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郘亭诗钞〉笺注》失考补注

2018-12-11 00:00刘汉忠
贵州文史丛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笺注

刘汉忠

《〈郘亭诗钞〉笺注》(龙先绪、符均笺注,三秦出版社2003年9月第1版)注莫友芝诗所涉及人物无考者,实多可考见。本人阅读所见,随作记录,渐次积累成文,名曰“补注”。因限于篇幅,仅择若干而已。

《笺注》246页《出都匀城西门,将登龙山,寻鹤楼道院,雨阻未果》注:“按:张翀,字子振。”

考补:

张翀(1525-1579),字子仪,《笺注》记其“字子振”,误。号鹤楼,明广西柳州卫籍马平(今柳州市)人。嘉靖二十八年(1549)举人,三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云南司主事。三十七年三月给事中吴时来疏论严嵩奸状,次日,张翀与同部主事董传策两疏继上,俱下镇抚司讯所主使。初拟大辟之罪,以朝官力救,改为廷杖。张翀戍贵州都匀。隆庆元年(1567)起补刑部浙江司主事。隆庆二年擢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韶等处地方提督军务。后改巡抚湖广。隆庆五年九月以侍养告归。万历二年十二月起授总督漕运,兼右佥都御史,巡抚凤阳。三年十一月入为刑部右侍郎。四年二月以疾归。七年八月,卒于家。《明史》立传。所著《鹤楼集》自明末行世以来数百年孤踪秘迹,查《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内已无收藏著录,孤本藏于日本内阁文库。

张翀谪戍贵州都匀卫时长达九年,对文化教育事业做出开发性贡献。明清及民国多部《贵州通志》均为之立传。明代贵州巡抚江东之将张翀与王守仁、邹元标并称“三迁客”。都匀士民仰慕张翀节义及学问,为其修建读书堂及龙山道院。读书教学之余,张翀与诸生搜奇于山水之间。在都匀红叶山之东麓题刻摩崖:“仁智之情,动静之理,栖此盘谷,饮此泉水”。清人张澍称“张鹤楼遣戍是邦,诛茅读书,题此以自慰也”。郑珍有《雨花岩观明张忠简公摩崖》诗有注:“都匀人以忠简为仙,谓此为爪书仙迹。”莫友芝诗“寻鹤楼道院”即张翀遗迹之一。万历《贵州通志》收录张翀诗文。文有《龙山道院记》《都匀读书堂记》,赋有《问月赋》,诗有《南楼》《龙山》《别石南溪总戎》《别贵竹诸友》《有怀》等。

《笺注》398页《刘子重铨福示“八君子”专墨拓卷,兼惠新拓,为题二十韵》注:“刘子重:刘铨福,字子重,不详。”

考补:

刘铨福,字子重,别号白云吟客,清顺天府大兴人,曾官任刑部主事,好古董,勤收藏。莫友芝之诗即咏其收藏之古砖墨拓。著有《砖祖斋诗钞》一卷,集前有樊彬同治十年序,同治间刻本,首都图书馆收藏。其诗多咏京都名胜,游什刹海、东岳庙等。刘铨福是《红楼梦》早期研究者,《红楼梦》“甲戌本”的收藏者。著名红学家周汝昌1948年10月23日致胡适信云:“刘铨福这个人很重要,因为脂本和‘妙复轩本(此本现为最流行有势力的批本)都由他一人而传,在《红楼》版本史上他是一个不朽的人物。由他的跋语可知其人情致不俗,眼光正确,可能是旗人,因他提及的佟四哥、三弦子即是旗人,且能唱《红楼》节目子弟书的,《东方杂志·中国美术号》《东武王氏商盉堂金石丛话》说:‘昔刘燕翁、沈文忠(朗亭)、刘子重、杨幼云,诸家小造像拓本……按,杨幼云即娄寿碑藏者,商务有珂罗印本,官为司马。刘子重提到李伯盂郎中与翁同和殿撰,必系同僚,足見他官也不小(又,脂本另一跋,署‘青士、椿余同观的青士疑心即朱筼,字青士,是同治间人。他父亲朱鹿坪有《茹古堂诗文集》),我很想找出此人的事迹来,但始终还未能寻到其他线索。”

铨福之父刘位坦是黄彭年岳父。刘位坦,字宽夫,曾官辰州知府,《中国藏书家考略》有传,称“藏书极富”。其女刘尹玉(字季瑜)是黄彭年继室。刘宽夫“叠书龛”“君子馆”所藏不少珍善本后来归藏于黄氏“戴经堂”。

《笺注》403页《张香涛之洞孝廉、刘伯洵肇均秀才,约为西山游,病未能往,送之》注:“刘伯洵:刘肇均,字伯洵,生平待考。”

考补:

刘肇均,字伯洵,清直隶献县人。刘书年之子。咸丰十一年(1861)拔贡生。游京师,与张之洞交。著有《撄宁斋诗草》一卷,民国四年(1915)石印本,一册,藏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又有《游蜀日记》三卷。

《笺注》404页《赠李篁仙寿容农部,即书〈秋影轩诗〉后》注:“李篁仙:李寿容,字篁仙,生平待考。”

