感的培养与钢琴伴奏的实践学习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我们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