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项目部切实做好项目测量工作 引领项目高质量建设

2018-12-11 01:23张华先张华先
人民交通 2018年15期
关键词:中铁项目部控制点

文 | 张华先 陈 亮 张 洋 摄 | 张华先

高铁建设技术先行。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环节,工程如何干,在什么位置干都需要技术测量引领。因此,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项目部切实加强技术测量工作程序,引领潍莱高铁工程高质量发展,受到各级领导的赞赏。

中铁上海局潍莱高铁项目部牵头承担了新建潍坊至莱西铁路工程WLTLSG-3标项目, 位于山东省昌邑市、平度市境内,施工正线长度为22.55公里,以特大桥结构形式通过,全桥共692个墩台,架梁共680孔。潍莱高铁工程采用国家2000大地坐标系,设计时速350km/h,潍莱高铁胶莱河特大桥横跨2个坐标投影带,线路平纵断面根据地形有数个曲线,线路长,桥梁比重大,施工管段线型控制难度大,要想又好又快完成工程建设,做好测量工作成为本项目技术工作的重中之重。

该项目日常测量工作主要为平纵面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放样,结构物监测、内业资料整理等工作。为切实加强项目测量工作,确保施工位置准确,保证施工快速稳步推进,项目部专门组建了有测量工作经验的骨干测量队伍,搭配部分见习生,一带一,一帮一,负责管段内所有测量工作。

要想项目早日开工,必须早日把工程施工位置定下来。测量组率先拉开项目建设序幕:2018年初,测量小组在设计院交接桩完成后,立即开展全线的控制点复测工作。测量组人员不畏凛冽寒风,顶着雨雪,精准测量。短短半个月时间,全面完成进场找点、GPS平面复测、二等水准复测,确保了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的准确性,使得现场结构物施工有了基本的空间保障,为项目正式开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项目桩基、承台、墩柱大面积展开施工,现场工作面广,作业点多,每天的放样工点达到20到30处,传统的全站仪法放样的功效已无法满足现场施工生产进度。为了确保现场全面展开施工,测量组经过召开诸葛会,请示项目部领导,采用GPS-RTK技术,达到快速精准放样,极大的提高了放样速度和精度,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升,满足了施工生产的需要。

目前,项目部标段大型简支箱梁预制架设进入正常化,胶莱河特大桥下部结构在施工完成及架梁前后的沉降变形,将直接影响到结构实体质量和后期无砟轨道施工前的评估。测量组深刻认识到做好沉降观测工作的重要性,在测量组内,抽选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组成专门的沉降观测小组,在墩台施工期间即开展了沉降观测工作,及时通过评估软件分析数据的观测质量和每个墩台的沉降规律,确定了结构物的竖向变形可控。

测量组小伙子们,他们来自各大院校毕业的高材生,他们利用丰富的理论知识来指导现场实际操作,为加快实践与理论相融合,日常工作过程中做到内外兼修。施工蓝图到位后,立即开展控制点坐标和高程的计算与复核,多人计算,相互校核,最大程度的保证了计算数据的准确性。现场平面放样、高程放样采用换手测量,多点校核控制信息,确保了结构物由图纸到现场实体转换过程的定位准确性。

为早日熟练掌握好测量先进仪器,测量小组经常利用业余时间,把测量仪器拿出来相互操作指导,进行检、核,确保了“看家武器”上场不卡壳。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测量仪器送至专业的检测机构检测,以权威的方式确保了仪器的使用可控。

正是有这样一群默默付出,坚守工地现场,敢于吃苦耐劳的工程测量小组人员,中铁上海局潍莱铁路3标工程建设在潍莱高铁全线五个标段,一路领先,以优质的实体结构和快速的施工工期向前推进,受到了上级领导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好评。

猜你喜欢
中铁项目部控制点
中铁银通支付有限公司
房建施工项目部安全管理问题及其对策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简介
建设单位矩阵组织结构下的项目部质量管理研究
NFFD控制点分布对气动外形优化的影响
居“高”声自远——中铁一院“走出去”的探索与实践
基于风险管理下的项目建设内部控制点思考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相似材料模型中控制点像点坐标定位研究
如何推进企业文化在项目部落地生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