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部控制论企业如何完善财务管理

2018-12-07 11:02
金融经济 2018年12期
关键词:执行力审计工作经营

 

从客观现实来看,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相对于国外先进企业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基于内部控制的财务管理工作更是如此。因而,企业若想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应该从加强自身的内部控制管理入手,从而能够起到降低各项成本费用,规避财税风险及经营风险的作用,真正的能够使得企业做大做强。

一、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一)财务管理与内部控制内涵

财务管理是企业结合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对资产管理、货币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等一系列经营管理问题而制订的相应制度并开展的相应管理活动。财务管理的主要意义在于以基于企业相关各方利益最大化为原则的前提下,对于企业的日常经营、对外投融资等方面加强管理,为企业合法的创造利润。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在完成其经营目标、方针、战略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防止财务舞弊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企业或是单位各类财产的完整性,提高企业发展效率等目的,通过在企业及单位内部建立一系列相互制约的关系,形成一定的内部制约制度。

(二)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的关系

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企业从加强自身管理做起,通过提升其财务核算水平、运用财务分析来对于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融资活动进行有效管理,在防范风险的同时,为企业创造利润。而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可以通过完善内控环境进行有效的风险评估、开展强有力的内部控制活动、加强内部的信息交流等方面来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确保企业各类财产的安全,使得企业规避各类风险。可见,内部控制与财务管理两者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和重大战略方针而服务的,都是为了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的。只不过从形式来看,财务管理是目标,而内部控制成为实现财务管理的方法及手段。

(三)企业通过加强内部控制途径完善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达到确保企业财产安全的目的。财务管理顾名思义是管理企业财产,确保企业各类财产不受侵害。因而,保证财产安全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首要目标。财务管理目标下的财产安全,依靠的是严格的内部控制进行的,企业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加强内部控制风险评估,来确保企业各类财产安全完整,杜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各类资产流失及损失,以及避免不必要的经营隐患。

其次,有效降低企业成本费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完成利润目标,除了依靠对外开拓市场,增加产品市场份额以外,还需要依靠在企业内部挖掘,科学、合理、有效的降低产品成本以及各项费用。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人员的增加,企业的投资人、管理者不可能实现对于其每一个生产经营环节,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能达到事必躬亲的地步,还要依靠企业其他人员参与其中。客观地讲,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在生产经营的各个管理环节出现财务舞弊行为,这就要求企业制订出相应的管理制度,来有效避免各类超标准成本、费用以及损失的出现。而内部控制可以有效的在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加强对于内部的各类管理工作,使得在财务管理中及时地发现企业一段经营时期内存在的问题,从而起到降低产品成本节约各项费用的作用。

最后,保证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为企业管理层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数据支撑。现代企业制度下,企业管理层极为重视对于企业各类经济活动的正确决策。然而,管理层的正确、科学的决策依靠的是财务信息的准确性、有用性和及时性。比如,企业的投资决策,则希冀于来自各类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并准确地计算投资回收期、投资回报率以及息税前利润(EBIT)等指标。而这都来自于通过企业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得到最为真实的财务信息获取。因而,企业也只有加强内部控制才能够完善财务管理工作,为企业管理层正确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做以参考。

二、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尚需进一步完善

“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纪律是什么?纪律就是法律、制度,企业只有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其经营目标。以内部控制为例,目前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控制管理中存在这样或是那样问题,与内部控制制度缺乏完善有着很大的关系。制度的不完善,会使得内部控制人员在执行内控工作过程中显得“无的放矢”,最终也就无法完成财务管理目标。究其原因,主要是存在于制度建立与财务管理有些脱节及企业管理层对于内控制度的建立缺乏应有的重视。

首先,一些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管理特点进行,或是仿照先进企业的经验,或是制定的制度难以适用于自身的生产经营,最终造成内部控制制度无法执行,使其束之高阁。

其次,部分企业管理层缺乏对于内部控制管理的重视。一些企业的管理层,将其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扩大销售、改进技术水平、提升劳动生产效率上。对于内部控制工作觉得是财务部门的工作,与其日常管理没有太大关系,久而久之使得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及完善也变得无人问津。

因此,若想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并最终使其服务于财务管理及相关目标,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完善显得非常有必要。

(二)内部控制执行力有待加强

企业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只依靠制度、从口头上管理还是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的。还需要有强有力的执行力作保证。现实情况来看,一些企业或是通过外部委托或是自我剖析也制订了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但是却在内部控制的执行阶段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最终使得内部控制工作不了了之。

首先,财务人员在内控执行中出现懈怠,造成执行力下降。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下,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行为离不开财务部门及财务人员的参与,可以说企业的任何经济活动都需要财务人员参与其中,对于内部控制工作亦是如此。但是,企业在实际开展内部控制过程中,出于财务内部岗位分工的不合理,不能完全遵循相近岗位不相容原则,或是财务人员对于内部控制的认识有待提高等原因造成了内部控制执行的不力。这样不仅导致内部控制无法正常的进行,无法实现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还易于使得企业浪费相关资源,有损企业价值。

其次,企业内部审计中不能很好的遵循独立性原则。内部审计工作可以有效的检查企业内部控制各个环节的执行情况,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的漏洞。但是,少数企业并没有对于内部审计工作给予一定的重视,反而觉得内部审计工作可有可无,从而使得企业在开展内审过程中,被审计单位采取一种排斥的态度来面对内审工作,管理层方面也未授予内审部门足够的权限,使得内部审计成为一种摆设。由于内审工作达到不应有的效果,造成内部控制工作执行力较差。

三、改进企业内部控制质量,完善企业财务管理措施

(一)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说的就是制度的重要性。对于企业来说,应从企业领导的角度来重视内部审计工作,自觉接受内部审计监督。并敦促相关的职能部门及人员结合企业的自身生产经营状况制定出适合企业发展的内部控制制度。具体的作法是企业可以借鉴先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现有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予以完善,并且制度中有效的规范企业各个层次的审批权限,并要求不得越权审批各类成本费用支出。同时,在内部控制制度中明确奖惩条款,从而做到奖罚分明。也只有这样,企业先在相关制度上进行建立、健全,才能为下一步的执行奠定基础。

(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好以后,关键在于执行,否则再好的制度也毫无意义。企业应该从提升财务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及加强内部审计力量等两方面着手,来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

首先,企业会计人员要注重培养自身的业务素质。会计人员的财务核算工作是内部控制管理的关键,企业的财会人员在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还要加强对于自身的业财融合能力的培养。同时,财务部门内部也要做好相应的岗位设置与分工工作,保证内部控制的有序进行。

其次,加强内部审计工作力度。许多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不顺利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不力有着一定的关系。企业要着重对于高素质内部审计人员的引进及培养,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内部审计单位的地位,要求被审计单位无条件的配合内部审计工作的执行。只有加强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才能有效的加强内部控制的执行力,从而为企业的财务管理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总结:改革开改四十年来,国内的企业无论是在规模上、效益上以及国际的影响力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现实情况来看,在参与国际、国内同行业的竞争中有时未必能够占得先机,究其原因都与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不到位有关。财务管理工作的不到位,很大程度上与内部控制管理不完善有着直接的关系。面对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应从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等方面着手,从而为实现财务管理的目标,为企业提升经济效益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南京溧水城市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200)

猜你喜欢
执行力审计工作经营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做到三个“必须坚持” 提高地方人大执行力
这样经营让人羡慕的婚姻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变争夺战为经营战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特许经营”将走向何方?
执行力是『干』出来的
我省加强烟花爆竹经营安全监管放宽经营限制
合理赞扬提高执行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