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组织均衡技术在颈段食道异物诊断中的应用

2018-12-07 01:52周建业周卫东袁媛王玲李辉
中外医疗 2018年22期

周建业 周卫东 袁媛 王玲 李辉

[摘要] 目的 探讨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组织均衡技术在颈段食道异物中的应用及优越性。 方法 方便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该院门急诊就诊的误吞异物的患者,对98例怀疑颈段食道异物的患者行DR检查,在DR工作站对图像采用组织均衡技术,观察颈段食道是否有异物影。 结果 食道异物共76例,DR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63例,诊断率82.89%,胃镜下取出68例。 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DR)联合组织均衡技术诊断率高,方便,并能为胃镜下取异物创造良好条件。

[关键词] 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组织均衡;食道异物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8(a)-0024-03

Application of DR Organizational Balance Technique in Diagnosis of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in Cervical Section

ZHOU Jian-ye, ZHOU Wei-dong, YUAN Yuan, WANG Ling, LI Hui

Department of Otolaryngology, Wuxi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Wuxi, Jiangsu Province, 214043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and superiority of digital radiography (DR) combined tissue equalization in cervical 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Methods A total of 98 patients with suspected cervical 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examined by DR in patients who had been swallowed by foreign bodies from January 2009 to December 2017 in the outpatient department of the hospital. Tissue balance techniques were applied to the images at the DR workstation to observe the cervical section esophagus has a foreign body shadow. Results A total of 76 cases of 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were used. DR was applied to the diagnosis of cervical esophageal foreign bodies in 63 cases with a diagnostic rate of 82.89% and 68 cases under gastroscopy. Conclusion Digital radiographs (DR) combined with tissue equalization technique have high diagnostic rate, convenience, and can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the removal of foreign bodies under gastroscope.

[Key words] Direct digital radiography; Tissue balance; Esophageal foreign body

食道異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急诊之一,异物部位以颈段食道居多,多数基层医院对怀疑颈段食道异物的患者首选X线钡棉透视来进行检查,检查过程繁琐,患者有时需要反复多次吞咽钡棉,增加了患者痛苦,并且会对确诊患者后期行胃镜下取异物造成干扰,不利于异物顺利取出。该院方便选取2009年1月—2017年12月在门急诊就诊的误吞异物的患者,对98例怀疑颈段食道异物的患者应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并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组织均衡技术,在诊断颈段食道异物中取得很好的效果,并且为门急诊胃镜下取异物创造了良好的基础,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98例患者就诊前有明确的误吞异物病史,异物种类为鱼刺、动物小骨头、义齿、枣核、金属类,吞入异物时间20 min~3 d,就诊时患者颈部吞咽疼痛感明显,大多数患者能指出明确的颈部疼痛部位,间接喉镜或电子喉镜排除咽喉部异物。其中男47例,女51例,年龄最小7岁,最大82岁。

1.2 方法

98例患者均首选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设备采用美国柯达Directriew DR7100,患者立位行颈侧位摄片,摄片前除去颈部挂件,然后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工作站对图像采用组织均衡技术,调整窗宽、窗位和图像平衡,采用高、中、低对比度,并可对图像可疑异物存留部位行局部放大,进行后期的处理和读片诊断,观察颈段食道是否有异物影。

