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初探

2018-12-07 15:16杨晓斐
商品与质量 2018年35期
关键词:价值观核心时代

杨晓斐

山东女子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山东济南 250300

当今时代,随着现代化建设的飞速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今时代的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良好经济态势和社会变革程度,这就使得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情况。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报告中的内容,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就做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价值观教育指明了方向。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经过了绵延多年的时代积淀,是中华民族最为珍贵的精神财富,应该成为当今时代文化创新和教育的重要思想源泉。

1 在某种程度上,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理论价值和当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是相通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根成长,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发扬和完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思想,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思想其实在内容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二者有相同的理论根基和思想追求。在传统文化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也体现了从个人到社会进而到整个国家的不同层面,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从这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了阐述和概括[1]。

历史长河绵延不息,渐渐地,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最终形成,那就是爱国主义,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和生存发展,都与这种精神息息相关。面对新的历史时代的发展和进步,改革创新成为了该精神在新时代的拓展和延伸,逐步形成了新时代新的价值追求。新时代的价值追求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与历经时代的发展形成的民族精神具有高度统一性。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其实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前所未有的创新

对于民族和国家的发展来说,物质的增长、财富的积累固然重要,但精神的富足不可缺少。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国家和社会大力倡导的价值观念和精神导向,对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它的提出和倡导,一方面是有力地传承了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中具备民族性、本土性和历史性的优秀价值观念,在当今的新时代,继续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这也是对传统文化进行的一次前所未有的创新。思想的新内涵,价值观的新样式,在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分别对个人、对社会、对国家都有了新的要求,不断完成系统化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了内容和形式巨大无比的创新,立足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的发展特点赋予了传统文化更新的内涵。

从另外一个更深层面上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内容和形式上它都与传统文化有差异性,体现了其批判性,也体现了其继承性。从内容上看传统文化虽然有诸多无比优秀的地方,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复制,而是对其进行了批判性的继承。在传统思想中的“男尊女卑”、“三纲五常”等儒家法家等的思想和学说,因为不适应发展需要,都被新的理念和观点所取代。从形式上,较传统文化也有了全面的改进,思想更加立体化,体系更加科学化,逻辑更加层次化。在对传统文化进行发扬精华摒弃糟粕的过程中,其已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色,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生命力。

3 在培育和践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整个过程中,要充分挖掘优秀文化所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文化发展呈现出多重元素融合的趋势。当今社会,传统和现代是高速融合的,许多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都缺乏了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认同和接受程度欠缺。当代大学生很难从传统文化中充分吸收精髓瑰宝并内化为自身的修养和能力。在社会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许多当代大学生受到市场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在价值观还尚未完全发展成型的阶段,存在着道德诚信缺失的现象。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环境中,或多或少地有信任危机、道德滑坡、缺乏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等现象。互联网络的飞速发展也为大学生了解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但网络文化也具有一些不可规避的不良特性,使有消极影响的社会思潮、不良的意识形态渗透、负面的价值追求等也出现在当代大学生的生活中。通过网络的传播,这些不良的思想,以快速的传播方式和手段,极大地影响到当代大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而植根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在良莠不齐的信息中提升甄别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同时,优秀的传统文化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

4 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探索有效可行的培育和践行策略

4.1 加强有关课程体系建设,借助传统课堂教育的平台,融合优秀传统文化,搭建全新的更加合理的课程框架体系

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文化的教育基本处于割裂状态,优秀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对于历史故事、历史人物的简单描述性学习。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必然要求在课程设计上要拓宽其内涵和外延,而不应该是仅仅作为一门选修课而存在。为此,应该在现有的课程体系框架下,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主动积极开发独立的有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课程,丰富第一课堂中该方面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如开设中国古诗词鉴赏、古典音乐与绘画作品的欣赏,文学作品的赏析课程等等。通过以学生为主题的教育形式和内容改革,提升学生对课堂的向往情趣,培养学生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

4.2 借用思政课堂的这一宝贵资源,拓展和延伸网络教育的平台,实现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现实及网络思政教育的结合促进。

充分发掘两者间相通相促的成分,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上,体验互动式教学,培养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探索意识。在当代互联网无比发达的背景下,把网络媒体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从线上育人的角度,找到传统文化教育、网络思政教育等之间的关联。充分利用诸如微信此类的多媒体平台宣传优秀传统文化,增进价值认同。从立体化的角度,用发展的观点和科学的理念,引导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局面。根植于传统文化的体系,同时与时俱进,丰富个人知识体系的同时,逐步实现知识体系向信仰体系的转变。

4.3 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增长知识和才干,实现实践育人

依托于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发现和掌握传统文化教育、专业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所存在的有关联系。通过开展系列的以传统文化养心育行的活动,用创新实践增强学生从感情上认同和行动上践行这些价值观的自觉性。增强校园的文化内涵建设,提升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契合度,在润物无声中,提升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水平[2]。

4.4 促进校园环境建设,开展与传统文化教育相切合的校园活动,实现环境和活动育人

校园文化,充分体现了大学的精神风貌和文化追求,同时也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优质的载体。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宣传和普及中国传统文化,通过组织开展“青春国学荟”等活动,组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展览、中国茶艺等传统文化仪式表演等,烘托优雅的文化氛围,增强学校的文化底蕴。同时,加强国学社团等传统文化教育社团的建设工作,积极鼓励学生加入社团,定期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品展览等主题社团活动,扩大主题活动的覆盖面,保证大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另一方面,加强学校网络文明的建设,保证校园网络文明监管到位,积极用优秀文化作品和精神财富鼓励学生,营造弘扬和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以高雅的人文环境塑造学生,在提升学校品味的同时,实现环境育人。

5 结语

作为一个系统性、长时间、广领域的工程,不仅需要高校的努力,更需要全社会的协同配合,才能真正将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落地落小落实,真正达到实效。在中国传统文化的视阈下,发挥其优秀成分的促进作用,需要将其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积极探索、不断创新思路和方法,才能切合时代的进步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猜你喜欢
价值观核心时代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