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粗针针刺背部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临床疗效

2018-12-07 01:52王焱黄杨华卢庆芳田昕吴济生
中外医疗 2018年22期

王焱 黄杨华 卢庆芳 田昕 吴济生

[摘要] 目的 探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方法 方便选取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12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粗针针刺治疗组(治疗组,n=62)、传统针刺治疗组(对照组,n=58),以临床症状改善作为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5.16%,对照组总有效率77.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0,P<0.05)。 结论 粗针针刺治疗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显著疗效。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粗针针刺;对照组治疗观察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8)08(a)-0168-03

Needle Acupuncture at Back Ashi Points for the Treatment of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

WANG Yan, HUANG Yang-hua, LU Qing-fang, TIAN Xin, WU Ji-sheng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Ningde, Ningde, Fujian Province, 3521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ive method of treating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 Methods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of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of Ningde, Fujian Province from February 2013 to Febr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acupuncture group (treatment group, n=62). In the traditional acupuncture treatment group (control group, n=58), the improvement of clinical symptoms was used as an observation index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treatment.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was 95.16% in the treatment group and 77.59%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re wa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χ2=12.060, P<0.05). Conclusion Thick needle acupuncture has a significant effect in treating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

[Key words] 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 syndrome; Needle acupuncture; Control group treatment observation

顳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1]是针灸科门诊多发病,常见病,目前对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定义是颞颌关节局部酸胀或者伴有疼痛、关节运动时可有关节弹响声和下颌关节运动不灵活。疼痛部位一般在颞颌关节关节区或关节的周围;有的患者可伴有一定程度的关节周围的压痛[1]。有些患者的关节酸胀或者疼痛以咀嚼及张口时候表现明显。弹响有时在张口活动时出现[2]。关节的响声可发生在下颌运动的不同阶段,可分为清脆的单响声或者碎裂的连响声[3]。临床常见的运动阻碍,一般为患者张口受限,口不易张大,或者张口时下颌偏斜,下颌左右侧运动受限等情况[4]。此外,有些患者还可伴有颞部疼痛、头晕头痛、耳鸣等症状。属中医学“筋伤”等范畴[5]。方便选择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针灸科2013年2月—2016年2月的收诊的120例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得到比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的观察病例120例,均为福建省宁德市中医院针灸科符合考试综合征诊断标准的门诊与住院患者,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2例,男30例,女32例;年龄14~18岁,平均17岁;病程4~11个月。对照组58例,男30例,女28例;年龄14~17岁,平均16.8岁;病程5~11个月。两组性别、年龄、病程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研究通过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参照《中医伤科学》诊断标准[6]。临床症状颞颌关节局部酸胀或者伴有疼痛、关节运动时可有关节弹响声和下颌关节运动不灵活。

1.3 治疗方法

1.3.1 基础治疗 两者治疗前均在颞颌关节磁共振排除颞颌关节其他病变,诊断明确下,请患者配合好治疗期间的饮食清淡,易咀嚼的食物为主,不吃过硬,过韧性的食物。

1.3.2 针刺治疗 治疗组予粗针点刺穴位治疗。粗针定义:直径0.5 mm的针灸针。穴位取颈椎、肩背部压痛点点刺为主,点刺后,用医者双手挤压针孔,出血2~4滴,即可。3次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针灸针直径0.3 mm,予传统太阳,百会、下关,顴髎,外关,合谷、足三里,10次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伤科学》

痊治愈:症状消失,能正常咀嚼食物。显效:症状明显好转,咀嚼时无颞颌关节疼痛、张口不大,等症状轻微。有效:症状好转,咀嚼时有颞颌关节疼痛、张口不大,仍在,但较治疗前减轻。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6]。

2 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与对照组比较,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针灸科常见病症之一,中医认为该病为饮食咀嚼过硬食物,经脉损伤,致使气血运行失调达,气血不营局部,出现咀嚼困难、张口变小。西医认为该病为关节过度运动,使关节功能紊乱,出现咀嚼困难、张口变小。

