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桥计划”:心理援助的创变之路

2018-12-08 06:20张霞
中国慈善家 2018年8期
关键词:公益计划心理健康

张霞

“这些快乐的国外旅行经历再也没有了,那些地方都是我儿子活着的时候带我去的。”一位八十几岁高龄的老人分享几年前和儿子一起乘坐邮轮环游欧洲的经历,掉下了眼泪。

“我老伴和孩子都在世,但我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小区小公园发呆。家里冷清,老伴耳聋,孩子只有周末时才会过来看看,我也就和保姆说说话。”另一位老人说完,偌大的活动室瞬间安静下来。

15位头发花白的老太太倾吐着各自的孤独与寂寞,并为一位百岁高龄的“老闺蜜”点燃了生日蜡烛。

她们来自北京团结湖中路北社区,因为“心桥计划”社区心理坊主办的一场名为“好姐们生日会”的活动,得以相聚。

“心桥计划”是北京桥爱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桥爱)与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以下简称中国妇基会)共同推出的一项专注于女性与儿童心理健康援助的全国性公益项目,7月在京正式启动。该项目计划为期5年,目前已在北京、黑龙江、四川、陕西4地建设了9个社区心理坊,在12所学校开设了心理课堂。

“心桥计划”是当前国内比较少见的规模化心理领域公益项目,桥爱创始人田甜表示,“心桥计划”不仅意味着桥爱开始转型,聚焦于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援助,也是一次构建科学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模式的尝试。

“落地”社区

北京市朝阳区呼家楼街道核桃园社区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总户数2000余户,总人口数超过6000。67岁的老人吕秀荣退休前曾担任核桃园社区的管理工作,对社区情况“了如指掌”。

“女性4200多人,青少年400多人,60岁以上的老人2400多人,80岁以上的老人390多人。”

每周一,在社区的活动室,老人们聚在一起,在“心桥计划”核桃园社区心理工作坊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手工编织“中国结”饰品,玩“击鼓传花”的游戏,分享家长里短的琐碎故事,“时光一下子变得不再那么难熬”。

退休后生活寂寞,兼之空巢、失能、独居而导致老年人情感孤寂、郁郁寡欢,不少老年人日常生活中或多或少出现悲哀、焦虑等消极情绪。据调查,六到七成的小区居民表示社区没有心理健康服务。

2018年5月,经过一个月的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心桥计划”北京项目示范点最终选定朝阳区呼家楼街道的核桃园社区、团结湖街道的团结湖中路北社区与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的福祥社区和交东社区,设立社区心理工作坊,聚焦中老年女性与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社交生活原本就狭窄,自己闷着只会越来越自闭,很容易抑郁,出门就能有释放的渠道。大伙儿说说笑笑,做个伴,挺好。”李阿姨告诉《中国慈善家》,社区心理坊的活动每期自己都来,“开朗了不少”。 老伴刚刚去世那阵子,她每天都去坐公共汽车,“从始发站坐到终点站,不知道该怎么打发时间。”

在社区,“心桥计划”通过建设社区心理坊,为居民提供一對一咨询服务、心灵互助小组活动、社区心理健康主题沙龙等多元化主题活动,及时帮助社区居民释放不良情绪,缓解心理问题;同时,也不断尝试将以音乐、绘画、舞蹈等为主题的表达性艺术治疗手段应用到社区活动当中。

“4个省市的9个社区心理工作坊示范点,服务人群各有侧重。黑龙江为老牌工业基地,那边的工作坊服务群体侧重于失业下岗的女性;四川雅安芦山的项目直接扎根到农村,由于经历了两次地震,当地民众对于心理服务的认知度、接纳度和信任度较高,且当地留守儿童较多,因此心理援助一直在持续;陕西的工作坊设在两个县的城郊结合部,那边进城务工或外地流动的人口比较多,重心则在留守妇女和流动儿童;北京项目之所以重点关注中老年女性与学龄儿童,是因为首都的职场青年女性大多有自己的职场生活,心理疏通渠道多,儿童方面则存在一些隔代抚养的问题,开展一些学龄期儿童的活动,一方面会让他们有比较好的成长环境,另外一方面也减轻隔代养育者的心理压力。” 国家开放大学社会工作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社工学会副会长史柏年告诉《中国慈善家》。

史柏年为“心桥计划”社区心理坊建设与运营的执行负责人,其所在团队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经过几轮社会公开竞标与专家评标,最终被确定为“心桥计划”社区心理坊的执行方。

将专业社工服务有机融入到社区心理坊的落地建设与服务运营中,是“心桥计划”在心理领域公益项目运作中的一个突出特色。

活跃在社区的专业社工与社区居民建立了亲密关系。以“心桥计划”四川项目点为例,项目点坐落在雅安市芦山县清仁乡,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在这里扎根的是自汶川地震以来持续服务的社工队伍,这支队伍对于每一位村民的家庭状况、心理困扰,甚至突发的家庭变故都非常清楚,村民们一旦遇到问题,会习惯性地寻求其帮助。

一旦遇有心理问题严重的人员,社工们可以第一时间进行有效转介,由专业医院为其提供心理治疗。除此之外,“心桥计划”专家团还将每年定期为各地社工开展心理领域专业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服务水平。

走进课堂

今年六一儿童节当天,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王蔺为北京小学大兴分校亦庄学校的孩子们上了一堂有趣的课—心桥儿童心理艺术校外实践课。

课程由两部分组成。第一环节是课堂示范。短片《跳跳羊》讲述了一只拥有美丽羊毛、会跳精彩踢踏舞的小绵羊,在被人捉去剃掉毛发重回山野后遭到嘲笑与讥讽,变得自卑与失落。直到一只鹿角兔来到他的身旁,鼓励他不必在意,换个角度去看待世界,小羊后来发现,剪去羊毛可以跳得更高更加轻盈。

