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对农商银行审计的思考

2018-12-07 02:55刘隆康
审计与理财 2018年4期
关键词:内审农商审计工作

■刘隆康

随着农村金融机构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商业银行的审计工作也越来越被各级管理者所重视,逐渐被用来进行评价及改善内部经营活动,反映风险状况,巩固增强内部控制和公司法人治理基础,这要求农村商业银行亟需改变工作理念,围绕业务发展和经营管理重点,全面加强审计体系建设,实施审计工作精细化管理,大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现状

1.审计力量不足,审计风险不断加大。近年来在审计中发现,不法分子时刻关注商业银行管理漏洞进行金融诈骗活动,或与银行员工内外勾结联手作案,如诈骗贷款、挪用客户存款和伪造票据等重大案件时有发生。在审计工作中,尽管审计人员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但仍然存在较大的审计风险。另一方面,审计部门整体力量不足,审计时间有限,违规问题未能发现和披露的潜在风险较大。面对农商银行众多的分支机构、大量数据和资料,存在应发现而未发现重大违法违纪问题或典型性、倾向性问题的情况,使农商银行审计面临较大风险。

2.业务扩展创新,审计面临新挑战。近年来,上级对下级农商银行审计或外部审计一般采取轮流的方式进行,几年循环一次,审计人员很难全面掌握各银行内部经营管理等情况。加之农商银行不断推出新业务,现有审计人员专业素质、知识结构不能完全适应审计发展的需要。部分从事金融审计的人员,虽然具有长期从事金融审计工作的经验,但对金融新业务了解不多,只能对商业银行财务收支或原有业务进行审计,对其不断出现的新业务无法开展审计。

3.审计手段限制,审计面临取证困难。目前,农商银行审计要揭示和查处一些重大违法违规问题,需对一些单位或个人延伸调查取证,由于现阶段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在进行延伸调查时,很难取得被调查单位或个人的理解和支持,加上受到审计手段的限制,审计人员调查时往往受到层层阻碍。如,审计人员在对贷款企业特别是私营企业进行延伸审计调查时,被调查单位由于受自身经济利益驱动,很难给予配合和提供有关资料,尤其是在对个人消费贷款进行延伸审计调查时,借款人不予以配合的现象更为严重。

4.审计技术滞后,审计不适应金融步伐。面对农商银行庞大的金融数据,目前,虽然开展了计算机辅助审计,但审计软件技术开发很慢,同银行的数据接口没有实现,影响了审计的效率。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农商银行机构庞大、点多面广,审计不能对其进行全面审计,只能选择部分分支机构进行抽查,且在审计中,判断抽样贯穿审计过程的始终,这样就可能以偏概全,做出错误的审计评价。如,近年审计发现的农商银行为完成业绩掩盖不良贷款,致使信贷资产质量不真实的问题,审计人员只能对这一问题定性分析,而很难掌握农商银行全部不良资产的真实数字。

二、原因

1.审计方法较为陈旧。一是农商银行内部审计仍停留在手工操作和现场检查阶段,主观判断多,科学的风险分析方法运用得少,这种原始、传统的工作方法由于依赖大量人工操作,存在效率低下、成本高的缺点,已逐渐无法适应农商银行加强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的需要,影响了内部审计基本职能的运用。二是农商银行目前尚未应用风险导向审计模式,风险评估和风险识别所依赖的审计模型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参数设置和历史数据的检验。三是审计的信息化程度不高,信息搜集处理多依赖人工操作,在银行金融创新蓬勃发展、信息大数据化的时代,这种原始的信息处理模式已经很难适应银行的业务扩张步伐。

2.审计人员队伍薄弱。长期以来,农商银行一直对内部审计不够重视,内审人员较少、部分内审岗位等由其他部门人员兼任,且内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随着内部审计工作由财务领域向经营管理领域的拓展,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需求趋于多元化,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专业人才,还应配备精通各项相关业务的专门人才,由于内审部门业务的专业性较强,该部门与银行其他部门之间的内部交流轮岗机制尚未成熟,导致内审人员对农商银行的前沿业务和金融创新业务接触较少,影响了审计效率。

3.内、外审计缺乏协调沟通合作。近年来,农商银行存在的问题,使得银行外部审计与内部审计协调沟通问题日益显露。由于缺乏必要的沟通协调机制,无法产生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同效应。内部审计既不能为外部审计提供必要的审计信息,也没有来自外部同行的监督制约,使得其缺少战略性和长远动力。

4.内部审计机构缺乏独立性。根据2016年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指引》(以下简称《审计指引》)的规定:“商业银行应建立独立垂直的内部审计体系。董事会应下设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对本银行内部审计工作进行监督,现实中银行相继组建了自己的内审机构,但仍是“内部人治理”的问题,影响了内审机构工作的独立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当前,大部分农村商业银行审计人员的人事任免、薪酬待遇等均掌握在管理层手中,无法与被审计部门割断利益关系,独立性明显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内部审计人员既要监督银行经营管理活动,又要被银行管理层领导,缺乏必要的独立性。

三、建议

1.加强审计成果运用。加强审计成果运用是做好内审工作的重要环节。一是建议加大违规问题的整改力度。对审计部门检查发现的问题,加大违规问题整改力度,对问题整改不力的,要给予严肃处理。推行整改问责制,发挥审计在预控风险、促进管理、保障经营目标实现等方面的作用。二是加大违规问题的责任追究力度。要深刻反思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责不究的危害,建立严格的违规责任追究程序,严肃问责与追究,特别应注意坚持问责管理责任人,增强审计警示的威慑作用。三是建立完善审计风险提示制度,认真分析审计发现问题潜在的风险隐患,以风险提示单的形式抄送各业务管理部门,并进行必要的后续跟踪,督促专业管理部门健全、完善制度办法和管理措施,确保风险提示的效果。

2.加强审计人员培训。随着业务领域的扩展,业务规模的快速发展,对审计人员综合能力要求更强。一是营造良好的工作学习环境。通过开展多形式的理想信念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审计人员正确对待名利,立足本职,敬业爱岗,扎实工作。二是建立分层次培训制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按照人才成长的轨迹,根据辖内审计人员的实际情况,通过业务培训、轮岗培训等方式,提高培训效果,努力培养造就一批政治过硬、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纪律严明、有战斗力的审计队伍。三是建立审计工作激励约束机制。农村商业银行审计部门可以对审计人员进行工作业绩考评,逐步建立审计人员职业发展规划,实行等级管理制度。

3.加强审计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是提升审计价值的主要手段,实际工作中,可以重点加强经营决策的合规性、经营过程中的风险性、经营成果的真实性和所报告信息的可靠性等方面的审计监督,并提出具有连续性、可比性的审计报告。实行全过程审计质量控制,建立审计项目和审计人员的评价制度,确保审计立项准确、方案合理、操作规范、报告真实;出具的审计结论要注重科学性和实效性,并出具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审计意见,为部门研究工作提供依据,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

4.合理设置审计部门。内审部门要认真履行银监会《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审计指引》赋予的职责,认真执行落实好审计委员会的工作职能,根据董事会授权组织指导好内部审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独立于管理层及各职能部门等被监督主体,才能确保内审人员在工作中独立做出判断。同时,农村商业银行也应合理规划安排审计人员的薪酬福利,使其利益独立于各相关审计部门,从利益保障上排除内部审计人员履职的顾虑。审计部门的设置上必须坚持独立性原则和权威性原则,让内审部门回归本源,承担起内审法律法规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猜你喜欢
内审农商审计工作
太原农商银行支小再贷款利率仅5.5%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县域金融
太谷农商银行绘就金融服务乡村振兴『路线图』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