膀胱经主要功能是调教气血的运行,为什么膀胱筋有调节气的上下出入呢?人体一身的脏腑气血的精气从膀胱筋的背部腧穴处注入,进入人体五脏六腑。膀胱经脉的滋养经脉的功能主要是因为该经脉会调节精气。肝主筋,五行属木,经脉为木,木需要水的滋养,才能生发。如果水量足则肝木的到滋养,水如果不足,肝木的得不到水的滋养就会枯萎。如果水太多,又会水过多则影响木的生长。在调节气血上足太阳膀胱经脉以第一侧线为主,而第二侧线主要是调节五脏六腑的神,因为五脏六腑的神藏在足太阳膀胱经的第二侧线上。第一和第二侧线的共同协作,使得人体的精气在体内流转,调节五脏六腑功能。又属足厥阴肝经(《灵枢》曰∶厥头痛,头脉痛,心悲善泣,视头动脉及甚者,刺尽出血,后调足厥阴。《素问》曰∶肝热病者,其逆则头痛员员,脉引冲头也。又曰∶徇蒙招尤,目眩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注∶徇蒙者,如以物蒙其首,招摇不定;目眩耳聋,皆晕之状也,此为肝厥,宜钩藤散。朱丹溪曰∶血虚头痛,从鱼尾上攻,相连头痛者,当归、川芎主之,盖在足太阳、足厥阴也)。兼属足少阴肾经(《灵枢》曰∶厥头痛,员员头重而痛,泻头上五行,先取手少阴,后取足少阴。许知可曰∶肝虚为上虚,虚则头晕;肾虚为下虚,虚则头痛。李东垣曰∶有厥逆头痛者,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以脑为主,脑逆,故令脑痛齿亦痛,宜羌活附子汤)。在临床中穴位附近的触诊,是针灸临床诊断疾病的有效方法,现在介绍如下。

(1)足太阳膀胱经脉的肺俞穴

①当触诊有隆起的,主肺部病变,如咳嗽等。

②主手太阴肺的经脉病变,如在太渊有病变。

③如有条索状物主痰饮在肺部。

④如有肺俞穴压痛,多是肺部郁热的表现。

⑤触诊膻中穴也有类似反应。

(2)足太阳膀胱经脉的厥阴俞穴

①触诊到穴位处有节结,穴位附近压痛,大多数是心悸、胸闷、神经衰弱的表现。

②膻中穴触诊压疼反应心包络病变。因为心包经脉的背腧穴是厥阴俞。

(3)心俞穴

①腧穴附近有压痛,大多为邪热郁在心经所致、一般伴有心慌心悸,胸闷、口渴等症。

②如果有腧穴附近皮肤凹陷感,大多数是有纳呆,恍惚健忘、心胸烦乱等症。

(4)肝俞

①如果在穴位附近有压痛者,大多数是不寐的表现。

②如果有条索压痛明显的,常见失眠、心烦。

③穴位附近如果有发现棱形状结节,按之疼痛者,一般是本脏病变,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呕吐。

(5)胆俞

①如果有穴位附近发现有棱形结节按压疼痛,大多数是胆道堵塞、黄疸的表现。

②穴位附近发现细条状按压痛者,一般主下肢外侧麻木,疼痛。

(6)脾俞

①如果有皮肤凹陷,按之如若棉花,临床上以虚证居多。

②如有条索状物,并且压痛者,一般是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

③如果压痛,伴有下肢疼痛,一般是下肢有外邪。

(7)胃俞

①如果有条索状结节,一般是胃脘疼痛、不欲饮食。

②触诊到棱状结节有压痛,多为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病症。

(8)三焦俞

①如果按之有条索状样改变、压痛,女性多是带下、腰疼、小便混浊、月经不调。

②触诊到棱状结节,一般是耳鸣、耳聋、腹胀满闷、头疼、吐逆之症。

(9)肾俞

①条索状结节,一般是阳痿、头晕、耳鸣。

②棱状节结,多是腰疼、血尿、浮肿。

③如果有如卵圆型的结节,主肾有虚热,耳鸣耳聋、头胀头昏、之症。

(10)大肠俞

①有坚硬的圆形结节,压痛明显,表示大便不通。

②如果有棱状结节按压疼痛者,一般是邪热犯大肠经络,表现为牙痛、头痛、腹泻便秘。

(11)小肠俞

①发现结节按压疼痛者,大多数为颈椎病的临床表现。

②特殊的,如果在小肠穴附近按压到有气泡样感,大多数为子宫下垂的临床。

(12)膀胱俞

①发现到椭圆形结节,大多数为遗尿症的表现。

②发现有棱状结节,大多数为小便不利、腰疼等临床表现。

③当触诊到结节压痛,一般是邪客下肢后侧疼痛的表现。

针灸本科教材华佗夹脊穴,是胸1~腰4椎棘突下正中线旁开0.5寸处,里面有重要的解剖结构。神经中枢、内脏、机体各关节、分布于全身各处的皮肤有很多的关联。华佗夹脊穴与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关系紧密,沟通内外。它位于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之间,借助于四海的横向联系,是背俞穴和其他腧穴起不到的调节枢纽的作用。

