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的早期护理干预及效果评价

2018-12-06 03:42王玉敏
关键词:静脉炎导管化疗

王玉敏

(兴隆县中医医院,河北 承德 067300)

PICC导管于患者外周静脉进行穿刺,操作简便且安全性更高,大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应用PICC导管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避免刺激性药物、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组织坏死,还可以减轻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非常适合长期输液的患者[1]。尽管PICC导管优势明显,但仍然会有并发症出现,如静脉炎,有报道[2]称,早期护理干预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为此,本文特进行了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8例PICC置管患者进行研究,并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59例。118例患者中包括女67例,男51例,年龄18~78岁,平均(56.13±1.23)岁,根据统计学检验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实验组患者在化疗前2天进行PICC置管,置管后即开始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每天一次进行紫外线局部照射,连续照射三天;每天一次进行脉冲磁疗,连续五天;外涂美得喜乳膏,连续七天;适当制动并抬高术肢三天。

对照组患者化疗后也行PICC置管,然后给予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静脉炎均采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处理,然后记录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部位、发生时间与治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 果

PICC置管后,实验组患者中有0例患者出现贵要静脉炎,5例患者出现正中静脉炎,1例患者出现头静脉炎。对照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贵要静脉炎,10例患者出现正中静脉炎,3例患者出现头静脉炎。实验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0.1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25.42%。见表1。

组别 例数 贵要静脉炎正中静脉炎 头静脉炎 总发生率实验组 59 0(0.00) 5(8.47) 1(1.69) 6(10.17)对照组 59 2(3.39) 10(16.95) 3(5.08) 15(25.42)x2 4.692 P 0.030

实验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晚于对照组,治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与治愈时间对比(±s)

表2 两组患者静脉炎发生时间与治愈时间对比(±s)

组别 例数 发生时间(d) 治愈时间(d)实验组 59 4.46±1.27 3.24±0.71对照组 59 2.31±0.76 4.89±0.82 t-7.957 8.332 P-0.000 0.000

3 讨 论

PICC导管优势显著,再临床中的应用非常广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不可避免,只能尽可能降低。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非常常见,部分患者因身体耐受程度低而中途拔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PICC置管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既有预防静脉炎的作用,又可以对已发生的静脉炎起到很好的治疗作用[3]。

综上所述,对PICC导管所致静脉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既可以降低静脉炎的发生率,又可以提高静脉炎的治愈率,尽快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静脉炎导管化疗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从炎症细胞因子浅析血栓性浅静脉炎病因病机及治疗经验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中线导管应用于ICU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微量泵结合PICC减轻5-Fu导致静脉炎的观察及护理效果分析
跟踪导练(二)(3)
A kind kid helps a classmate beat cancer Aka
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