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叛逆

2018-12-07 01:42伊成明
神州·下旬刊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文学价值雨果

伊成明

摘要:在雨果的众多史诗级别的气势恢宏的庞大叙事小说中,《九三年》是其最后一部、也是最不寻常的一部长篇小说。说它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是因为该书出版于一八七四年,已是雨果的晚年时期;说它不寻常,是因为在《九三年》中,雨果对社会的变革乃至法国大革命的激进态度开始产生了质疑,更加带有人性的色彩。在十八、十九世纪的法国,当革命的热情席卷着整个社会,广大的人民群众正在积极地与专制主义与封建王权作斗争而罔顾阶级敌人的人性以及死活的时候,雨果这样一部对人性有着深深思考的小说无疑具有强烈的反传统性特点,因此,本文也试图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探究雨果的小说体现了何种文学性的价值。

关键词:雨果;《九三年》;反传统性;文学价值

《九三年》一书的名字来自于法国大革命中的1793年,是整个大革命形势最为严峻的一年,共和国在巴黎刚刚建立起来,政权未稳,革命党人内部权力斗争十分激烈,而国内的保皇派和外国干涉势力也在蠢蠢欲动试图扼杀新生的革命政权,以布列塔尼亲王朗特纳克侯爵为首的旺代叛军从英国冲破了革命军的海上封锁并且从法国西海岸登陆,组织起了更大的部队对抗革命军并且屠杀沿途帮助革命党的村庄和城市,这就造成了小说一开头的精神失常的母亲与三个孩子被革命军救起的一幕。如果我们仍然按照传统的现实主义革命文学作品的思路来理解的话,那么故事必然是朗特纳克侯爵作为杀人不眨眼的魔头经过与英勇无畏的革命军的周旋与战斗最终被抓获,接受了正义的审判后认罪伏法,革命最终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可是这正是《九三年》的独特与反常规之处,在整部小说中,关键的三个主要角色:朗特纳克侯爵、司令官郭文、教士西穆尔登都表现出了与传统印象中的正反人物大相径庭的一面。

当朗特纳克侯爵下令烧毁整个厄伯-昂-派若村并且枪杀了整个红帽子联队的时候,他的形象无疑是可憎的,然而当他意识到革命军中还带着三个尚在襁褓之中的幼儿时,却下令将他们放过并且随军带走,并且在他所率领的农民军与郭文的革命军在拉·图尔格城堡进行最后的决战落入下风不得不逃脱的时候,却终究因为良心而返回城堡帮助革命军救回了三个孩子并被逮捕。原文中是这样描写的:“他在窗沿上沉思地逗留了一阵,仿佛给大火一些时间去思考似的。然后,他不慌不忙地,慢慢地,高傲地,跨过了窗台,他没有回头望一望,就挺直身子,背靠着阶梯,在后面是大火,前面是悬崖的情况下,开始一声不响地走下梯子,威严得像个幽灵。...侯爵到了下面,离开梯子的最后一级,把脚踏到地面上的时候,一只手落到他的衣领上他回过头来。‘我逮捕你。西穆尔登说。‘我准许你逮捕我。朗特纳克说。”

毫无疑问,朗特纳克侯爵的形象在他战败被捕的时候显得最为高大。如果说在雨果的另一部著名的小说《悲惨世界》中,反面人物沙威同样被俘虏后选择自尽是因为良心发现与自我的谴责,那么朗特纳克侯爵则是在自己的内心世界当中就已经完成了这样的转变,或者说,他内心的人性之善的部分一直都是存在的。因此,雨果的两部作品之间也实现了这样一种转化:封建势力并非一以贯之的邪恶,而封建时期的贵族气质也有着善良的一面,这种气质甚至可以使敌军的士兵们产生对他的敬畏。

而朗特纳克的侄孙,同时也是革命军司令官郭文,就显得复杂许多了。他是一个矛盾的人物。一方面,作为法国贵族的直系后代,他血管里流淌着与朗特纳克侯爵一样的血液;另一方面,他作为共和国所任命的司令官,有着坚决反对保王势力的态度,因此当教士西穆尔登从巴黎赶到旺代战区的路上打尖时,看到了路边的标语:“郭文警告朗特纳克:如捉获朗特纳克,即行枪决。”这样的态度也存在于朗特纳克侯爵身上,在道尔攻城战旺代叛军处于劣势不得不弃守城池的时候,朗特納克亲手向郭文开了三炮,虽然都没有打中郭文,但是也足以证明二人互相都想置对方于死地的信念。然而,当最后的决战结束,朗特纳克侯爵被逮捕后,郭文却陷入了深深的内心矛盾当中。在他的内心进行着复杂的矛盾斗争的时候,雨果用几句话简练地点明了这场思想斗争的实质:“那就是善和恶的斗争。一个凶猛的心灵被打败了...人道战胜了这个人。人道战胜了不人道。”于是,怀着自己对于人道的理解与感情的波动,郭文释放了朗特纳克,并使自己成为了囚犯,从容地走上了断头台。

一直与郭文难以割舍的人物正是教士西穆尔登。他在大革命还未爆发前作为一名普通的神职人员在贵族家庭做教师,他最喜爱的学生就是年幼的郭文,他还曾在郭文重病的时候救了他一命。作为教士与教师,西穆尔登是极富理想主义且意志坚定的,当他作为教士的时候,有着对上帝的虔诚信仰;在大革命后作为整个巴黎城内有学问、有名望的社会贤达与远征军政治委员,他对于法律、思想又有着执着的忠诚。因此,当郭文在决战后私自放走了朗特纳克并将自己作为犯人关押在监狱内的时候,西穆尔登的内心活动有着极为微妙的变化:“西穆尔登脸色苍白得像一具死尸。他动也不动,好像一个受了雷击的人。他仿佛已经停止了呼吸。一大滴汗珠在他的额上出现。他坚定了自己的嗓音...‘被告,他说,‘你站起来。他已经不以亲昵的口气来称呼郭文了。”但是,西穆尔登尽管铁面无私地执行了法律,将自己最爱的学生,曾经救过他两次命的学生送上了断头台,他自己的世界观也已然崩塌,面对这样艰难的选择,他选择了与郭文一同走向终点:“在这同一瞬间,另一个声音也响起来。一下手枪回答了那下斧子声。西穆尔登从腰带里拔出一支手枪,正当郭文的头颅滚进篮子里面的时候,西穆尔登用一粒子弹洞穿了自己的心脏。一股血从他的嘴里涌出来,他倒下来死了。”

综合以上三位小说中的主要人物的心理活动分析与原文对比,不难发现雨果在这部作品当中展现出了一种高于法律、高于革命理想的更重要的社会准则:人道。而这对于那个革命的年代正是一种伟大的反叛与深刻的反思。美国学者彼得·盖伊在《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一书当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概括而言,我们可以归纳出小说写作动机的三个主要来源:社会、技艺以及个人心理学。...在这三种要素之中的最后一个,行动的心理学源泉,包含了潜意识的愿望和焦虑。”因此,雨果的这样一部作品并不仅仅是赞扬人性,而更多的是对人与社会关系的思考。而也正是由于这种思考,才使雨果变得伟大。

参考文献:

[1](法)雨果.九三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6

[2](美)彼得·盖伊.历史学家的三堂小说课.[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文学价值雨果
雨果剃发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圣经》文学价值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
喧闹深处有寂静
重读《子夜》再论其主题倾向和文学价值
谈“女书”的文学价值
论秦观“女郎诗”的文学价值及创作心理
雨果赊账交友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