《灵枢·经脉》:背俞穴是五脏六腑之精气输注于背部的腧穴。《灵枢·背腧》指出背俞穴来治疗五脏六腑的疾病,并指出五脏在背部的的穴位位置和名称。背腧穴附近往往有“按其处,应在中而痛解。”的临床表现。通过临床上观察背腧穴附近皮表的突出或者下陷,压痛或者压之快然,通过观察这些现象可以推测某些经络的病变。也可以在阿是穴处直接针灸治疗。一般在临床上有头面的问题,取颈1~7椎夹脊穴;有上肢或者是胸腔的问题,取颈3~7椎夹脊穴;有上腹部的问题,一般取胸8~12椎夹脊穴;腰部和下腹部的问题,一般取胸10腰2椎夹脊穴;外生殖器,肛门的疾患,一般取腰2~骶4椎夹脊穴等。

阿是穴:在有病变的穴位附近,在最明显的压痛点上针灸,如上肢痛在肺腧穴附近阿是穴针灸;腿痛环跳穴附近的压痛点上针灸。

按神经节段针灸,“脊髓神经节段性分布”的临床运用。

《素问·刺要论》曰:“病有浮沉,刺有浅深,各至其理,无过其道,过之则内伤,不及则生外壅,壅则邪从之。浅深不得,反为大贼,内动五脏,后生大病。故曰:病有在毫毛腠理者,有在皮肤者,有在肌肉者,有在脉者,有在筋者,有在骨者,有在髓者。”

临床的针灸医生,怎样把握针刺深浅和临床疗效的关系,不断进行总结前人的经验,在临床不断的探索,现在探讨下《官针》。

《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脏。一曰半刺,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二曰豹文刺,豹文刺者,左右前后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三曰关刺,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曰岂刺。四曰合谷刺,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五曰输刺,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

“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肺朝百脉而主治節,是为“相傅之官”。现代人过度劳作,阳气虚衰,卫气输布不利,临床上发现四肢畏寒,肢体末梢寒冷。在临床中,注重对“督脉、夹脊穴、膀胱经后背两条分支经脉”治疗,一般为“半刺”,深度约2~3分,像拔毛的样子,快速点刺,临床效果很好。该文研究发现,采用粗针针刺背部阿治疗的治疗组,其中有效率达到93.54%,对采用传统针刺方式的对照组,其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86%,两组患者的资料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60,P=0.000 5)。刘敏娟等[7]研究是采用温针配合磁疗和药物治疗的方式,采用温针配合磁疗法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6.9%,采用药物治疗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11,P=0.002)。通过与前人研究可以发现,虽然该文采用的治疗方式与前人不完全相同,但是其本质相同,而且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6]。

笔者通过粗针针刺刺颈部、肩背部阿是穴位,点刺挤压出血,达到疏通颈肩背部部经络,改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气血运行,从而消除咀嚼困难、张口变小。粗针针刺颈肩背部阿是穴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疗效显著,患者无痛苦,操作简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咀嚼困难、张口变小,使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能正常工作,安心生活。

[参考文献]

[1] 梁琴琴,王毅刚.王毅刚针灸面动穴临床应用举隅[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8):984-985.

[2] 顾非,庄月琴,王峻良,等.影像学移动度测量在颞下颌关节紊乱病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1):113-115,127.

[3] 倪广宝,丁明桥.电针结合手法整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40例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9):104-106.

[4] 卢超,方剑乔.方剑乔针灸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5):453-454,470.

[5] 岑经途. 针刺运动疗法结合火针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6.

[6] 韩燕,郭立华,肖京.针刺结合药罐治疗颞颌关节紊乱症临床观察(英文)[J].世界针灸杂志,2015,25(3):31-34.

[7] 刘敏娟,许明军,张远洋,等.温针配合磁疗治疗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症疗效观察[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 40(1):60-62.

[8] 黄梅,高淑清.恢刺联合运动针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3):133-134.

(收稿日期:2018-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