观看过程中,王蔺通过提问引导孩子和家长一起思考跳跳羊的心理变化对自身行为转变的影响,鼓励他们积极面对困难,遇到挫折时转换思维解决问题。

实践课的第二环节主题为《我的生命色彩》,通过绘画引导儿童自我表达,促进亲子沟通。学生和家长们在没有上色的姜饼人轮廓上涂上代表自己的生命颜色,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这是“心桥计划”项目启动以来进行的第一次儿童心理艺术实践课堂,也是该项目第一次在校外举行线下活动。

和社区一样,学校也是“心桥计划”建设基层心理健康项目的阵地。据相关问卷调查显示,随着智能手机的普遍应用兼之课业繁重等问题,中小学生对手机和网络依赖严重,身体素质指标呈下降趋势,厌学情绪普遍存在。同时离异家庭、留守家庭、流动家庭的日趋增多已成普遍社会现实,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为此,“心桥计划”尝试开发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联动平台,在全国12所学校开设了心理课堂。学术与执行经验皆丰的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为这一项目建设运营的执行方。

除结合电影、绘画等艺术形式研发出适应不同年龄段孩子心理困扰、情绪管理问题的整套心理课程,在学校定期开设心理课堂外,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还承办了骨干心理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6月,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联合陕西省扶风县教育体育局、扶风教师进修学校、扶风县第三小学,启动了“心桥计划”学校心理课堂项目首期心理健康教育60名骨干教师培训班。

平台“互助”

“我们与桥爱联合发起‘心桥计划基于几个想法:一是中国妇基会是一家专门服务妇女儿童权益、促进妇女及家庭事业发展的公益组织,心理健康是女性健康的重要内容,符合中国妇基会宗旨;第二,在经济社会快速转型期,竞争压力加剧,以及进城务工所带来的家庭成员分离焦虑,对妇女儿童的心理健康带来了负面影响;三是良好合作伙伴桥爱慈善基金会所给予的信心。”中国妇基会副秘书长张建岷告诉《中国慈善家》。

北京桥爱基金会成立于2013年,自2017年始将公益主题明确为心理健康与艺术文化传播。

“基金会的转型一是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二是过往公益实践的心灵触动,三是国家对心理健康领域的关注和扶持。”田甜说。

田甜18岁时独自到澳大利亚求学,异国他乡,孤独无助,难以融入的心理焦虑曾困扰了她很长时间。这为她埋下了做心理健康方向的公益的种子。

2013年,桥爱成立,主要致力于助学、扶贫,参与并支持了天使之家、阳光助学、桥爱幸福大院等公益项目。在这一过程中,田甜发现,不少处于困境中的孩子在物质方面已经有了改善,但“内心非常缺爱,更需要呵护”,这进一步促使她下定决心转型。

2015年,田甜在悉尼注册成立澳大利亚桥爱慈善基金会,关注方向为心理健康与艺术文化交流。两年后,该基金会与澳大利亚知名预防自杀组织Lifeline合作,为期3年,为该组织支持45万澳元,用于建立华语(包括普通话与粤语)危机服务和华语防自杀热线,为在澳华人提供心理危机干预,探索精神健康和服务的文化适应性。

2017年9月,田甜积极促成Lifeline组织来京,与北京回龙观医院24小时北京市心理援助热线进行交流互访。北京回龙观医院的专家也是“心桥计划”专家团的成员,对于一些心理问题严重或精神疾病的潜在患者,桥爱会第一时间将其转介到回龙观医院进行专业治疗。

同年,桥爱赞助了澳大利亚最大心理健康节“THE BIG ANXIETY”,聚集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科学家、心理专家和思想家,探索和思考当代社会人们的健康状况。

“桥爱在心理健康领域有着极强的专业性、资源优势以及良好的公益记录,我们愿意与这样的机构合作,共同打造在公益领域、心理學领域都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公益项目。”张建岷说。

田甜同样看重中国妇基会的平台优势。中国妇基会已经稳健运营了30年,积累了丰富的社会资源,打通了从全国到地方县市村的落地渠道,沉淀出一整套科学严谨的公益运作模式。

桥爱与中国妇基会的“平台互助”,保障了“心桥计划”的落地实施。“我们在项目体系设计时就分两条腿走路。”田甜告诉《中国慈善家》,除了在社区与学校基层建点之外,心理学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也会实时运用到“心桥计划”当中。

今年,桥爱资助了一项关于非临床减压工具及方法文献综述的科研项目,支持中科院心理所、斯坦福大学共同开展非临床减压领域前沿课题的文献综述研究,对当前国际上流行的融合VR技术、生物电和基因技术在内的多种减压工具进行全面分析与应用。同时,桥爱也在寻找新的、能够与“心桥计划”有效结合的课题,如美国婚姻家庭协会在婚姻家庭结构治疗方面的全新课程,不断为“心桥计划”带来新的思维、新的内容。

“近期,我们正在香港筹建基金会,三个基金会虽然独立财务、独立运营,但共同聚焦心理健康与艺术文化传播的公益主题。到时候,我们可以充分调动中国内地与香港及澳大利亚三地的心理学领域科研资源、专家资源和机构资源,为‘心桥计划所用,将国际上先进的心理健康领域的学术成果、理念及时应用到项目当中。”田甜表示。

她希望,“心桥计划”最终能通过前期项目的探索和积累,研发出一套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心理问题的解决方案,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和共享。

猜你喜欢
公益计划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公益
公益
公益
公益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