2 结果

98例患者中,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并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63例,其中鱼刺44例,动物小骨头12例,义齿3例,金属类2例,枣核2例。经上述检查,阴性的35例患者中,其中3例因误吞枣核的患者,进一步行颈部CT检查,证实均为颈段食道异物;其余32例误吞鱼刺及动物小骨头的患者,进一步行食道钡棉透视,2例证实为颈段食道异物,2例为食道第二狭窄异物;剩余的28例仍为阴性患者中,16例患者因吞咽唾液时疼痛感较明显,所以行颈部CT检查,证实5例为颈段食道异物,1例为食道第二狭窄异物;CT检查提示阴性的10例患者及拒绝行CT检查的12例患者,回家后进食流质,随访1~3 d后吞咽疼痛感消失,无任何不适,排除食道异物。98例患者中,诊断食道异物共76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联合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63例,准确率82.89%。对于鱼刺、动物小骨头类异物,诊断食道异物共66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联合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56例,诊断准确率84.85%。当天门急诊表面麻醉,胃镜下顺利取出64例。住院全身麻醉下食道镜取出11例,其中义齿3例和枣核5例,均因异物较大、嵌顿严重,或患者配合度差,胃镜下无法顺利取出;剩余3例均为经食道钡棉透视确诊的患者,因患者非常痛苦,年龄偏大,在禁食6 h后行胃镜检查,因钡棉及钡剂遮盖而无法窥见异物,在反复清理钡棉及钡剂时,患者不耐受,故住院全身麻醉下食道镜下手术取出异物。另外1例经钡棉透视确诊的患者,在禁食12 h后,第2天胃镜下取出。相关检查结果见图1、图2、图3、图4。

3 讨论

食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见急诊之一,常见于进食时嬉笑或匆忙而导致误咽,各年龄段均可发生,异物部位尤以颈段食道(食道第一狭窄)最多,异物种类以鱼刺及动物小骨头居多。食道异物可使患者吞咽疼痛、吞咽困难,严重的可导致食道周围炎、颈间隙感染、纵隔气肿、纵隔炎与脓肿、大血管溃破、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1-2],可危及生命。对于怀疑颈段食道异物的患者,多数基层医院现仍首选X线钡棉透视进行检查,检查过程繁琐,患者往往需要多次吞咽钡棉。对于确实有食道异物的患者,尤其是异物较大、较尖锐的,在反复吞咽钡棉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而且放射线接受较多。对于儿童患者,往往不能很好的配合检查。对于一些质地柔软、或未嵌入食道壁的一端朝向食道下方的、或嵌入方向与食道平行的、或完全刺入食道壁的异物,往往由于异物不能挂钩钡棉,容易造成假阴性。朱国臣[3]报道,X线吞钡检查,假阴性率可达32.80%。曾阳东等[4]报道,漏诊率23.70%。罗敏等[5]报道,假阴性率可达40%。该文中,食道异物共76例,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并应用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63例,漏诊13例,假阴性率为17.10%,要远远低于文献报道中的X线吞钡检查。更值得重视的是:如果异物已造成食道穿孔,行钡棉透视时,钡剂外漏则可引起纵隔感染等严重并发症[6]。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DR)已被国内绝大多数医院所采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的优越性在于图像均匀性好、层次丰富,联合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高级应用软件-组织均衡技术,可以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工作站对所拍摄的图像进行后期的处理:调整窗宽、窗位、密度对比度、局部放大或缩小等。组织均衡[7-8]是通过技术调节使骨骼等组织显示下降,而软组织的密度显示增强的一种技术,能清晰显示颈前软组织的层次,在同一幅图像上不同体厚部位的细节均可清晰显示。食道入口处的异物有时与喉部软骨的钙化影很难区分,应用组织均衡技术后能很清晰的显示异物。对于鱼刺、动物小骨头等低密度的异物,都为含钙类物质,虽然比人体颈部软组织密度高,但颈前组织重叠多,异物分辨率低,若首选食道钡棉检查,钡棉又往往不能被挂钩,容易造成假阴性。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经过组织均衡技术处理后,异物与人体软组织及骨组织对比度增强,异物显示程度明显提高,该文中,诊断食道异物共76例,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联合组织均衡技术诊断颈段食道异物63例,诊断率82.89%。该文中,金属类2例及义齿(带有金属)3例患者,通过常规颈侧位片就能发现异物。5例枣核患者在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后,经过组织均衡技术处理,诊断2例,漏诊3例,与其不含钙、密度低有关,故该研究建议,对于此类患者宜行颈部CT检查。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组织均衡技术漏诊的10例误吞鱼刺或动物小骨头的患者,7例在颈胸角处,由于此部位与胸部交界,X线条件受影响,若不注意,容易漏诊,故此区域需仔细观察;3例在食道第二狭窄处,骨组織、软组织及内脏脏器重叠多,无法清晰显示异物。值得一提的是,这10例漏诊患者,食道钡棉透视诊断出4例,2例为颈段食道异物,2例为食道第二狭窄异物;其余6例是在食道钡棉透视漏诊的情况下行CT检查,证实5例为颈段食道异物,1例为食道第二狭窄异物,可见钡棉透视对比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组织均衡技术,并未在诊断小鱼刺,动物小骨头性颈段食道异物中具有明显优势。

