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贸易保护主义对美国工业化的推动作用

2018-12-07 11:02
金融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保护主义工业化关税

2018年伊始,因美国监管部门的反对,蚂蚁金服放弃了收购美国速汇通的计划,并支付了3000万美元的解约金。此次交易受阻给中美双边合作造成很大打击,让人联想起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虽然自二战以后,美国一直声称自己是自由贸易的主要倡导者,但是贸易保护主义从未在美国消失,早在工业化时期,贸易保护主义就发挥过重要作用。关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学术界更侧重于对新贸易保护的研究,即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新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主要表现、带来的主要影响、中国的应对策略等,建树颇多,而传统贸易保护主义的研究,有待进一步充实。因此,本文旨在通过梳理贸易保护主义与美国工业化之间的关系,探究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

一、重商主义与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思想的产生

所谓贸易保护主义,是指一国利用关税、非关税壁垒、汇率打压等措施对进口进行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与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外国产品与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惠与补贴的行为。受欧洲古典重商主义思想的影响,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在建国初已经产生。

地理大发现以来,英国对北美大陆进行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殖民统治。英国在对北美殖民地进行残酷剥削的同时,也向其传入了西欧先进的生产生活方式以及思想文化,其中就包括西欧的重商主义思想。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早期移民以英国人为主,而英国王室就是在重商主义的动机下向北美大陆移民的。

在重商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货币多寡是衡量国家富裕程度的标准,为了储有更多的货币,政府提出了一系列带有贸易保护主义色彩的政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殖民扩张主义政策、保护和鼓励本国航海业发展的政策、限制进口促进出口及保护与鼓励制造业发展政策。面对欧洲盛行的重商主义思想,北美殖民地在独立以后毫不忌讳的选择继承,具体表现为提高关税率。由于建国初美国面临严重的财政问题,所以贸易保护主义在建国后的头二十年只是为了增加财政收入。

二、贸易保护主义被认可与美国工业化的开始

促使贸易保护主义与工业化发生联系的导火索是英国对美的强硬态度。殖民地时期,英国严格管制北美大陆经济,美国独立后,英国又先后多次修改《航海条例》,变相对美施压,英国的行为激发了美国的自强意识。时任美国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于1792年提出《制造业报告》,报告指出,美国要想强大,必须学会应对来自西欧的工业竞争,打造本国“幼稚工业”,同时提高关税。实质上,汉密尔顿强调的是经济转型,希望美国从农业国转向工业国。但是,这一想法遭到了杰斐逊总统的强烈反对。杰斐逊受英国亚当·斯密思想的影响,是典型的重农主义者。根据亚当·斯密的观点,美国发展制造业,会阻碍年产物的价值,妨害国家走向富强。领导人相左的意见在国会引发了激烈讨论。

1803年,美国卷入了英法的经济封锁战争,至 1807 年间,美国已有500 多艘船被英国捕获,200 多艘被法国捕获。英法的双面打压迫使杰斐逊一改之前的自由贸易态度,于1807年颁布了《禁运法》,对英国和欧洲大陆交战各国实行贸易禁运。禁运使美国从左右为难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也促进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英法经济封锁战争阴差阳错的使美国政界观点达成一致,使贸易保护主义应用到了美国制造业的发展中。1812年,美国第二次独立战争爆发,战争使美国发展制造业的计划更加明确,因而,有些学者将1807年的“禁运”或1812-1814年的英美战争结束看作是美国工业化的开始。

三、贸易保护主义的推行与工业化的曲折发展

贸易保护主义得到认可后,很快应用于美国工业化建设,这期间,关税税率是影响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因素。

第二次独立战争结束以后,大量英国廉价工业品涌入美国市场。据统计,1814年美国进口英国货物1200万美元,两年后猛增至1.47亿美元,增长了10倍以上,[4]致使美国进出口贸易环境恶化、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除了英国的挑战,英法两国不断恶化的关系也时刻威胁着美国制造业的成长。事态的发展使美国孤立主义思想有了变化,由初期只侧重政治和外交,转为在经济上也进行一定限制。1816年美国通过了历史上第一个保护性关税法案,即《1816年关税法案》。

