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改善路径
——以宁夏石嘴山市为例

2018-12-06 07:46
金融经济 2018年22期
关键词:非现金石嘴山市银行卡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强调,普惠金融重点要放到乡村。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环境是普惠金融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意义重大。人行石嘴山中支开展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建设工作已经持续9年,通过在金融服务薄弱的农村地区开展支付系统建设、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丰富支付结算手段,全面提升农村地区支付服务效率和质量,促进城乡支付服务一体化发展。

一、石嘴山市农村地区综合情况及支付服务需求特点

(一)石嘴山市农村地区综合情况

1.农村基本情况。石嘴山市位于宁夏北部,下辖大武口、惠农区、平罗县,共10镇9乡、287个村级行政区。全市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其中县域面积3313.79平方公里,占比62.4%。全市总人口74.16万人,其中,县域人口47.8万人,占比64.45%。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4亿元,县域占全市生产总值的62.7%,比重较大。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40元。

2.农业产业发展情况。近年来,石嘴山市以建设宁夏北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为抓手,发展黄河两岸为主的牛羊养殖产业,109国道两侧为主的蔬菜产业、高速公路两侧为主的生态经济林产业、河东地区为主的制种产业,加快建立石嘴山市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建设项目,构建现代农业保障体系。截止2017年末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4.376亿元,比2013年增长8.4亿元,增幅达到10%;粮食种植面积68.14千公顷,与2013年基本持平,粮食产量44.89万吨,比2013年增长2.02万吨,增幅为1.4%。

(二)农村地区支付服务需求特点

1.现金交易习惯难以改变,对非现金结算工具认知度低。一是农村居民支付结算知识缺乏。不少农村客户甚至不了解银行卡还具有转账、消费等功能,更无法使用和接受各类票据结算。二是金融机构的宣传过于专业,农村客户接受程度低。由于留守在农村的居民以中老年为主,对各类支付工具的特点和风险不掌握,往往不会用也不敢用。三是部分结算产品收费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客户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虽然非现金支付工具收费并不高,相对较低收入的农村客户为节省费用,往往选择使用无结算费用的现金,而舍弃更安全、快捷的非现金支付工具。

2.城镇化推进导致农村金融机构退出,使农村支付服务产生空白地带。受城镇化进程推进的影响,农村地区部分行政乡镇进行合并改革。受成本和风险防控的影响,农村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也相应就行了撤并。目前农村地区主要金融服务机构为农村信用社、邮政储蓄网点和少数农业银行。作为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银行机构的减少导致了农村支付服务趋于薄弱。

3.支持新型支付工具的相关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的推广的前提,必须要有完备、高效的通信设施。目前,农村地区的网络通信设施及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内容、资费水平、通信速度、安全和保障条件等方面还不能满足非现金支付工具和设施的发展。

二、石嘴山市农村支付服务供给现状

(一)银行机构网点分布情况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共11家,包括1家政策性银行、4家国有大型银行、3家地方性银行、邮政储蓄银行、2家村镇银行。累计辖属网点数193个,其中位于城区的网点数79个,占比41.2%,位于乡镇的网点数114个,占比58.8%。农村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农业银行在乡镇设立的网点数分别为44个、34个和24个,网点数占总乡镇网点数的89.5%,是农村支付服务的主力军。

(二)支付清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支付清算服务的平台主要包括商业银行行内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同城清算系统、支票影像系统以及农信银或城商行资金清算系统。截止2018年2季度,涉农金融机构网点114个,接入支票影像系统31个,接入农信银或城商行资金清算系统47个。丰富的现代化支付系统为银行资金汇划提供了便捷的清算平台,金融机构资金清算速度明显加快,有力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农村地区非现金支付工具使用情况

2018年第2季度,全市非现金支付结算业务共发生379.5万笔,发生金额为5,654,417.53万元,较上年末累计增加2.59%。其中,网上银行发生70.85万笔,金额为389,889.31万元,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为76.82%和36.57%。其他非现金结算方式业务量和金额较上年末略有所下降。在所有非现金结算方式中,银行卡业务量的发生金额最多,占比77.35%,而票据业务量的发生笔数最少,为0.46%。银行卡和网上银行是石嘴山市地区最常用的支付结算渠道。

(四)ATM及银行卡相关业务发展情况

截止2018年2季度末,全市各乡镇ATM机共183台,业务发生金额累计638,723.81万元,业务笔数累计614.81万笔。随着ATM机布放量的增加,各商业银行的发卡量也逐步增长。其中,借记卡发卡量2季度末累计数为128.33万张,比年初增长7.45%;贷记卡发卡量2季度末累计数为9.63万张,增长基本与借记卡持平;特约商户本期增加545户,累计3156户,比年初增长58.43%,增幅较大。上半年,POS机增加442台,累计为4625台,通过POS转账笔数为1,717.18万笔,发生金额为114,094.77万元。银行卡发卡量、人均持卡量逐年呈大幅增长态势。