食道异物既往是在表面麻醉下行食道镜检查及异物取出术,患者痛苦大,耐受性差,手术风险大,容易出现并发症。后来改进在全麻下手术,患者需住院,故时间、精力、费用等花费多。现在大多数医院采用在门急诊行表面麻醉胃镜下取异物,操作方便、快捷、手术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花费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9-12],但胃镜下取异物需要清晰的视野,镜面需保持清洁。若术前行钡棉X线透视进行检查,门急诊胃镜检查及取异物时,钡剂容易污染镜面,并且异物表面及周围食道粘膜表面有钡棉或钡剂残留,有时无法窥及或辨别异物。此时需先取出钡棉,若仍无法窥见异物,需向食道内注水清洗食道,操作繁琐,患者痛苦大,耐受性差。并且若异物已造成食道穿孔,此时若向食道内注水清洗食道,则可引起纵隔内感染,造成严重并发症。若待第2天食道内钡剂减少或消失后再行胃镜检查,则延长了患者痛苦时间,而且容易引起食道内粘膜感染、肿胀,不利胃镜检查及异物取出。该院经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并采用组织均衡技术处理诊断的颈段食道异物63例患者中,当天门急诊胃镜下取出64例,无一例出现严重并发症,大大缩短了患者痛苦时间,并且费用低廉。食道钡棉透视确诊的4例患者,3例胃镜下无法取出,改为食道镜下手术,1例是在12 h后才在胃镜下取出。

综上所述,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组织均衡技术,对于颈段食道异物,诊断率高,操作方便,是无痛、无创伤检查,并且能为确诊患者后期的胃镜下取异物提供良好的基础。故临床上怀疑颈段食道异物的患者,在有条件的单位值得推广为首选检查,而不应再首选X线钡棉检查。若直接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组织均衡技术检查阴性,但又高度怀疑食道异物,可再行X线钡棉检查或CT检查。

[参考文献]

[1] 孔维佳,周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561-562.

[2] 罗安德.食道异物30例及并发症的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29):82-83.

[3] 朱国臣.X线吞钡检查与电子胃镜在食管异物诊断中的差异[J].实用医学杂志,2014,30(4):606-608.

[4] 曾阳东,邱维加,张辉阳,等.MSCT与食道吞钡棉絮检查在食道异物诊断中的价值比较[J].华夏医学,2015,28(3):28-31.

[5] 罗敏,胡道予,王秋霞,等.多层螺旋CT对食管鱼刺异物的诊断价值[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9,43(7):743-747.

[6] 邹艺辉,刘日渊,李为民,等.182例食管异物的临床分析及特殊病例的处理[J].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3, 27(4):189-192.

[7] 唐志强.DR摄片中的新特性-组织均衡[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6(10):18-19.

[8] 余建明,雷子乔,杨明.数字X线摄影组织均衡技术在股骨颈外伤的应用[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7,41(8):855-858.

[9] 李焕才.电子胃镜下老年食管异物取出术35例[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9,11(9):391.

[10] 王敏,范西惠,丁岩兵,等.硬质食管镜与电子胃镜取出食管异物的临床比较[J].黑龙江医药,2014(6):1444-1445.

[11] 方海鹰,章宏,徐承富.电子胃镜下食管异物诊治114例临床分析[J].浙江医学,2010,32(5):705-706.

[12] 王炳亮.在胃镜介入下取出食道内异物的探讨[J].中外医疗,2011,30(2):60-61.

(收稿日期:2018-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