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在团体辅导中的新玩法

2018-12-08 09:41祝增莉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8年33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祝增莉

〔关键词〕团体辅导;老鹰抓小鸡;活动设计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8)33-0036-02

【活动背景】

高一新生入校后,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同学,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本次团辅活动通过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了解他人,以轻松愉悦的方式,降低人际交往的压力,形成一个紧密团结的班集体,培养勇争上游的班级精神。

【活动对象】

来自高中一年级某班的部分学生,共24人,年龄在14~15周岁。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观察身边同学的特点和个性,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

2.在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合作中加深彼此的了解,培养团队责任感和凝聚力。

【活动准备】

1.分组准备:全体学生分成两个大组,每组12人,用“一组”“二组”来命名。每个大组分别按三人、六人一组的方式再次分组。

2.所需物品:每人一张纸,每人一支笔。

【活动场地】

室内外皆可,最好是室外。

【活动程序】

1.二组作为观察组,围成一圈,在外围以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并记录场上游戏参与者的情况,包括参与者的参与度、表情、语言、动作以及所采用的游戏策略。

2.一组作为游戏组,游戏内容如下:

(1)按照三人一组,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中的三人分别扮演老鹰、母鸡、小鸡。按照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开始。每个小组的小鸡被老鹰抓到后,小组内成员调整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要求:小组内的三人,每人都要轮流扮演一次老鹰、母鸡、小鸡。全部轮流扮演完的小组自动停止游戏,静待其他小组成员完成游戏。本轮游戏时长为10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2)按照六人一组,分成两个小组。每个小组中两人一组分别扮演老鹰、母鸡、小鸡。按照传统游戏“老鹰抓小鸡”的游戏规则开始。每个小组的小鸡被老鹰抓到后,小组内成员调整角色,重新开始游戏。

要求:小组内的六人,在每一轮游戏结束时,可以重新分组重新组合;游戏过程中,在保持各角色属性不变的情况下,可以组织自己的策略。

游戏活动最长时间八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一组全体成员按每组四人,共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是老鹰组、母鸡组、小鸡组。

要求:在游戏过程中,各角色扮演者在保持各角色属性不变的情况下,组织自己的团队策略。

游戏活动时长为五分钟。

游戏结束,参与游戏的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旁边观察的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现象。

3.一组和二组的职能互换,一组作为观察组,二组作为游戏组,重复上述游戏过程。

【团体辅导实施】

“老鹰抓小鸡”这个游戏传统而简单,几乎人人都会,都玩过。在这个游戏中,学生可以轻松、快乐地全身心投入,游戏中不确定因素的存在,能够让学生体验到意想不到的乐趣,从而保持一种既紧张又放松的状态。

在“老鹰抓小鸡”的游戏中,老鹰要想尽各种办法抓到小鸡,母鸡要绞尽脑汁保护小鸡,小鸡则要在母鸡的带领下,冲破各种障碍,逃过老鹰的抓捕。游戏中处处体现着攻击和防御、突破和创新、自主与合作等内容,也时刻提醒着每一位参与者失败与挫折的存在:老鹰抓不到小鸡而饿死,或者母鸡没有保护好小鸡,导致小鸡被老鹰抓住而被吃掉。随着活动的深入,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到的紧张而刺激的感觉,使得他们积极参与其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策略,由孤军作战逐渐转向团队合作。作为观察员,在游戏进行中,以旁观者的角色,细致观察参与游戏的同学,从中发现 “自己的影子”,调整游戏策略,寻找“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在游戏实施过程中,辅导员应该注意和把握好以下几点:

(1)辅导员要进行有效的组织。

(2)游戏活动中,把握好目标、方向,不偏离。

(3)设定主题,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4)控制好游戏活动的时间和节奏。

(5)在活动过程中,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提醒学生注意安全。

(6)结束阶段,辅导员对学生的分享、交流进行有效引导和总结反馈。

【活动效果的反馈与评估】

1.参与人员的反馈

学生一:在扮演老鹰时,我感受到了力量,它让我去主动出击,不知疲倦。扮演小鸡时,我忽然就觉得自己弱了下来,浑身肌肉紧绷,小心地躲在母鸡的背后,生怕一不留神就被抓住了。

学生二:我一开始就扮演母鸡的角色,我觉得责任很大。面对老鹰的进攻时,我很紧张,但是也很兴奋,我觉得我有力量去保护小鸡。可是最终还是被老鹰强行突破,抓走了小鸡。那一刻,我感觉自己特别失败,觉得自己身体里的力量一下子被抽光了。后来我做小鸡时,躲在母鸡身后,我看到老鹰来抓我,母鸡快抵挡不住的时候,就自己跑到一边去了,离老鹰远远的,然后,看到老鹰离开了,我又赶紧跑到母鸡身后。我觉得,虽然我是一只小鸡,我没有攻击和防御的能力,但是我有逃命的本领,也是很不错的,我不能只依靠母鸡,关键时候,还是得靠自己。

学生三:在最后的“混战中”,我是母鸡一组的。我们的战略是四人围成一圈,把小鸡们围起来,不让老鹰有机会攻入。可是后来发现老鹰太聪明了,他们并不是分散进攻,而是集中起来进攻我俩之间,我们的队形被打乱了,一只小鸡被抓走了。后来我们改变策略,两人一组,其中两人在外围流动阻击,另外两人在內圈防御,将小鸡们集中起来,不让他们单独行动。这样的防御效果比先前要好很多,坚持得也久。

学生四:在做观察员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开学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见到大家笑得这么开心、这么大声。在商量策略的时候,我看到同学们脸上洋溢着小小阴谋即将得逞的那种光彩。我还发现了很多同学的另一面,有的头脑灵活,能够在游戏中迅速调整策略,改变方法;有的具有组织领导力,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凝聚作用。轮到我参加游戏的时候,我感觉我已经很久没有这样释放自己的情绪了,尤其是在互相攻击的环节。

2.指导教师的总结与评估

本次团辅活动中,学生们的参与度很高,效果明显。在初分组时,大家都是找自己相对熟悉的同学或者临近的同学一组。随着活动的深入,最初的分组被一次次打乱、重组,学生们在游戏中增加了沟通交流的机会,以前并不是很熟悉的同学,很快就变得熟悉起来,这种简单又轻松的方式,无形中减少了人际交流带来的压力,让学生们在游戏环境中强化了团队意识,增强了凝聚力和集体战斗力,培养了团结协作、勇争上游的精神。同时,游戏中难以避免的失败和挫折,让学生的紧张、恐惧、焦虑等情绪得到了宣泄,心理达到平衡。

3.训练效果的评估

(1)对同班级内部参与团辅的学生和未参与团辅的学生进行对比测验,进一步了解辅导效果。

(2)通过与班级辅导员的沟通,了解参与团辅的学生在后续班级集体活动中的表现,了解辅导效果。

参与团辅的学生在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合作的心态和能力上均优于未参与团辅的学生。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济南,250000)

编辑/于 洪 终校/肖亦华

猜你喜欢
团体辅导活动设计
积极心理学团体辅导在初中班级管理中的策略
团体辅导对改善工科大学生学业拖延的实证研究
谈有效设计高年级英语阅读活动
新教材下Integrated skills课堂教学的思考
焦点解决取向团体辅导的应用
“透镜”课题教学的活动设计
初中数学探究式教学活动设计
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中团体辅导的运用
大学生负性情绪的团体辅导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