(五)助农取款服务点建设概况

截止2018年2季度末,石嘴山市助农取款服务点共433个,受理终端数量共433台,覆盖行政村数量376个,覆盖农村人口数量26.76万人,发生取款笔数累计14,521笔,查询业务7871笔,交易金额1104.24万元。助农取款服务点的使用率不断提高。2018年,石嘴山市助农服务工作重点是拓展服务功能,依托 “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站”,向周边农村居民提供小额取款、涉农补贴领取、转账汇款、代缴话费、社保缴费、零辅币兑换、残壁兑换、假币鉴定、贷款业务、电子银行业务、金融知识宣传等服务,扩大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三、农村地区支付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金融机构设置单一

从石嘴山市11家金融机构的网点布局来看,农村乡镇的金融网点以农商行、邮储、农行为主。由于成本收益考虑,其他银行机构几乎不在农村地区设置分支机构。乡镇以下的行政村的网点数极少,很难满足大多数农民的支付结算需求。目前,全市农村地区开通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的金融机构仅有农信社一家,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机构依然是空白,对弱势群体的支持力度还不够,“扶贫”普惠金融推广工作受到制约。

(二)支付结算手段不能满足农村消费主体的需求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纵深推进,农村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村官、回乡创业大学生、农村中小企业已成为农村金融消费主体。他们对支付结算的效率和质量要求较高,但银行在农村地区工作重点仍放在存贷款等传统业务上,对支付创新业务投入力度不大。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新型支付方式应用程度偏低,不能满足农村现代化的支付需求。

(三)乡镇支付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目前,县级以下金融机构支付结算基础设施投入普遍不足,银行卡受理环境很不完善,难以承载日益扩张的支付结算需要。数据显示,石嘴山市各乡镇ATM机共183台,平均每万人对应ATM机数量为0.27台,乡级行政区覆盖率仅为17.92%。村组一级布放银行卡受理机具很少,电子结算设施基础薄弱,乡镇地区用卡环境建设缓慢,不能满足农村各类群体的用卡需求。

(四)农村客户对金融产品和现代科技的认知程度低

农村地区支付结算对象主要是农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该类服务对象文化程度相对较低,特别是村组一级的农村居民,对金融产品的了解和认知度普遍较低,对新型结算工具接受度低。而多数金融机构在支付结算宣传方面内容比较单一,针对性不强,一些涉农机构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支付结算服务意识比较薄弱,不利于产品推广和宣传工作的普及,造成了农村地区支付结算资源利用率不高。由于缺乏金融安全知识,对银行卡等重要凭证以及交易密码等敏感信息保管不善,带来了更大的风险隐患。

四、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支付服务的对策建议

(一)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

鼓励银行机构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乡镇设立营业网点,提高农村支付服务市场竞争度,激发农村支付服务市场各参与主体的活力。引导银行机构在银行服务空白区域设立分支机构,尽可能实现银行服务资源均衡分布,缩小农村居民与最近银行网点的物理距离,发挥普惠金融的扶持作用。

(二)建立涉农金融机构激励机制

发展普惠金融体系,要充分尊重我国城乡二元金融结构存在的客观现实,深刻认识改善农村支付服务环境的长期性、艰巨性和重要性。农村支付体系建设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又要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按照“城乡有别、适当调低、有所倾斜、改善结构”的原则,为金融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建立持续、长久的财政政策奖励和扶持机制,降低农村支付结算服务成本和服务价格。

(三)立足农村市场需求,丰富和完善支付产品体系

在农村地区进行支付产品研发和创新,必须立足当地产业特色和经济发展水平,根据农村及农民生产生活、商品交易的实际需求及急需解决的问题、难题提供支付供给,不断丰富和完善支付产品。面对不同地区、行业、客户存在的需求差异问题,各金融机构应从打破行政界限、区域界限、行业界限以及身份界限出发,推出特色鲜明、针对性强、费率优惠、高效便捷、差异明显的支付结算产品。

(四)加强宣传,营造良好的支付结算环境氛围。

农村金融机构应建立长效的宣传机制,拓展宣传渠道,不断创新宣传方式。强化服务“三农”意识,提高农民对支付结算的认知度。通过宣传银行卡、支付系统、票据、结算方式等内容,增加客户对支付工具的知悉度、信任度,逐渐改变农村居民的现金支付习惯。通过开展宣传活动,使农村居民切身感受到现代支付结算工具的安全、快捷、方便的特点,促进非现金支付工具的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石嘴山市中心支行,宁夏 石嘴山 753000)

猜你喜欢
非现金石嘴山市银行卡
互联网+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复杂背景下银行卡号识别方法研究
银行卡被同学擅自透支,欠款谁偿还?
谁划走了银行卡里的款
高速公路非现金联网支付体系建设探讨
石嘴山市非公企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检察院依法对王炜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
非现金支付方式在高速公路MTC收费中的应用与探讨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进行写作训练
关于审稿专家及作者提供银行卡号的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