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促进企业创新的经验及启示

2018-12-04 11:17王迎春吴思栩
现代企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基础学科日本政府

王迎春 吴思栩

纵观日本的经济发展历程,正确的创新发展战略为其“后来居上”创造了巨大优势。目前,我国经济正处于新常态,创新驱动的推动力尤显不足且形成周期较长,因此研究日本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创新战略对我国经济走出新常态具有极大地借鉴意义。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和科学创新。在技术创新领域,日本的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以及80%以上的核心科技专利占比均居世界首位。然而在90年代,腾飞之前的日本经济却经历了很多困难,政府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才创造了今天日本企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局面。本文将日本创新发展战略的具体历程分为以下两个阶段。

一、引进与模仿创新时期

在经济发展初期,由于日本基础研究薄弱,原始创新困难,模仿创新不但可以帮助日本在短时间内缩短与先进国家在技术上的差距,而且还可以节约大量的基础研究资金。于是日本开始聚焦于集成创新,重视产品质量和多样化,综合国外技术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事实也是如此,20世紀50年代日本涌现出一批现代化企业,他们十分注重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60年代日本提出了著名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以表现对模仿创新的重视。70年代时日本的高科技产品已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通过引进与模仿创新,日本以最快的速度成为经济和技术大国。

二、研发与自主创新时期

1.基础学科研究的重视。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及西欧发达国家开始警惕日本经济的发展,它们逐步推行“技术保护主义”世界经济和科技的竞争日益加剧。美国借由发动“贸易战”、“专利战”等手段迫使日本企业拿出巨额资金支付专利使用费。在这种大背景下,日本政府认识到在科学上缺乏自主创新与研发能力将使日本的经济发展失去驱动力并最终在国际竞争中败下阵来。为了增强国民的危机意识,激励国民和科研人员提升创造力,举倾国之力与欧美为首的世界各国展开竞争,科学技术厅和通产省联合提出“科学技术立国”口号,并于1985年提出:国家应转变科技体制,即从重视应用和开发的追赶型科技体制向重视基础性研究和创造性的体制转变。

为了培育能够创造新产业的独创性技术,日本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对科研体制和人事制度进行改革和完善,对大学和国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实行任期制,彻底贯彻竞争原则,从而使优秀的研究人员不但可以拥有充足的科研经费,还可以扩大其研究的活动场所。其次,鼓励研究机构、高校和企业间的交流合作,鼓励科技人员流动。再其次,日本政府重视基础教育,大力培育富有开拓精神的独创性人才。最后,日本还推行“基础科学特别研究员”计划,建立日本青年科学基金,构建能择选优秀青年研究人员的工作环境。

2.政府政策支持的强化。①政府立法加速技术吸收。对于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的企业,日本政府主导其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实行模仿创新,利用有限的资金引进、吸收和继承国内外先进技术,然后高效地模仿创新以增强技术实力,从而用最小代价获取最佳效益,最终逐步形成自主创新能力以提高竞争力。在加快技术吸收方面,政府通过建立引进开发机构,兼并国外高科技企业,赞助外国大学实验室,扩大国际交流和吸取他国先进科技,来推进技术的二次创新速度。此外,极为重要的是政府颁布了外资法,成立了外资审议会,审议会优先批准那些技术水平高、生产条件好的企业引进技术,并且要求引进技术后,5年内达到90%的国产化程度。通过立法形式严格要求企业消化、吸收并转而出口相应的技术,最终成为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②政策落实推动技术转化。日本政府设立专门机构,以扶持技术向民间转化,尤其是先进技术向中小企业转移,以提升整个国家技术创新水平。政府组织专家对中小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成立公立实验研究机构,向中小企业提供相关技术信息,并且下发补助金鼓励各县市组织开办技术人员进修班。“强制报废,政府收购”也是很重要的举措之一,这项政策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换,很大的提升了企业的生产力。

