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研究

2018-12-04 11:17陈梦瑶陈俊梁
现代企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宝能系王石控制权

陈梦瑶 陈俊梁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发展的规模越来越大,竞争力随之越来越强,但企业治理的改革却跟不上中国资本市场的前进步伐。創始人的企业控制权问题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治理中的主要问题。本文旨在根据对“宝万之争”引起的各方学者的思考和观点,分析企业控制权归属问题,通过宝万之争的视角,剖析民营企业创始人丧失控制权的原因,研究保护创始人控制权的重要意义,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一、“宝万之争”案例简介

1984年,王石创办的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988年进入房地产行业,1911年成为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第二家上市公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后,成为了国内最大的住宅开发企业。2003年3月,深圳市宝能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姚振华任宝能集团董事长一职,公司的总部位于深圳,注册资金为3亿元,姚振华是其唯一的股东,下控子公司有前海人寿、钜盛华等。然而2015年7月10日,前海人寿买入万科,持有5.53亿股万科A,当时其持股占5%。由此拉开的“宝万之争”,仿佛一夕之间,让万科和宝能成为了中国乃至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上的焦点。接下来,由姚振华控股的宝能大举增持万科股份,在连续多次举牌后,2015年8月26日,宝能系第三次举牌,持股比例为15.04%,超过了华润集团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接下来的几个月中,虽然华润出手,两次增持万科股份,重新夺回第一大股东之位,然而宝能系多次举牌,不断增加持股比例,到2015年12月11日,宝能系所持万科股比例已高达22.45%,稳坐第一大股东之位。2015年12月18日,万科不得不宣布停牌。王石在整个事件中,明确表示不欢迎宝能系成为第一大股东,不仅是因为其收购方式的“野蛮化”,更因为对于王石来说,企业的信用是万科最重要也是最能吸引消费者的东西。因此,万科试图寻求政府的帮助。在2016年6月17日,万科董事会通过增发股份引入深圳地铁重组“引入深圳地铁为万科最大股东”的预案,并顺利通过董事会的投票决议。最终,万科罢免王石的董事职位,深圳地铁为万科最大股东,宝能系强行收购失败,姚振华因前海人寿违规运用保险基金被撤职并禁入保险行业十年。“宝万之争”暂时告一段落。

二、民营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争夺的原因分析

1.创始人对企业发展的利益追求与保持控股地位之间的矛盾。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扩大规模几乎是每个企业的必经历程,但同时,企业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更多资本的需求,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和自由流通的现代资本市场同时带动了投资者和公司双方的需求。对于企业来说,股权结构、股权流通都是影响企业控制权地位的因素,越来越多的股权稀释不再单纯的意味着收益比例的减少,更引起关注的是企业控制权是否受到威胁。对于企业创始人来说,在股本相同的情况下,股权的稀释意味着股值的下降,也意味着对企业的掌控程度的越来越弱,甚至失去企业控制权。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在野心和利益的驱逐下,投资行为会逐渐从个人盈利式投资演变为发展战略投资。他们不一定是单纯的盈利式投资。此类投资者一般自身拥有一定的企业投资和管理经验,也可能对所投资企业的管理和经营方式有不一样的见解,在自身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时,他们能够吸收更多的股份,增加持股比例,在能够参与公司管理的情况下,必定会干预到公司的管理或经营,甚至威胁到公司的控制权。因为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控制权也是一种利益的存在方式。

2.创始人企业家精神资本与外部投资者企业资本之间的矛盾。企业可以说是企业家自身及其企业家精神的物质表现,企业之间发展的差异也可以说是企业家精神差异的具象表现形式,企业家精神资本并不是指资本,而是指资本背后的信用。王石对外公开表示,他本人及其团队不欢迎宝能系成为万科的第一大股东,因为宝能的信用不够,他们之间的企业家精神存在很大差异。王石所谓的企业家精神,从西方企业家发展阶段来看,王石及郁亮应该属于企业家分类的第三代企业家。而姚振华的发展类型则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之间的传统企业家类型。他们之间对于企业治理的理念大相径庭。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引入外来资本满足企业发展的资金需求是扩大该企业规模的主要方式,但在这过程中,由于创始人和投资者对于公司治理思路的不一致,二者之间经常会发生控制权的争夺问题。对于创始人来说,他们更看重的是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即长期的利益,企业对于他们来说,意义远远超过将他们视作赚钱的工具,但投资者跟其相反,更注重短期的收益。因此,双方由于阶段性目标的不一致会经常发生冲突,创始人的控制权会受到威胁。

