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育教学体系改革

2018-12-11 09:29王铁军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36期
关键词:应用型实训能力

◆王铁军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

一、校内实践教学现状及问题

(一)对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视不足

传统应用型高校以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目标,人才培养的重心是以扎实的理论功底及知识灵活应用为主。无论从课程体系设计还是学分设置,教师讲授为主的理论研究型课程占比均超过80%,而针对具体的实践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在高校教学活动中一直处于次要地位,由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创业能力在当前的培养过程中很难得到保障,没有实践教学的衔接和过渡,专业理论教育很难为创新创业提供养分。教师侧重于应用型知识的讲解灌输与创新创业能力所要求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是南辕北辙的,因此,在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改革中,无论是教学内容或是教学方式都需要重新思考和再设计。

(二)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尚未完善

1.受老牌本科学科思维惯性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严重失衡的,专业实践教学大多被认为是理论教学的补充和从属部分。实践教学自身,无论内容设置还是教学形式设计在目标和要求上都很模糊,难以自成体系。创新创业能力是集多种知识、技能、素质的统一体,创新创业能力的养成是长期实践中化学反应的成果,不是一朝一夕或是一两门创新创业课程所能实现的,长期系统化的训练与实践才是必由之路。

2.在应用型转型的浪潮中,各个高校的实践教学活动也是层出不穷,但各环节间在协作与互动上较欠缺,不能循序渐进、优势互补,难以形成合力,存在校外实训基地重复建,功能单一,实践课程缺乏难以相互衔接等问题。

3.创新创业教学过程的自主性、特色性、开放性、层次较弱,表现在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开发和设计不足,仍以趋同性、被动性培养为主,内容和形式单一,不能提供学生可选择的培养方式和学习内容。

4.缺乏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评估标准,创新创业实践的质量难以把控。以影响较大的赛事类为例,当前国内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及相关活动很多,品牌级实践活动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最好,相应的评估及评价体系也最完善,但受众面较窄,绝大多数赛事活动的评估标准多以策划书为准,创新创业项目不能完整孵化和落地就很难评估其合理性和科学性,前期的策划案在未执行前作为评估依据,无法对创新创业实践能力有效检验和提高。

5.专业素质培养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在教育教学上没能有效互补和融合,特别是教育手段、教学内容等没有从融合互补的角度进行设计,导致理论、实践、创新创业能力达不到相互引导和促进的有效循环。

6.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高要求与陈旧单一实践教学模式相悖。实践教学是将理论结合实际的练兵场,如此创新能力和创业素养才能在实践中沉淀下来,但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以人文素质选修课、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缺乏真正的专业能力导向、系统引导,实践教学模式并没有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深入思考和设计,落后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要求。

(三)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匮乏

创新创业活动自身的复杂性及高要求,决定了任课教师需同时具备丰富理论知识和创业实践经验。首先,只有在财务、营销、生产运营等学科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同时参与过创新创业活动,才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中有的放矢,对学生形成有效的指导。其次,创新创业教育有别于传统教学活动,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要求更高。现如今,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大都由学生工作部门、就业指导部门及各教学单位行政管理人员兼任,很难在理论知识及实践经验上有保证。类似高校创业指导师(IEEM)、SYB培训师、KAB讲师等创业类师资培训项目很多,但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强化又岂是一蹴而就。

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路径探析

(一)宏观层面优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境

首先,以2015年为时间节点,以李克强总理两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讲话、教育部袁贵仁部长的多次讲话、发改委等三部委下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为标志,全国推动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本次转型中课程改革中的关键是以能力培养为核心,注重综合应用能力,当前宁夏地方本科已经开始转型,部分高校的实践教学课时比例已经提高到30%多,随着转型深化,实践教学在课程体系中的位置也会越来越高。

虽然实践教学在教学中的学时比重会提高,但长久以来以老牌大学为准的学科导向思维很难在短时间改变过来,特别是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创业环境是创业的关键要素之一,这种观念的转变显得更加重要。可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创业者、企业家做讲座,带学生到高新企业深入交流,以此转变教师的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端正学生对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的认识。只有人人重视创新创业和实践教学的舆论环境、政策环境、社会环境、校园环境,环境是政策、资金、人员的前提和保障,构建创新创业下的实践教学体系自然水到渠成。

(二)微观层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

1.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基于实践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要求,可构建如下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上述创新创业实践教学体系分为两个阶段:实践教学阶段,创新成果孵化阶段。

其中,实践教学阶段中的校外实训基地学习、双创专业实践能力养成,可按照不同年级制定“理论认知→专项素质形成→综合能力模拟→实际运营”操作的层层递进的实践教学链条,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实践教学阶段中的其他实践课程类型,可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主动性,按照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相应的课程类型。

创新成果孵化阶段,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模拟孵化,此步骤可由学生在本校的创客空间或创客工厂,在模拟的供应链或商业环境中进行模拟,不仅能够验证创意的可行性和操作性,同时能够得到创客空间合作企业人员和指导老师的指导。其次,若模拟效果良好,创业计划书质量高,可由创客空间合作风投进行实际孵化。

2.构建多能师资队伍。师资力量是创业教育有效运行的保障。在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中要采用灵活的聘任和激励机制。一方面要引进来,可以聘请部分创业校友、社会知名企业家担任导师,指导创业学院学员的创业实践;同时要走出去,“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要形成长效机制,鼓励教师多参与横向课题,深入企业一线积累实践经验。

(三)改革要点

1.按照创新创业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组织实践内容、开发实训课程和实训指导手册、在实践教学指导方式上通过学生主导、项目牵引等实现学生自主性、创新行的最大程度发挥。

2.统筹管理校内实践教学设施与校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应用能力和创新创业素质养成为目标,整体实训活动的开展实现齐头并进、有效协作,实践课程间的有机联系。

3.实现实践教学体系的立体化、层次化、选择自由化、项目化等特点。

4.创新创业实践效果的评估标准要按阶段,按课程、按成果制定和实施实践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评价体系。以创新创业实践体系化设计为核心,以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建设与完善为抓手,使各项实践教学活动更加科学、规范。

5.建立层次、领域、结构上多元化和合理化的创新创业师资队伍。

6.当下地方本科高校的应用化转型、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主基调,在创新创业下的实践教学中,除了课堂教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融合的有效路径是项目实践。特设计如下双创课程融合体系,以实践课程为抓手,对专业教育和双创教育进行融合,如图2所示。

7.在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中,要符合创新创业新知识经济时代的大背景,按照其自身环境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的一般规律。既要考察教学对象的自身特性,也要考虑创新创业的“金字塔”效应,不能拿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创业下的实践教学。首先,实践教学中,创新、创业、创意和创造的相关理念与方法的教授,要面向全部学生做到“面上覆盖”,可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大赛、沙龙、讲座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理念和创业意识。其次,通过创新创业教师的辅导和指导,辅以创客空间的孵化措施,培养部分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成为大学生创业的“种子选手”和创业引领者,做到“点上突破”。

猜你喜欢
应用型实训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样规制作的任务实训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