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2018-12-05 13:46赵学瑶赵敏之孙影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1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高职院校

赵学瑶 赵敏之 孙影

摘 要 对全国23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发现,高职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较好,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各维度发展水平不协调:一方面,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较强、信息化教学使用意愿明显、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较高;另一方面,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水平较低、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有待提升、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差异显著。建议从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完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标准、鼓励教师参与信息化教学大赛、构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经费投入支持体系等五方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16-0041-06

近年来,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已成为高职教育改革实践中的热点话题。那么,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是什么?如何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这些问题需要从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角度进行审视。有研究采用文献计量法,从文献数量、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四个维度对2000年至2017年间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发现,研究数量自2002年起呈递增趋势,文献总量达700多篇;研究对象以“高校教师”“职前教师”“农村教师”“中职教师”为主,研究內容集中在“发展策略”“教育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研究方法以理论研究和逻辑分析为主[1]。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拟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场域,遴选23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开展调研,以期为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建议。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本质属性与现实诉求

目前学者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尚未达成共识。现有研究成果多从结构要素视角对其进行描述性界定,已形成了三种概念学说:技术说、目的说和组合说。其中,技术说回答了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程序性操作问题;目的说实为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与提升价值问题的解答;组合说从系统协调的视角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问题进行了价值判断和事实界定。

以上述学说为分析基础,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规律、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需求,研究认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具有境域性、融合性、生成性的本质属性[2],指高职教师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合理运用信息资源及多种教学媒介,在“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理念引领下,开展信息化实践教学活动的一种综合能力。它由五种子能力构成,即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教师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在“互联网+”战略背景下,着力提高教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是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任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高职院校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3]。从组织行为看,它能够推动信息技术与高职教育深度融合,可以完善高职教育信息化发展环境,能够推进高职院校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支撑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此外,全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确保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也能为深入推进当前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撑。

二、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了包括广东、安徽、湖北、江苏、上海、天津等19个省(区)、2个直辖市23所高职院校的教师为调研对象,兼顾规模性、区域性、示范性等多维度差异,共发放问卷230份,有效样本为200份,有效回收率为86.95%。由表1。可以看出,参与问卷调查的23所高职院校中,女性教师占比较大,教龄多集中在9~15年,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职称以讲师为主。

表1 样本分布情况

类别 项目 有效样本(人) 百分比(%)

性别 男 87 43.5

女 113 56.5

教龄 0~4年 37 18.5

5~8年 36 18

9~15年 70 35

16年以上 57 28.5

学历 本科 86 43

硕士研究生 108 54

博士研究生 4 5

其他 2 1

职称 助教 48 24

讲师 75 37.5

副教授 55 27.5

教授 11 5.5

其他 11 5.5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问卷是依据龚静等学者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与结构进行研究的最新成果,在借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王卫军教授所编制的《甘肃中小学教师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调查问卷》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使之更契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问卷包括五个因子: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信息化教学知识与技能、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教师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前两个因子包括7个测题,其他三个维度分别包括3个测题。

(三)信效度分析

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Alpha检验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73,因此问卷内部一致性较好。此外,本问卷编制过程中,请高职教师及相关专家对问卷结构、内容表述等提出建议并作相应调整,最终问卷形成后也请相关专家给予核实,因此本问卷也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

三、统计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

据调查统计,84.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影响较大,能够为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个性化学习提供技术支撑;15.5%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的介入与参与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影响不大,难以改变传统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环境与功能。

调查结果显示,68.5%的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信息技术,26%的教师在教学中偶尔使用信息技术,3.5%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使用信息技术,2%的教师在教学中从不使用信息技术。这说明超过一半的高职院校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使用意向较强,并能够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4]。

从专业化发展看,85.5%的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接受度较好,表示信息技术能够提升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素养,帮助他们适应信息化教学环境的新要求,促进其专业化发展;仅有14.5%的教师表示信息化教学手段难以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无法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上述数据表明:一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较强;二是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态度较端正,表现为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使用意向较高,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使用行为较明显。

同时,不同职称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方面的差异显著。由表2可知,不同职称教师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方面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方差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二个项进行事后检验,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结果,见表3,助教与副教授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的分值显著高于后者,即与副教授相比,助教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更频繁;助教与副教授在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方面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的分值显著低于后者,即与助教相比,副教授认为信息技术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较大。

