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2018-12-07 05:35郑秀红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9期
关键词: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教学

郑秀红

【摘 要】 课堂演示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整个物理教学的中心环节。它不仅是建立物理概念、揭示物理規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探究精神及良好的思维品质,更是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现主要以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出发点,浅谈一下如何更好地进行物理演示实验教学。

【关键词】演示实验;物理课堂;实验教学

要做好演示实验,首先应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好演示实验,明确实验原理,通过该实验想培养学生的哪些能力,提升学生哪些素养。再要精心选择器材,实验器材越贴近生活,学生越熟悉就越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要精心设计实验过程,实验过程要简单易操作,课后学生能自己重复操作,实验效果就会更好。

当然做好一个实验不难,但要想通过实验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那就需要老师做好引导和提炼。以下就是我在教学中尝试的几点做法:

一、针对演示方式“反客为主”,引导学生提升自主意识

可以说,如果认为演示实验只是教师演示现象、学生观察,这则是对演示实验作用的浅层次理解,为了避免被动、消除依赖思想,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演示实验教学同样可以变“自导自演”为“反客为主”,实现教学行为的创新。

可以将原来仅有老师做的演示实验改为与学生一起做,变教学为导学;可以将原来的“师导师演”改为“生导生演”,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改变过去那种只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忽略能力培养的做法。演示实验不再仅仅是教师“展示”学生“观看”,而是将教学活动还给学生,像探究、汇报、总结等环节都有学生完成。教师的演示是为了“导”,学生的动手操作是为了“究”。这种做法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平台,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充分利用演示实验引入情景,创设一系列的激疑、质疑、析疑、解惑环节。整个课堂内容先放后收,让学生切切实实感受到探究的乐趣。把静态的知识结论变为动态的探究过程。正如现代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所强调的“教一个人某门学科,不是要他把一些结果记下来,而是教他参与把知识建立起来的过程。”

二、针对演示表象“集思广议”,引导学生跳出思维惯性

观察是学生从演示现象获取知识最基本的环节。但是,学生对事物的观察往往局限于表层、片面甚至是错误的。从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角度来看,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去伪存真,探究其实质和内核,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必要让学生从多层面、多角度、更深入的认识物理现象、本质和全貌。例如在“探究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的实验中就要引导学生从条形磁铁的插入、拔出;回路的断开、闭合;回路中电阻的增加、减小等多种操作的目的都是“引起回路中磁通量的变化”这一实质内核。

三、针对演示内容“穿针引线”,引导学生掌握迁移

对于物理演示实验,尤其是彼此“形不同而质相同”的演示实验,我们可以“穿针引线”,对有关内容进行并联归类。例如,可以按探究思路进行归类。在探究向心力大小的决定因素时,实验中分别探究向心力与物体质量、半径、角速度等多种因素的关系,采用了物理学中常用的控制变量法。像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探究物体加速度大小的决定因素”等试验中所采用的思路都是一样的。如,就实验装置进行归类。在演示探究动能定理时,可以将探究牛顿第二定律的装置迁移应用;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时,可以把演示平抛运动的装置迁移应用。如,在演示物体做平抛运动时,往往用水平和竖直两个方向的直线运动等效替代物体实际的抛物线运动。教学时引导学生思考,这种处理方法与“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能否殊途同归。一般看来,演示实验的教学空间相对狭小,但我们可以“见微知著”,通过拓展演示实验的教学空间,从个别到一般、从部分到整体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启迪学生领会发展式学习方法。

四、针对教学目的“另辟蹊径”,实现从“无”到“有”的实验创新

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应该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知识的应用来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抽象、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科学的基本活动就是探索和制定模型”(法国方法论学者阿雷语),所谓建立物理模型就是忽略次要因素和非本质特征,抓住主要因素和本质特征,使研究对象、变化过程得到简化和纯化,从而大大方便了物理问题的解决。

实验演示是物理课堂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笔者对演示实验的改进和创新做出了以下四点的尝试:第一,改变“一个内容一个实验”的方式,在实验过程中联系旧知识,为实验的内容、方法和装置“穿针引线”培养学生迁移知识的能力,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第二,改变“一个实验一个流程”的做法,实验过程中善于挖掘学生的思维误区,适时改进实验器材和手段,抓住时机引发强烈的思维碰撞,做到“集思广议”,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物理现象产生的原因;第三,改变“教师自编自演”的方式,将实验的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紧密结合,做到“反客为主”,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第四,对于演示实验的创新,最重要的是要尝试改变“理论推导规律”的教学方式。教师应该根据教学目的“另辟蹊径”,突破传统教学思维的限制,实现从无到有的实验创新。

【参考文献】

[1]毛志仁.对初中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的应用探讨[J].中华少年,2017(19)

[2]徐晓佳.DIS与自制教具相结合 提高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有效性[J].物理之友,2016(12)

猜你喜欢
物理课堂演示实验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几何体在高中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