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者之作为和担当是什么?

2018-12-08 09:47杜富川
当代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遵义市教书育人君子

杜富川

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干部担当作为作出了一系列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是要有新作为,要求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必须做到责任过硬,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发扬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以钉钉子精神担当尽责,真正做到对历史和人民负责。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研究部署十九届中央巡视工作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要打好“组合拳”,违规违纪问题交给纪检机关查处,不担当不作为问题交给组织部门处理,该调整的调整,该免职的免职,使能上能下成为常态。

贵州省委、遵义市委高度重视不担当不作为问题整治,相继作出工作部署。遵义市教育局党组也积极按照中央、省委、市委要求和部署,于2018年5月9日下午召开中心组学习(扩大)会议,专题部署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工作,号召全市教育系统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坚决服从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结合系统实际和行业实际开展整治干部不担当不作为突出问题专项工作,把担当和作为落实在岗位上、落实在行动上,不折不扣地执行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为全市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近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教育系统,整治不担当不作为就只是召开动员大会,参照上级要求发出系列文件,建立领导小组,然后写几篇不痛不痒的整改报告就可以了吗?”这样做很简单,但能不能达到中央、省委、市委开展整治工作的要求和期待呢?显然不行!那到底应该从何入手,才能让整治工作落地落实?到底应该从何抓起,才能真正把握整治工作的精神实质?怎样抢抓整治工作机遇,以此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干部职工作风转变、推动全市教育事业在新时代展现新气象?……面对这些问题,我一直都在寻找解决的路径和答案。

偶然间,我在微信朋友圈里看到了遵义市第四中学郭振东老师发表的一篇短文。短文的大概就是讲述了一名在遵义市第四中学附近背“背篼”的中年母亲,因为“娃儿在四中读书要花钱”,所以自己在早餐店中面对“比其他地方贵了1块钱”的花生牛奶时望而却步,更是舍不得花上10块钱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面条,最后在征得老板同意后,喝了3杯免费的桶装水,用凉水充当早餐骗了肚子后就默默离去。这样一幅简单而平凡的生活场景,被郭振东老师敏锐地捕捉到并真实地描绘了出来。品读完后,我茅塞顿开、豁然开朗。

从这位母亲与早餐店老板的简短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位母亲的收入应该已经越过了当前标准下的贫困线,但她依然再渴也舍不得多花1块钱买花生牛奶,再饿也舍不得花10块钱买上一份对她而言仍属“奢侈”的早餐。从这位母亲的脸上我们看得出疲惫,从她的踌躇不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囊中羞涩,但从她的三言两语中却又折射出了她的精神世界充满着无比满足。这是为什么?因为她的孩子很争气,就读于四中这所百年名校,这让她感到很自豪、幸福,让她对整个家庭的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自豪、幸福且美好的未来憧憬充满了这位母亲的精神世界。这位母亲用本能诠释了“女本柔弱,为母则刚”,用母爱的光辉照亮了孩子前行的道路,用全部的付出表达了对更加美好教育的渴望。

这位母亲的憧憬与渴望,跟千千万万个家长一样,表达了对学校教育的期许,对优质教育的呼唤,对学高德厚的老师的信赖。可是,身为学界中人,作为教书育人的师长,面对家長和社会的殷切期望,面对活泼可爱的孩子,我们很难坦然,我们难以释然。静夜沉思,扪心自问,我们怎能无愧于心?教育系统尤其是教师的不作为不担当,无需讳疾忌医,定当整治根除。这一刻,我想我找到了思索良久的答案,那就是遵义市教育工作者必须清醒而明确地体认如何“作为”和如何“担当”。我的结论是:教书育人是我们的天职,教师必须全力为之,不得有丝毫懈怠。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年初出台的《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中对新时代教师队伍所肩负的时代重任有着明确的描述:“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的历史使命,肩负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基石。”这一重要论述与过去对教师职责定位相比较,更加突出了四个显著特征:一是更加注重教育价值的回归;二是更加重视人的思想、文化和情感属性;三是更加强调教师作为第一资源要素的根本性;四是更加强化教师的国家使命。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价值追求。教师在古时候就上了神龛,即人们对教师寄予了深厚的道德期盼。唐朝韩愈在《师说》中提出:“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要为学生传什么道?传做人之道!什么是做人之道?即完善的人格。具有完善人格的人是什么样子的?就是君子。因此,为师之道即为君子之道。

何谓君子?《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即天体的运动劲健不停歇,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相应于此,君子处世,应像天体和大地一样,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同时,增厚美德,培养出能容载万物的胸怀。《论语》中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以大义为气节的就是君子,以小利为目的的就是小人。2016年,遵义市教育局组织全市教师进行了教材教法过关考试,从考试的成绩中明显看出,当前遵义市仍有极少数的教师站在神圣的讲台上却整天心不在焉、不求上进、不读书不学习、不潜心研究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而“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这些极少数教师不作为、不担当,忘记了教师这个职业所肩负的时代重任,忘记了自己身为人民教师的大义。当前,社会上屡有反映,有极少数的“名校”中的“名师”,在学校的课堂上整日浑浑噩噩,而在校外进行有偿家教的时候,却又“精神百倍”,还“不辞辛劳”,甚至还有“课上不讲课外补”的恶劣现象。这就是逐利小人的典型表现,这就是利令智昏的典型反映。这些现象不仅是不作为不担当的典型,更是违反师德,有辱师风,全市教育系统一定要下定决心重拳出击,予以坚决整治。

教书育人是我们的理想信念。浙江大学在抗日战争期间西迁遵义办学7年,这是浙江大学办学最为艰难的7年。但是,这7年,却又是浙江大学最为辉煌的7年,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赢得了“东方剑桥”的美誉。这样的成绩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浙大人为“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理想信念。

当前,我们伟大的祖国正处于从大国向强国迈进,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之中,教育就是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的基础性工程。没有“教育强国”,就不能实现“世界强国”的目标。因此,我们的教师队伍必须要牢固树立坚定的教书育人的理想信念,真正担当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重任,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作出教师应有的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有”好老师标准,是一种价值的体现,但这种价值却需要担当和作为来实现。老师们,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的一举一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孩子,承载着千千万万个家庭对幸福美好的期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们肩上的责任何其沉重,我们身上的使命何其伟大!面对这位母亲远去的背影,身为教师的我们应该给予她怎样的回答?

猜你喜欢
遵义市教书育人君子
超越函数ex,lnx与几个导出函数公式及应用
2019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推选活动启动
遵义市关工委:围绕示范抓巩固“五好”组织显活力
君子无所争
雅安市关工委到遵义市考察学习
国风·卫风·淇奥
《教书育人》编辑部公示
有君子之道四焉
孔夫子关于“君子”究竟说了些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在遵义市枫香镇花茂村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