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分析

2018-12-07 15:16胡亮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5期
关键词:校方会计专业实训

胡亮

贵州人民武装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当前我国各大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情况呈现出了有数量但缺少质量的特点。在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中,普遍表现出了缺乏合理性和科学性,并且十分不全面的特点,与高校培养人才的教学目标并不相符,急需进行改革和转变,寻求正确的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方式,提升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质量。

1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1.1 实践教学体系不完善

关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近些年来逐渐为校方所重视,相较于从前一味注重理论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而言,已经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并且很多高校在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具有自身教学特色的体系,但是当前在我国,各大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不完善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现象和问题,大部分高校在实践教学中都对会计的核算职能进行了过分的强调,但是对会计的管理职能有一定程度的忽视,没有和教学实践体系进行有机的融合,与当前的信息化、科技化的发展形式不相适应。当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停留在低端的核算基础层面,实验项目中手工会计的项目占比较多,而计算机项目相对比较单调。除此之外,我国各大高校之间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水平差距较大,很多高校在进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时一味模仿那些具有先进经验的学校而没有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导致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自身的理论教学活动脱节,实践教学工作流于表面,没有深入开展,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不利。还有一部分高校虽然开设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课程,但是各门课程之间缺乏必要的连接,分割现象十分严重,对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设会产生影响[1]。

1.2 缺乏科学实用的实训教材

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过程中,所选用的实训教材的质量会对实践教学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当前很多高校的会计专业所使用的实训教材具有内容滞后、更新速度慢、实用性低且与学校自身的教学不相符等问题。校方在进行教材选择时没有充分的对实训教材的内容、涉及面以及创新程度进行考察,因此导致了教材与实践教学工作无法完美相适应的情况。当前大多数高校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都采取了模拟实验的形式,通过为学生营造一个虚拟的企业环境,为学生提供某一个月的经济业务和相关资料,通过联系的方式来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在进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通过身兼数职的方式来进行,看似十分丰富忙碌,但却与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不太相符,无法让学生体会到会计专业真正实践过程中的分工和合作方式,对于学生自身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工作能力的提高十分不利。无法根据会计专业当前在社会上实际的发展情况来安排实践教学的环节,无法为学生提供具有较高实效性以及科学性的教材,是影响当前实践教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加之部分学校的实践教学手段较为落后,只能通过手工模拟企业经营的过程或者是利用会计核算软件来模拟会计的业务,因此与实际的会计工作情况具有较大的差异,导致了实践教学工作与会计专业所面临的实际情况脱节严重。

1.3 实践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

高校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大多数使用的是和理论课程一样的集中授课的教学方式,在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安排或是插入一些实习周或者是小学期,多数情况下利用周末时间已经学生日常的课余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这样对于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了挤占并且会耽误教师正常的休息,徒增教师的工作量,由此导致实践教学的质量下降。除此之外,还有很多高校会采取校内实训的方式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即用手工会计的模式来进行实践,而不采取到校外的实践基地进行深入的仿真训练,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甚至还有少部分高校,对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活动没有给予重视,因此没有安排专门的时间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学生也没有对此产生重视,因此丧失了许多实践操作的机会[2]。

1.4 实践教学环境不完善

当前会计专业所处的实践教学环境主要包括校内和校外两个方面。对于校内方面而言,学校的实践教学设施不完善,硬件设施不全面是主要的问题。大部分高校校内可以提供给会计专业来进行实践教学的实验室都较为落后,学生在校内实验室中所能够完成的时间联系十分有限,无法满足学生的实践需求。很多高校所使用的都是已经被淘汰的、十分滞后的财务软件,与社会中实际被应用的会计软件脱节严重,仿真性稽查,无法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并且,在校内的实践教学中,大多数还是以手工实践作为主要形式,对于计算机实践的训练十分不足,因此不利于人才管理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校外方面来说,在校外进行实践教学的难度较大,很多学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十分薄弱,很多学校即使已经和企业达成了合作,当仍旧是流于表面,没有将其落实,因此无法保障实践教学的效果,无法确保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

2 构建高效会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具体方式

2.1 增强重视程度,合理选择教材

教材对于实践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校方加强对于教材选择的重视程度,完善对于教材的挑选十分必要。在选择教材时,校方需要注意考察其内容是否与当前社会中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情况相符,除了要对教材内容的实效性进行考察外,还需要考虑其内容结构的编排,要充分考虑的本校学生的学习情况,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挑选。校方还可以鼓励本校会计专业的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的教学经验来自行进行教材的编写,以此来提高教材的使用情况以及灵活程度,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对其内容进行完善和修订。在进行教材编写时,可以借鉴一些国外的先进经验,以及会计专业实际的实践操作情况,帮助学生对实践教学产生更好的理解,能够尽快的适应实践活动的节奏。

2.2 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自身素质的高低会对实践教学的效果产生十分直接的影响。在进行师资队伍建设时,要注重对教师综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培养,重视教师的教学能力以及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的能力。提高教师素质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可以通过利用假期时间安排教师到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环境进行学习和体验,例如一些会计事务所和相关企业进行深入的学习和体验,体会会计专业在社会中实际的发展和应用情况,锻炼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要充分利用事务所以及企业中具有较多经验的专业员工来为教师提供辅导,多多进行沟通,以此来实现教师教学内容与实际情况相接轨,建立起真正的联系。在此过程中校方还可以与企业建立起合作的关系,方便日后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实习,为学生提供具有较高仿真性的实践学习环境[3]。

2.3 加大资金投入,完善设施建设

要构建实践教学模式,就需要校方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践设施以及时实践环境,因此校方必须加大在这方面的资金投入,完善本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为学生提供完善的实训设施以及一些相关的、使用的会计软件,培养学生通过计算机进行实践的能力。校方可以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的方式来降低自身的经济负担,也可以通过邀请本校的优秀毕业学子返校对本校进行一些捐赠。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与企业建立起长期的联系,将企业作为本校的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完善的实践学习环境是一种非常可取的方式。

总的来说,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对于高校会计专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进行实践教学,可以提高会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帮助学生实现将理论转化为实践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并且能够促进高校会计专业自身发展。

猜你喜欢
校方会计专业实训
高职会计专业经济法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探索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成效构成要素——基于五年制高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
新经济下会计专业就业困境与突破——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专业教学改革的困境和突破
项目驱动的启发式程序设计实训探索与实践
现代通信实训教学平台的建设与实施
加大力度 全面保障学校学生合法权益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