表2 不同职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得分的方差分析

项 SS df MS F P

信息技术使用行为 2.696 2 1.348 3.992 .020

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 2.492 2 1.246 3.481 .033

表3 不同职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与态度得分的事后检验

项 职称I 职称J 平均差(I-J) 显著性

信息技术使用行为 助教 副教授 .323 .030

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 助教 副教授 -.293 .026

(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

由表4可知,非常熟悉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教师占比分别为10%、28.5%,比较熟悉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教师占比分别为30%、43%,基本了解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教师占比分别为43%、27.5%,不太熟悉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的教师占比分别为17%、1%。从统计结果来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理论水平整体偏低,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则整体较高。

表4 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技能掌握情况

项 不太熟悉

(%) 基本了解

(%) 比较熟悉

(%) 非常熟悉

(%)

信息化教学理论 17 43 30 10

信息化教学技能 1 27.5 43 28.5

不同学科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理论掌握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由表5可知,不同学科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理论水平方面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方差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项进行事后检验,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结果,见表6,文科类教师的得分与理科类和工科类教师的得分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的分值显著低于后者。

表5 不同学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掌握情況得分的方差分析

项 SS df MS F P

信息化教学理论 6.053 2 3.026 3.936 .022

表6  不同学科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掌握情况得分的事后检验

项 学科I 学科J 平均差(I-J) 显著性

信息化教学理论 文科类 理科类 -.506 .010

工科类 -.429 .018

(三)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

调查显示,34.5%的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能够熟练利用信息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及其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48.5%的教师可以在技术人员协助下利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设计,17%的教师完全不具备使用信息技术与优质网络课程资源进行教学活动设计的能力。这说明部分高职院校教师能够娴熟地应用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活动,但多数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仍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

(四)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能力

调查显示,58.5%的教师从网上下载教学资源后再加工使用,38.5%的教师全部自己制作,1.5%的教师向别人获取,1.5%的教师从未使用过教学资源开发课件。

能够熟练掌握迅雷等软件、QQ等网络交流工具、博客等网络信息发布工具的教师占比分别是71%、84.5%、55.5%;不太熟悉迅雷等软件、QQ等网络交流工具、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发布工具的教师占比分别是3%、1%、11%。这说明多数高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都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等基本教学资源开发软件,但对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Audition等音乐处理软件、CS等视频处理软件等的掌握情况则相对较差。有13%的教师能熟练运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6.5%的教师可以熟练使用Audition等音频处理软件,8.5%的教师能娴熟运用CS等视频处理软件。

(五)教师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

调查发现,71.5%的教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而28.5%的教师则不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教学活动进行评价和反思。同时68%的教师可以熟练运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答疑讨论、布置作业等教学活动,32%的教师则无法熟练使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答疑、布置作业、测验考试等教学活动。这表明,一是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差异较为显著;二是多数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较强,但部分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监控能力有待提高。

四、讨论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差异分析

依据调查结果,运用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分析了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在性别、学历、教龄、学科等因素下的差异。

1.性别差异分析

以性别为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7、表8可知,高职教师在信息技术掌握情况相关选项中的得分存在性别差异(P<0.05),且男性教师得分均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即与女性教师相比,男性教师信息化教学理论水平更高,在网络信息发布工具、Audition等音乐处理软件、CS等视频处理软件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

表7 不同性别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项 性别       N M SD

信息化教学理论 男 87 2.47 .847

女 113 2.22 .884

网络信息发布工具 男 87 2.84 .951

女 113 2.56 .944

Audition等音乐处理软件 男 87 1.97 .882

女 113 1.67 .891

CS等视频处理软件 男 87 2.20 .913

女 113 1.78 .914

表8 不同性别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

项 T df P

信息化教学理论 2.020 198 .045

网络信息发布工具 2.084 198 .038

Audition等音乐处理软件 2.316 198 .022

CS等视频处理软件 3.198 198 .002

2.学历差异分析

以学历为分类变量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由表9、表10可知,高职教师在信息技术掌握情况相关选项中的得分存在学历差异(P<0.05),且硕士学历教师得分均显著高于本科学历教师。即与本科学历教师相比,硕士学历教师在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发布工具、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等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