与建国初不同,虽然关税仍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统治者的战略眼光已着眼于工业化。为保护本民族工业的发展,《1816年关税法案》规定,美国将连续3年对毛纺织业征收25%的关税。法案还规定了关税起征价——最低估价,即所缴税应为海关最低估价的25%,而非进口价格的25%,且实际税率与进口价格呈反比,进口价格越低,实际税率越高,反之,实际税率越低。这一规定有力打击了他国低价商品对美国的倾销。

在美国出台《1816年关税法案》的同时,英国也出台了《谷物法》,意在限制或禁止谷物进口,保护本国土地贵族的利益,避免他国竞争。英国的反击给一向以农业著称的美国造成威胁,美国农产品市场再次紧张。不过,危机也让美国看到了继续发展制造业的机遇,因为原材料下跌意味着工业制成品成本下降。1824年,门罗政府借机将平均关税提高到40%。到1825年时,美国棉织厂所拥有的纱锭总数较1815年增长了近5倍。

1825年,英国爆发了经济危机,为了转嫁危机,英国向美国廉价输出农产品和原材料,使得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从制造业扩展到农业和原材料。根据1828年关税法案的规定,美国关税率提高到45%,制造业占出口商品的比例也随之上涨,1821-1830年,这一比例上升至8%,比1803-1810年上升了3.3个百分点。然而,由于南北方利益不同,北方支持提高关税,南方要求降低关税,1824年及其之后几个关税法案的推行并不如意。

南方的反对迫使北方做出让步,1832年到1842年间,美国平均关税率降为20%,内战发生前,关税率平均低至18%-19%。关税的下滑并不能说明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已发生质的变化,事实上,较之于其他国家,自保护性关税出台以来,美国的平均关税基本都维持在25%左右,仍是一个比较高的水平。即便如此,关税下降还是影响到了美国的工业化进程。当英国在1860年完成工业革命的时候,美国仍延续着以北美原料和农产品交换西欧制成品的贸易格局。缓慢的工业化进程让北方坚定了贸易保护的决心,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

四、贸易保护的大力推进与工业强国的形成

南北战争最终以北方的胜利结束,北方的胜利不但使美国走向统一,也使得提高关税政策可以在美国顺利展开。可以说,南北战争不仅是美国政治史上的转折点,也是美国经济史上的转折点。

在贸易保护主义的实施下,美国的工业化进一步发展。1860年美国钢铁产量为1.3万吨,1870年增至7.7万吨,1880年达到140万吨,到1886年时美国钢铁产量已跃居世界第一位。煤炭行业的年均增长率超过8%,1885年时产量达到10212万吨。此外,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石油行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到1900年时,制造业的产值已是农业产值的两倍还多。足见贸易保护主义在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美国总统麦金利也曾这样表示:“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农业国;我们成了世界第一大矿产国;我们也成了世界第一大工业生产国。这一切都缘于我们坚持了几十年的关税保护制度。”

五、结束语

通过前两部分的梳理,不难发现,贸易保护主义与美国的工业化发展基本呈现一种正相关态势,保护力度越强,越有利于工业化的发展,当然,美国工业化的发展也需要采取贸易保护制度。不过,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工业化进程中的应用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萌芽阶段,即1892年《制造业报告》提出之前,贸易保护主义思想在美国制造业中萌芽,首要目的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认可阶段,即以杰斐逊为首的重农主义者同意发展制造业,同意采取贸易保护措施,典型事件是1807年《禁运法》的推行;试运行阶段,即1816年美国出台第一部保护性关税法案到南北战争结束之前,通过提高关税政策,美国的制造业有了一定发展,但是工业化水平并不高;大刀阔斧实施阶段,南北战争结束以后,当英国为首的欧洲国家开启自由贸易之路的时候,美国却形成了相对完整的保护主义经济理论体系,并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成为首屈一指的工业强国。综上所述,贸易保护主义在美国的工业化进程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东理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肇庆526070)

猜你喜欢
保护主义工业化关税
关于加快新型建筑工业化发展的若干意见
历年关税平均水平
特别关税下企业应变之道
《新型工业化》征稿启事
三元肥关税下调 肥企机会来了
关税降了,进口车价格会不会降?
WTO规则的缺陷和贸易保护主义新特点
中国反对贸易保护主义的方案要旨
工业化失败的国家缺了什么?(上)
工业化住宅渐行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