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退城进郊”研究
——以某铁路车辆企业整体城郊搬迁为例

2018-12-05 16:37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9期
关键词:铁路企业发展

王 茜

(中铁华铁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北京 100038)

一、研究背景

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指用于运送旅客、装运货物等的各种铁路车辆制造业、铁路车辆用零配件制造业及修理业。我国关于该行业的研究,数量非常稀少。其中,王燕研究并提出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应对之策[1],黄振认为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将分享铁路大发展的红利,从而将得到快速发展[2],而杜晓旭等则研究分析了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3]。然而,学界目前没有对该产业与城市关系的研究。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各地相继提出了工业或第二产业“退城进郊”的战略。2001年河北秦皇岛[4]、辽宁铁岭县[5]分别开始实施了企业“退城进郊”计划和工业企业“退城进郊、活地兴企”战略。2005年以来河北邯钢要“退城进郊”[6],黑龙江齐齐哈尔工业企业要启动“退城进郊”[7],哈尔滨麻纺厂也“退城进郊”[8],广西柳州通过实施“退城进郊”[9]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江西为民机械也实施了“退城进郊”[10]。2010年河南航天车辆厂通过“退城进郊”和“土地置换”政策[11],建设新厂区,进行整体改造,优化升级项目。湖南冷水江市开始助推企业“退城进郊”[12],改善城市环境质量。而福建加快企业“退城进郊”[13],实现共赢发展。综上可见,加快工业或第二产业“退城进郊”,是城市腾笼换鸟,实现更新升级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企业获得新的发展空间,实现优化提升的重要途径。而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因为占用大量城市空间,也在“退城进郊”之列。本文以河北省会的某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为案例进行研究。

二、某铁路车辆企业概况

本研究的铁路车辆企业原坐落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市区中心区,始建于1905年,是石家庄城市建设发展和装备制造工业的奠基企业。该企业于2008年1月1日重组改制,现有员工4 000余人。历经百年沧桑,已发展成为集铁路货车制造与修理、铁路特种车辆制造、轨道交通制冷装备研发制造、机车车辆中小配件生产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大型企业。公司建有行业领先的基础工艺线,拥有主要设备1 800余台,固定资产3.2亿元,年销售收入12亿元。该车辆企业由南厂区和北厂区等组成,厂区总占地面积约32万m2,建筑物总面积约14万m2。其中,南厂区占地22.9万m2,建筑面积12.8万m2;北厂区占地面积7.5万m2,建筑面积1.2万m2;车站与北厂区的东西铁路联系线占地0.5万m2,南北厂区间的铁路联系线占地1万m2[14]。

三、铁路车辆企业整体搬迁必要性分析

(一)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铁路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和人民群众利益。没有铁路运力的可靠保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就难以实现,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国家的现代化就会受到制约。国资委在《关于公布中央企业主业(第二批)的通知》(国资发规划[2005]80号文)中,确认了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产业属于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家产业技术政策》(国经贸技术[2002]444号文)和原铁道部《铁路主要技术政策》(铁科技[2004]78号文),都提出了要重点支持和发展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产业。此外,国务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文),也提出了要“加快发展铁路、城轨交通、客运专线和运煤通道”以及“优化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区域产业布局”的政策。

2004年颁布的《铁路主要技术政策》,明确了铁路技术发展的总目标是实现铁路现代化。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建立客运高速、货运重载、行车高密度协调发展,高新技术与适用技术并举,不同等级技术装备并存的具有中国铁路特点的技术体系;建设大能力、高质量、高效率、安全可靠、环保型和全面信息化的现代化铁路。技术发展方向是旅客运输高速化、快速化,货物运输重载化、快捷化,运营管理信息化,安全装备系统化,工程建设现代化,经营管理科学化。就铁路运输装备而言,提出以满足运输市场需求,提高经济与社会效益为目标,根据不同线路的条件及其承担的客货运输任务,充分利用运输资源,实现列车速度、密度、重量的合理组合。

由此可见,铁路货车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这一产业进行结构优化和产业布局调整,既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该铁路车辆企业一直致力于铁路货车技术的不断发展,此次“城郊搬迁”是该公司跨越升级的重要契机。因此,结合外迁对该石家庄公司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全面提升货车新造及修理能力是必要的,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战略调整的需要。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是产业战略调整的需要。

(二)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近年来,国民经济结构和城市建设发展规划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全国范围内各地政府鼓励企业有计划地退城进郊,把与城市规划不相适应的工厂、仓库、施工基地等迁出主城区,置换出原有用地,用于发展金融、商贸、服务产业。既为城市建设置换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又为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发展空间和资金,同时可以带动入驻地的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综合效果。利用政策,对相关企业实施退城进郊整体搬迁是各级政府大力鼓励的基本政策。

石家庄市城市发展规划要求位于城市中心区域的工业企业实施“退城进郊”。石家庄市确定了“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发展目标,力争以五大基地(装备制造基地、循环化工基地、生物医药基地、纺织基地和信息产业基地)的发展带动和促进全市工业经济的发展。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经济强市,自2004年来石家庄市政府为加快主城区的发展,鼓励企业“退城进郊”,陆续出台了《关于加快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五大基地建设的意见》以及关于扶持石家庄市50强企业的系列优惠政策,着力培育一批在国内外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大公司、大集团、大企业。