③重点明确,抓经济发展短板。与美国和西欧不同,日本重视发展薄弱的产业,重点集中在通讯、计算机、生物工程、材料等高科技领域。国家重视“产学官”相结合,确立明确的阶段性科研计划,协调相关产业企业,以及研发机构合作完成。

三、借鉴与启示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经济体量已跃居世界第二。所谓的“中国威胁论”愈加受到西方发达国家的重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开始推崇“贸易保护主义”。然而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深度调整期,GDP的数值并不代表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原始创新带给企业极强的竞争力,它才是一国“经济体量”真正的衡量标准。面对目前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以及经济制裁,更应该举国团结一致,推动万众创新,加快自主创新,尤其是加强基础科学研究。

1.加快技术引进、吸收、转化,增大基础学科占比。由于原始创新周期较长,且中小企业发展不平衡,因此,利用现有的国内外技术进行集合创新和协同创新可以节约提升经济实力的时间和成本。①加快技术成果流通速度。由于中国东西部技术水平差异巨大,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明显的东西部分界线,造成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西部的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和规模较小、整体技术水平较低且自主创新能力较弱。政府应该有针对性的帮助西部企业走国内技术引进道路。而将东部技术向西部转移的一个渠道就是成立科技中介机构,政府需要紧密联系企业,了解和研究产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国家科研机构或者委托其他代理机构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需要建立“背靠政府,面向企业”的科技中介机构,这样中介机构将专业化负责把科研成果更好、更快速的转移到企业进而转化成有价值的商业产品。除了给予补贴,政府还可以购买一些产业,通过科技中介机构向西部传输,以这种方式提升国内总体创新水平。

②夯实技术创新来源基础。原始创新主要来自于基础学科的研究,并且基础学科的研发成果适用范围更广泛,容易带动相关产业链的集聚和发展,更助于提升产业竞争力获得诱人的垄断竞争利润,我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 经费比例不到 5% ,与OECD国家普遍15%~20%差距较大。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基础学科的重视,从注重实用性转移到重视基础学科的研发投入力度。

2.促进公平竞争体制建立,扶持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融资创新。①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良好的竞争环境可以提升创新的积极性,政府需完善委托——代理相关法律,对国企施行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相分离,给予国有企业创新压力,削弱其特权,使得市场竞争更公平,激发企业的创新动力。与此同时加大仿冒产品的打击力度,注重专利的保护。创新本身就是高风险,高投资的一项活动,需要确保创新成果得到法律保护。

②政府开展多种支持。政府可设立专门机构与民间企业联合开发新产品,保持研发机构与企业紧密联系。对于有关国计民生、辐射面广的重大高新技术,政府可以制定合理的创新计划,进行费用补贴和拨付,联合科研院所和大中型企业,集中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研究成果多数归国家所有,项目承担者亦可分享。研究项目经由科技中介机构安排专职人员负责与工业界签订合作研究开发协议,使得政府的技术支持更有效的实施,加快技术扩散。政府每年可开立创新大会,针对国家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讨论;同时降低或减免企业对高新技术或者设备的引进税;创新研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政府的力量有限,可通过降低收入所得税,批准优惠贷款给专业投资于高技术小企业的风险投资公司,引导社会更多的闲置资金流向创新活动。

创新应该成为每一个企业、每一位学者甚至于全国人民共同的责任。目前我国的总体创新能力不强,因此需要政府作为创新总指挥,科研机构、相关企业等应高效配合。我国推动创新发展任重而道远,但是有理由相信,经过政府、企业、个人的共同努力,转由创新驱动的中国终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经济强国。

(作者单位:上海海事大学)

猜你喜欢
基础学科日本政府
日本元旦是新年
以战略远见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
《黄金时代》日本版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书长
依靠政府,我们才能有所作为
临床医院培养基础学科研究生的探索与思考
政府手里有三种工具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对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属性的认识
中医药基础学科名词术语规范研究启动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