三、保护民营企业创始人控制权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企业自身长期稳定地发展。企业只有在创始人稳定拥有控制权的情况下,才能够稳定长期的发展。创始人在对待企业的发展决策等问题时,因为自身利益和企业利益的紧密联系,会更加谨慎和负责,因此做出的决策 会更佳有效合理。

2.有利于企业与各方利益相关者长期合作共赢。对于企业来说,企业投资者是企业长期发展的资金驱动力。企业的发展实际上是企业家将企业资本及其精神资本共同投入到企业的管理运营中,不断地进行资本的积累扩张,企业经营和规模扩大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企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资本持续发展的过程。从企业资本的角度看,稳定的企业控制权有利于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在经营状况良好的情况下,收益也是相对稳定可观,从而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对企业进行进一步投入,也就意味着,企业将有更大的发展可能性。由此,企业的发展能够与企业各方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良性循环。

3.有利于保护和传承创新精神。民营企业创始人是最具有创新、创造价值的人,保护他们对企业的控制权有利于保护企业家创新积极性,有利于整个经济体系保持创新活力。企业的创始人所具备的企业家精神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模式的根本出发点,企业家是否能够找到合适的商业机会,为企业制定正确的发展模式,都关系到企业未来的发展状况。

四、保护民营企业创始人控制权的对策及建议

1.优化企业股权结构。保持公司股权的相对集中,是优化股权结构的中心前提。在企业置身于资本市场之中时,股票的购入和卖出是时刻会发生的事情,创始人无法掌控也无法避免。因此,优化股权结构,形成相对稳定和集中的股权结构,提前预防其他企业通过收购公司大量外部流通股票以控制企业的情况,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之举。

2.优化董事会结构。优化董事会结构,最主要的是要保证董事会中的职责明确、不相交叉,董事会成员能够相互制约,相互监督,避免出现职责混乱,交叉任职的现象。此外,企业可以从外部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担任企业的独立董事,完善董事会制度,因为独立董事在主要决策方面是没有决策投票权的。因此,可以起到监督董事会的作用,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内部控制权的争夺问题。

3.发展强化企业家精神资本。对于一个长远发展的企业来说,企业的物质资本固然重要,但企业家的精神资本更是支撑企业长远发展的源泉。对企业发展而言,人力资本是核心要素。如今,一个企业想要更好更快的发展,需要不断注入新鲜的力量,也需要不断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培训,不断适应新的市场的需要,这也对提高企业的产品和价值有直接的导向作用。而企业的结构资本则对人力资本起着支撑性的作用,完善企业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保证信息沟通的有效性和时效性,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也能够最大化利用人力成本。不断强化企业家精神资本,关注人力资本的发展,寻找新的商业机会,抓住市场机遇,为现代企业增强自身竞争力。

4.提高企业创始人控制权保护意识。对创始人自身而言,还是应该提高控制权的保护意识,避免出现控制权被争夺的困境。对于规模巨大的民营企业来说,创始人可以保留其中部分资产,提高在控制权争夺战争中的筹码和胜率,利用好市场的规则和完善公司各方制度的方式,保护好自身的权益,希望万科的案例能够给予企业家一些警示。

企业创始人是企业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动力所在,对企业自身、企业资本和企业家精神资本的发展以及创新精神的传承和保护有着重要的意义。根据对“宝万之争”案例的分析,建议企业从优化公司的股权结構、优化董事会制度、发展企业家精神资本及提高创始人自身控制权的保护意识等方面入手,提前做好各方的应对措施,也希望政府能够对相关问题提高重视程度,完善相关制度,对转型中的资本市场进行适当的干预,为中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创造文明健康的环境。

(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大学)

猜你喜欢
宝能系王石控制权
神农科技集团正式接收广誉远控制权
FF陷控制权争夺漩涡
宝能收购万科中的反并购融资风险分析
上市公司控制权争夺中独立董事的义务——以万华之争为例
王石:创业要有反弹力
为创始人王石加油
不醉不行
王石审判王石
论公司控制权的双层安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