表9 不同学历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描述性统计

项 学历 N M SD

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发布工具 本科 86 2.49 .955

硕士 108 2.81 .939

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本科 86 1.95 .969

硕士 108 2.29 .996

表10 不同学历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独立样本T检验

项 T df P

公众号等网络信息发布工具 -2.388 192 .018

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2.345 192 .020

Audition等音乐处理软件 2.316 198 .022

CS等视频处理软件 3.198 198 .002

3.教龄差异分析

表11 不同教龄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方差分析

项 SS df MS F P

信息技术使用对高职教学效果影响 3.128 3 1.043 3.034 .030

Photoshop等圖像处理软件 8.502 3 2.834 2.898 .036

表12 不同教龄高职教师信息技术掌握情况得分的事后检验

项 教龄I 教龄J 平均差(I-J) 显著性

信息技术使用对

高职教学效果影响 0~4 9~15 -.235 .050

16年以上 -.260* .037

5~8 9~15 -.260* .032

16年以上 -.285* .023

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 5~8 0~4 .554 .018

16年以上 .535 .012

由表11知,不同教龄高职教师在信息技术掌握情况相关选项中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5)。将方差分析中具有显著差异的相关项进行事后检验,经多重比较分析得出结果,由表12知,5-8年教龄的教师得分分别与0-4年和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得分差异显著(P<0.05),且前者的分值显著高于后者。即与0-4年和16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相比,5-8年教龄的高职教师在Photoshop等图像处理软件方面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更强。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问题透视

调查结果显示,63%的教师认为缺乏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当前信息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45.5%的教师认为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是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42%的教师认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效果不佳是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29%的教师认为未掌握信息化教学理论与方法是当前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27.5%的教师认为领导不重视是当前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21%的教师认为不能熟练使用信息技术制作教学课件是当前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20.5%的教师认为不能熟练操作信息技术设备是当前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剩余5.5%的教师选择其他作为当前高职信息化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基于上述结果可得出如下结论:一是当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亟需破解的四大难题是缺乏信息化教学环境、传统教学观念束缚、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效果不佳、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教学;二是部分高职教师未能真正将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深度融合,仅停留在简单的技术操作层面上;三是当前高职院校面向不同层次教师开展的信息技术教学能力培训班尚未取得较理想的成效;四是部分高职院校领导对教师信息化教学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知不足。

(三)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

在信息化教学背景下,从不同维度探究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因素尤为重要,其可为全面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供有效策略与建议。

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中,65.5%的教师选择缺乏信息化教学进修机会,57.5%的教师选择信息化建设经费不足,52%的教师选择日常教学工作和信息化学习之间的矛盾,33.5%的教师选择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教学,27.5%的教师选择缺乏信息化教学政策保障,19.5%的教师选择传统教学观念和惯性思维,剩余3.5%的教师选择其他影响因素。

从统计结果看,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因素是多维度的。多数教师认为外部因素是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和发展的关键因素,少数教师则认为个体因素是影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因素。这说明,多数高职教师都具有较强的信息化教学使用意愿,但由于缺乏信息化教学进修机会,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加之繁重的教学任务和教科研活动,破坏了高职教师队伍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均衡性,严重阻碍了高职教师整体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五、对策建议

(一)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

调查显示,缺乏信息化教学环境是制约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主要因素。目前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面临着信息化教学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现代化智慧课室数量不足、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匮乏等问题,需要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专门人才引进等方面着手,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一是建设适应信息化教学需要的数字化智慧课室,加快推进高职院校信息化硬件基础设施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改造高职院校传统课堂教学,促进信息技术与高职教学深入融合。智慧课室、数字多媒体制作室等高职教育信息化支撑平台的全面建成,是优化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着力点。二是完善信息化人才引进及认定办法等管理体制,设立信息化专门人才引进专项基金,不断加强高职院校信息技术应用人才队伍建设。

(二)构建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校本培训体系

调查发现,73%的教师认为校本培训是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佳方式。旨在促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校本培训体系是由高职院校实施的各类型、各层次的培训构成的开放式系统,其运行机制是先分析培训需求,后确定培训目标,再拟定培训实施方案,继而组织实施培训,而后进行培训效果评价,以持续改进培训过程。

建构满足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需求的校本培训体系应依据当前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现状[5],以目标明确、形式多样、内涵丰富、途径广泛、效果明显为体系评价标准。一是聘请校内专家面向高职教师开展常规性培训,即依据教职工培训计划,结合现有的师资培训资源,面向各类培训主体,开展以信息技术教学理论等为主的多类型、多层次培训;二是组织知名专家进入高职院校开展以专题讲座、学术报告为主要形式的专题培训;三是组织部分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赴开放大学参加各类培训。

