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思考

2018-12-06 07:46
金融经济 2018年22期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

一、引言

受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影响,全世界都已广泛意识到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性。总的来说,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等多个方面。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能够使我国经济更好地应对金融危机所带来的冲击,更能使我国经济产业结构变得更加环保,从而使当前绿色经济的发展需求得到满足。

二、 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性

(一) 产业发展所具有的技术性要求

产业生态系统的共同演化特性,决定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可能凭空而来,它必须依赖于产业生态系统中各种要素与成员的共同维护。在这一过程中,技术性要求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社会化大生产的整条产业流程已经从传统的垂直化、一体化生产模式,转变为更加分散化的生产模式。在这一模式中,某个企业只能在其中的几个环节,保留有自身的竞争优势,而在其他环节则必须依靠其余企业来完成。受此影响,生产链中各企业间的联系将变得更加紧密。因此,各企业在生产链中各环节的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高,一旦某一企业出现缺位,将会对整个生产链的运行产生不利影响[1]。

(二) 产业发展所具有的创新性要求

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之下,只有保证创新才能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而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逐步转型,创新将更多的从政府和科研院所转移到企业中。这样,市场中各产业链将形成联系性极强的群体性创新关系。其产业链中的各部分就将像自然界中的生物种群一样,在利益的驱使下形成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这虽然无法使其中某一个企业独享创新所带来的好处,但群体性创新能够有效分散这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并使整条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从而推动其向更高层次不断迈进。

(三) 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环保性要求

产业生态系统的一项重要特点是其具备很高的环保性,同时环保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想要取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所必须要具备的因素。但受制于技术和核心设备被发达国家和大企业所控制的问题,很多小企业的创新进程十分艰难。因此,环保性新兴战略性企业可以在创新上寻求政策方面的扶持,例如:对于以光伏电池生产为主的新能源产业来说,目前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均已把光伏产业列为优先扶持发展的新兴产业,全国已超过100个城市建立了光伏产业生产基地,超过300个城市已经建立起了广泛产业研发机构,全国从事光伏电池生产的企业也达到了2000余家。在政府的扶持之下,我新能源产业获得了持久性发展动力。这种发展方式值得更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加以借鉴[2]。

三、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结合的具体策略

(一)做好应用技术方面的建设

经济发展其实就是产业技术程度不断提高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业分工将变得越来越精细化。各条产业链在生产方式上将变得越来越迂回,更多先进的生产方式将会进入到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来,推动其技术性获得进一步的提升。这体现在以下几点:

1) 做好产业链与创新链的集群规划。当前各产品线的生产过程中正变得日益复杂,有大量的产品需要几百乃至几万个零件,例如:在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过程中,其一共需要三万个左右的零部件组成,而高端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所需要的零部件更多。这就形成了一条复杂的、需要由很多种独立技术和成千上万人员参与其中的产业链。这时,技术垄断已经很难形成。这体现在一个企业若想开发生产一件产品,必须要得到其上下游企业在技术、生产设备、原材料、研发人员、零部件、检测仪器上的支持。

2)在各企业间联系日益紧密的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将实现根本性颠覆,不同产业生态系统间的融合方式将进一步得到加强,其中所运用到的技术将变得更加复杂。因此,各新兴产业应做好技术提升规划,在内部引进高端技术性人才,从而实现在产业发展和科研的相互配合。例如:在开发新能源汽车的过程中,从技术上来讲其需要力学、能源学、环境科学、数学、设计学等总计达到几十项领域内的专业人才,各新能源汽车开发企业需要找准自身定位,有针对性的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引入专业人才,以此来保证自身产品在开发后取得足够的市场优势。

(二)做好产业协调方面的建设

新兴战略性产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使其自身变得更有协调性,这一过程中离不开产业生态系统的参与。两者在发展过程中是长期依赖、共同进步的关系,在此影响下,各企业才能在新兴产业的市场需求、开发设计上具备更强的一致性。为达到这一目的,各企业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入手:

1)使整条产业链在运营秩序上得到完善。例如:在开发生物技术产业的过程中,由于其会涉及到一系列与化学药物、生物疫苗、医疗设备和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因此需要明确各环节的分工,以此来使整个生物技术产业的生产流程达到协调,降低其中不确定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保证所生产出的生物技术产品达到设计预期。在完成研发阶段之后,整条生物技术产业链还将投入到规模化生产中。这时,可以通过以龙头企业为主导的发展策略,由其带动各科研院所、高校和上下游企业形成一条共性发展产业链,从而确保整个规模化生产过程,能够在各方的配合下得到平稳开展。

2)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投入到市场之后,其所生产出的产品还需要获得消费者的认可,而由于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消费者往往很难了解产品的全面信息,这时就需要新兴产业企业利用好网络效应,尽可能多地使用户对产品产生了解,以此来推动自身产品用户规模实现不断扩大。此外,企业与企业间还可以通过增加互补产品的方式,提高企业间的协调性,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生态系统发展上得到完善和提升[3]。

(三)做好创新竞争方面的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市场中的竞争性,也只有通过竞争其才能够获得持续性发展。为了加强产业发展中所具有的竞争性,各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产业生态系统应采用以下策略:

1) 各新兴战略性产业企业必须要不断使自身的产品得到创新,因为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其不断获得更强的竞争力。最好的创新方式当然是个体式创新,例如像苹果公司所开发出的IOS系统一样,能够独享此所带来的巨大利润。但在目前企业组织边界逐渐模糊的情况下,行业间很难避免知识外溢情况的出现。为此,各企业可以通过相互合作的方式完成群体式创新。该创新过程需要由整条产业链中,不同的创新元素和创新主体来完成,相互之间形成分工合作,利用各自所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优势来形成具备高度系统性的创新生态链。

2) 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很大程度上要依托互联网技术获得创新成果,但互联网的发展也导致知识获取手段变得越来越多样,这也导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其显著特点是除了企业之外,各科研机构、政府机关、中介商家等都成为了产业创新群落中的一份子,在此影响下,“创新”已不仅仅代表一个产品在技术上的概念更新,而是从其在技术、组织、管理、销售、服务等环节中全方位的概念更新,每一个环节都将对创新过程施加影响,需要各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的过程中加以注意。

(四)做好环保系统方面的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健康成长,需要以整条产业生态系统在各子系统及其各项内部要素、各项辅助因素的健康发展为基础。若其中某个重要的子系统、或关键的系统要素在发展上出现高污染、高耗能问题,或表现与整条产业链在环保上不相匹配的话,那么整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将因此而受到影响和限制,进而导致其不能够适应未来将越来越严格的环保产业性要求。对此,各新兴战略性产业企业可以采用下策略加以解决:

1) 为了帮助自身实现更好的发展,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可以通过政府支持向各金融机构寻求资金扶持,并由政府出面获得一些关键技术,以此来降低研发成本,避免因自我研发而出现消耗大、污染高、效率却无法得到提升的问题。从而打破国际和大企业在技术、资金方面的垄断,从而使其自身实现更长远的发展目标。

2)加强环保性同时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产业生态系统相结合的基本性要求。因此,政府也需要大力扶持具备更高环保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例如:基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是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若与之相关的企业如太阳能开发企业、风电技术开发企业、稀土功能材料开发企业、超导智能材料开发企业等在资金、技术、人员上出现了困境,政府应及时动员各金融机构、科研院校或同行业企业予以帮助和扶持,使其渡过难关。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的发展积极性,推动其不断涌现,以此来促使该产业在我国能得到更好发展[4]。

四、总结

综上所述,本文集中研究了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发展重要性和策略上的表现形式,认为若想使两者结合获得双赢,只有通过做好在应用技术、产业协调、创新竞争、环保系统方面的建设才能得以实现。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相关人士更好地解读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提供帮助,以此来推动我国战略新兴产业向更高效、更先进的方向持续迈进。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0)

猜你喜欢
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链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我国将24种矿产确定为战略性矿产
产业链春之奏鸣
再造战略性大单品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大国崛起
新兴产业市场绩效提升的现状及建议
在新兴产业看小元件如何发挥大作用
骗保已成“地下产业链”
新兴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