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父亲

2018-12-04 18:08彭宇
晚晴 2018年7期
关键词:子弟火把兄妹

彭宇

2008年农历七月初二,父亲走了。死前的二十多天父亲没进一粒粮食,魁梧的身躯被一点点耗尽,最后油尽灯灭,撒手西归。

父亲生前吃过太多的苦,忧虑一生,劳作一世。没有享过一天福,留给子孙无尽的怀念。虽已过去十年,但我始终不承认和父亲永别的现实。

在我六岁多的时候,父亲就将我送到距离兴义落水冲农场二十多里的晴隆锑矿子弟小学去读书。父亲星期天下午把我送到学校,星期六下午下班后又去接我。在物资极度馈乏的年代,走夜路用的是火把。父亲就在沿途的岩洞里、石缝中放了许多用茅草扎好的火把,用来照亮山路。读完小学一年级,父亲拟写好办学的报告,经十多位家长签名报场部批准,办起了落水冲农场子弟小学,父亲成了学校最早的教师。由于自身才读过小学二年级,水平低,在教书过程中就自己先学先问,自己搞懂后才教给学生。一本四角号码字典不知被他翻了若干遍。但自从有了学校,不仅方便了职工也方便了附近的农村。学校越办越好,有很多学生考取了大中专学校,还有一位考取了清华大学。

对于家庭,他让我们感到的就是父爱如山。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无论是城市、农村家庭的成员都很多家都有困难,粮食、油、肉、豆腐、布匹等都是定量供应。我们家有兄妹六个,各种物质的供应量按年龄不同而多少不等。由于都在长身体,油水又少,大家饭量都非常大。那时最想的就是能吃一顿白米饭和不受限制的吃顿饱肉。父母的工资很低,每人每月二十四元,要养活一大家子人的确不容易。可就是在那极度困难的年月,我们都没有饿过一顿饭,吃得饱穿得暖。当然,在吃饭的时候,几兄妹都会磨蹭到最后,目的就是想独占有些剩菜的油碗和甑子底部的一小层米饭。

父亲最重视的就是我们的读书问题,初高中總是想方设法把我们送到县城的学校。他常说他的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书读得太少了,所以再困难也要让我们读书。“不得功名得聪明”,1982年,我在晴隆读书时,学校要求参加高考的外地人必须把户口办到晴隆县,我写信告知父亲。时值雨季,山洪淹没了落水冲坝子。通往外面的道路也被淹没。父亲将衣裤捆在头上,游泳两三公里,再到下山公社为我办好户籍手续,赶不上班车,他就徒步从下山赶到晴隆。在旅社里,我抬了一大盆热水为父亲烫脚,看着他红肿的双脚,我的眼泪再也忍不住了……如今,父亲走了,带着我们永远的思念。(作者系贵州省兴仁县作协副主席)

猜你喜欢
子弟火把兄妹
半张族谱:台湾三兄妹的寻根之路
慢热兄妹
Class Action
新荷初绽
山羊兄妹交朋友
可爱的蜡烛
风吹夜幕一火把
夏天的故事
围炉夜话(十五)
高干子弟与煤老板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