(三)逐步完善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标准

评估标准决定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的方向和效果。我国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尚处于探索阶段,仍需进一步规范评估类指标等系列标准。尽管《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等政策文件均要求培养和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其对信息化环境下评估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學能力、为何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标准等问题尚未作质性规定,这不利于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过程及其效果进行相应的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

国外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方面已架构了一套科学的、普适性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标准体系[6],符合公平、效果、效率的评估取向,体现了可行性、可预测性、程序公正性的评估理念,兼具兼容性、简明性、人性化的评估特点,因此其在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估方面的经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学习。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制了《教师信息和通信技术能力标准》,美国出台了《面向教师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标准》,韩国颁布了《教师ICT应用能力标准》。我国应借鉴上述国家经验,为规范高职教师在信息化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设计、教学资源进行开发、教学活动进行实施、管理和评价的教学行为制定指导意见和实施规范。

(四)鼓励高职教师参与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

调查发现,65.5%的教师认为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是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从参赛影响看,高职教师参加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大赛不仅有助于培养高职教师的创新思维和意识,还有益于激发高职教师对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和学科内容知识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增强高职教师的综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亦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

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的宗旨是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提高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为鼓励高职教师参与大赛的积极性,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以指导或参加技能竞赛为主的教师,由高职学院视具体工作任务情况确定基本教学工作量;二是不断完善高职教师评聘考核机制,将参与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次数作为高职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三是修订《教师岗位设置与聘用细则》《教师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教师教学质量综合评价办法》等文件,完善高职教师绩效考核评价与奖惩机制,加大对指导或参加技能竞赛获奖教师的奖励力度。

(五)构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三位一体”经费投入支持体系

由图2知,57.5%的教师认为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是制约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支撑作用看,经费投入对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促进作用,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持[7]。从内在诉求看,高职教育在积极培育高技能人才、为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人力资源支持的同时,其自身信息化建设也需要强有力的经费投入予以保障。

建議以高职教育参与主体为切入点,建构由政府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高职院校为主体的“三位一体”经费投入支持体系。即政府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中起引导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制定高职教育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维护保障经费标准等政策措施方面;社会力量在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中起补充作用,其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提供更多筹集信息化经费的渠道;高职院校在信息化建设经费投入中占主体地位,其作用体现在不断提升自身内涵建设,加强校企合作深度融合,引入校企合作专项扶持基金,校企共建智慧课室、虚拟仿真实训基地等。

六、结论

在国家大力推进高职教育信息化的背景下,不断增强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全面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是当前和今后时期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努力方向。当前我国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但从总体上看,高职教师在教学理论和技能水平、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监控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较显著。因此,建议从优化信息化教学环境、构建“三位一体”经费投入支持体系等方面改善高职教师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不断提高其信息化教学水平。

参 考 文 献

[1]肖桐,杨磊等.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研究:现状与启示[J].教育探索,2017(4):78-83.

[2]刘喆,尹睿.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路径[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31-36.

[3]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EB/OL].(2015-10-19)[2017-10-20].http://www.moe.edu.cn/srcsite/A07/moe_737/s3876_cxfz/201511/t20151102_216985.html.

[4]李红霞,赵呈领等.学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接受度的影响因素——基于UTAUT模型的实证分析[J].学前教育研究,2017(4):14-25.

[5]钟苇笛.教育信息化背景下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提升策略[J].中国电化教育,2017(9):125-129.

[6]胡伶.教育政策评估标准体系的架构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8(12):20-24.

[7]赵学瑶,卢双盈.对建构我国职业教育社会支持体系的理性思考[J].职教论坛,2015(10):17-22.

Study on the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23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Zhao Xueyao, Zhao Minzhi, Sun Ying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at 23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t good level. But there exits several incompatibilities betwee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On one han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 strong awareness of using informational technologies to teach, an obvious inclination to use informational technologies in teaching widely, and have a great ability to use informational technologies in teaching. On the other hand, teacher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have a low theoretical ability for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 low ability for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and an obvious difference in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monitoring ability. So it ought to improve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optimizing the teaching environment, improving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etc.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ers; informatization teaching ability; improvement path

Author  Zhao Xueyao, research assista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stitute of Guangzhou Baiyun Technical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Guangzhou 510450); Zhao Minzhi, vice professor of Hun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Commerce; Sun Ying, Guangzhou Baiyun Technical College of Business and Technology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高职院校
“互联网+”环境下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研究
小学语文运用微课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探讨
中美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策略比较研究
民办高校大学生学习胜任力提升路径研究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能力校级标准的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