2007年,石家庄市政府启动了铁路枢纽改造工程,实施“客进货出、穿城入地”方案,对铁路沿线土地收储改造,这项工程的实施将直接影响到该铁路车辆企业赖以生存的铁路专用线的存在。该企业现所在地与京广线紧邻,整体搬迁项目实际上是铁路枢纽改造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2008年初,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做出做好“三篇大文章”、实现“三年大变样”的战略部署,提出加强城市产业和空间布局调整工作,切实加快主城区工业企业搬迁改造和产业升级步伐,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由于该铁路车辆企业地处石家庄市一环以内的城区中心地带,必须实施搬迁才能维持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石家庄市政府将该铁路车辆企业整体搬迁列入重要议程,为加快实施进度,成立了专门工作机构,同时将从办事效率、优惠政策上对该铁路车辆企业整体搬迁给予最大支持。

“退城进郊”后,新的货车修造基地建成,将以铁路货车车辆造、修及铁路配件等产品促进和带动基地相关产业快速发展,逐年增长的销售规模将为带动下游产业链的发展起到领头羊作用。该企业将完善石家庄市的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产业链,为石家庄装备制造行业产业结构优化和产品制造水平的发展做出贡献。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其所在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要求。

(三)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资源优化、企业升级的契机

该企业与石家庄市政府多次协商,提出以整体搬迁为契机,深化货车产业结构调整,构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华北地区货车造、修基地的战略合作设想,并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通过对该铁路车辆企业货车系统的技术改造,合理调整现有的产品结构,实现整车生产集约化、重要配件专业化、一般配件市场化、生活服务社会化,将会大大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铁路快速、重载的实施、促进国民经济及本企业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符合行业规划和产业技术政策。

该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空间资源优化、调整,企业以此为契机升级、跨越,推进石家庄装备制造基地建设和促进华北地区货车基地建设的重要举措。

(四)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

尽管经过多年发展和多次的技术改造,公司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与市场的要求和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相比仍存在诸多不足。如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制约无法进行彻底、全面的生产结构调整,导致总的工艺流程不合理、物流不顺畅;由于技术改造资金短缺和历史原因,部分工装设备老化落后;许多新项目实施和新产品的开发都受到了作业场地和空间的限制。

该铁路车辆企业现厂址分南、北厂,工序间的运输距离长,作业面积非常紧张,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了严重制约,整体搬迁是解决问题的重大举措。借搬迁之机对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行优化、调整工艺流程,以高技术含量、规模化的市场产品为目标,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使企业整体技术水平上一个新台阶。

长期以来,该铁路车辆企业以厂修铁路货车为主,产品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较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也较低。近几年来,该企业在新造车和铁路配件加工领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获得了国铁新造车的生产资质。走过了特种车、企业自用车、专用车到国铁通用货车的新造历程,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形成了厂修车和新造车“双线并行,两轮驱动”的经营格局。然而,由于场地、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新造车在现有厂区不能形成规模生产,在经济效益上制约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另外,铁路车辆企业新型铁路配件的制造,经过多年努力,已形成支柱产业,但现有厂区的场地、生产用电、工业燃气等受到了严重制约,已无可发展空间,严重影响了公司铁路配件产业的发展。

该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将系统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破除发展瓶颈,获得更大发展空间。随着新造车业务进一步的做强做大和公司整体搬迁项目的实施,将逐步扩大新造车整车及铁路配件国内和国际市场的份额。

(五)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符合绿色发展、清洁生产的要求

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将减少对城市的环境污染,而且随着企业搬迁将提升环境标准,提高生态环境门槛。该铁路车辆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主要污染物为焊接烟尘、粉尘、喷漆漆雾等,在搬迁后将继续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有利于清洁生产和保护环境。生产中采用高效节能型设备、仪器以及节能管理等措施,有利于减少能源消耗。在项目全过程严格执行“三同时”原则,均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要求,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该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将符合保护环境、清洁生产、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要求。

四、结论与讨论

该铁路车辆企业为适应铁路货车提速、重载的发展要求,实施“退城进郊”,同时结合本次整体搬迁,进行必要的技术改造。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是为适应中国铁路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为实现企业的战略发展目标建立良好的平台,同时是适应城市发展建设的需要,而且强化了企业核心竞争力,为进一步拓宽国际市场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综上来看,铁路车辆企业“退城进郊”有利于长远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政策和产业战略调整的需要,也有利于该类企业的竞争力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燕.立足优势加快发展—中国加入WTO后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应对之策[J].中国机电工业,2002,(2):54-55.

[2]黄振.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分享铁路大发展红利[N].上海证券报,2007-09-13.

[3]杜晓旭,李钕铃.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6,(23):27-29.

[4]吴永哲.秦皇岛实施企业退城进郊计划[N].河北日报,2001-09-05.

[5]苏文平,许冬梅,刘立纲.铁岭县工业企业“退城进郊”[N].辽宁日报,2001-04-11.

[6]冯涛,阎逢嘉.邯钢要“退城进郊”[N].中国环境报,2005-01-25.

[7]王丙西,谭迎春.齐齐哈尔工业企业退城进郊[N].黑龙江日报,2005-07-10.

[8]倪伟龄.哈麻纺厂退城进郊整体搬迁[N].经济日报,2006-05-11.

[9]兰天.退城进郊促进县域发展[N].柳州日报,2008-12-06.

[10]陆洲.江西为民机械退城进郊[N].中国证券报,2009-04-27.

[11]刘歆华.退城进郊旧貌换新颜[N].中国航天报,2010-01-14.

[12]李林森.企业退城进郊政府收获绿色GDP[N].中国财经报,2012-08-11.

[13]黄俊.加快“退城进郊”实现共赢发展[N].闽西日报,2013-06-26.

[14]该铁路车辆企业整体搬迁暨产业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R].2011-08.

猜你喜欢
铁路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沿着中老铁路一路向南
一路欢声一路歌 中老铁路看点多
国企发展如何提高“质感”——以陕汽党建引领发展为例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铁路机动车管理信息系统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