考补:

李寿容(1825-1894),字篁仙,一字椷叔,湖南望城县星城镇人。清末著名维新派思想家、政治家谭嗣同的岳父。咸丰六年(1856)进士,官户部主事。后任湖北江汉关道,调安徽芜湖道。文才卓越,善诗文。与湘潭王壬秋、开冈邓弥之和邓葆之兄弟、攸县龙皋臣等结诗社于长沙,时称湘中“五才子”,为湖南六大联语家之一。著有《天影庵集》三卷,内诗存一卷、外集一卷,附《榆囹读史草》一卷,民国三年(1914)铅印本,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天影盦诗存》录古今体诗291首,前有咸丰五年湘阴郭嵩焘序,又同治十二年皋兰朱克敬序。外集为咏物诗及楹联之类。《榆囹读史草》乃乐府诗,专咏汉代人物,有桂林门人周益注。所作《拟行路难》诗,知其官部曹时,于咸丰九年十一月初因事籍没家产下狱,十一年八月出狱,复官。其斋初名波庵,遭祸后自为“斯其宦海波涛之验”,遂易名为天影庵。莫友芝赠诗之时,李寿容尚未入狱,其集题名为“秋影轩”。李著《榆囹读史草》有光绪十年钞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又《榆囹读史草续》一卷,光绪十年刻,湖南省图书馆藏。

《笺注》417页《赠孟柳桥传铸,即题其“芹谷归隐图”》注:“孟柳桥:孟传铸,字柳桥,清章邱人。行迹待考。”

考补:

孟传铸,字剑农,号柳桥,山东章丘人。道光十三年拔贡,官赵州州同。同治初年任大名兵备道。所撰《秋根书室集》十四卷,内诗六卷、文八卷,附《西行纪程》二卷、《西征集》一卷,宣统二年章丘孟氏绿野堂铅印,藏于首都图书馆。世传《影山草堂图》有莫绳孙、莫经农、莫俊农父子三人移录陈锺祥、孟传铸、姚浚昌题《影山草堂图》诗。孟传铸诗即在赵州州判任时,莫友芝与之互相唱和之诗。末题:“《影山草堂图》长歌一章,应子偲先生大雅之属,即祈斧正。山左愚小弟孟传铸拜题。”《郘亭遗诗》卷六又有《孟柳桥于官署结书屋曰“秋根”》等诗。

《笺注》459页《蔡香涎鸿燮〈养灵根堂遗集〉题诗》注:“蔡香涎:蔡鸿燮,字香涎,生平不详。”

考补:

蔡鸿燮,字芗延,号香涎,浙江桐乡人。嘉庆九年副贡,考充教习,改任山东盐大使。诗学长吉体,诗风奇特雄浑。《九铁阎王歌》长诗评为“力追长吉,作险语,吓破鬼胆”。著有《养灵根堂遗集》八卷,北京大学图书馆、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本。

《笺注》490页《赠王益三甲曾同年》注:“王甲曾,字益三,生平不详。”

考补:

王甲曾,字益三,原名文甲,江苏江都人,道光十一年举人。咸丰初官湖北恩施知县。咸丰九年纂《续补荆门直隶州志》。所撰《不波山房诗草》,辑入《黄氏逸书考》,民国间补刻,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集中有《癸丑郡城纪事》诗八首,详记咸丰三年清军扰民逃遁及太平军攻陷南京、扬州事。第二首云:“石头城外水流东,千百帆樯逆势雄。避舍移师心早丧,开门揖盗计何穷。只因白马盟先误,到此红羊劫未终。地震川腾天示惊,苦将休省望诸公。”注中称咸丰三年二月十日太平军破金陵后沿江直下,清军将领帅舟师北遁,并与英军勾结镇压太平军。又有《秦淮竹枝词》十二首,记清末官僚在秦淮河边醉生梦死。

莫友芝与王益三同科举人,故诗题称为同年。

《笺注》509页《张练渠凤翥太守招同杨朴庵……陈虎臣艾小集》注:“张练渠:张凤翥,字练渠,待考。”

考补:

张凤翥,字练渠,江西武宁人。咸丰七年入李希庵幕。著有《镜真山房集》十四卷,内诗钞六卷、试帖八卷,同治二年皖江行营刻本。首都图书馆藏诗钞,湖南省图书馆藏试帖。诗钞前有郭柏荫、陈占言序,又乌程周学濬等六人题辞,后有毗陵刘翰清跋,末行题“汪启贤锓”。诗不分体,共百三十六首,约自道光二十七年至咸丰八年之作。诗多记述与太平军作战时生活。《汉口镇》《登晴川阁》《登黄鹤楼》《赤壁》《出山感怀》八首、《四十生日感赋》《过西塞山》《麻城夜战》《随大军自麻城追贼至河南商城县冯店驻军》等,皆有事实可考。

《笺注》536页《秣陵中秋,携绳儿登南城聚宝门楼,李少荃宫保微服,以鲍花潭源深太常、陈作梅鼐观察、倪豹岑文尉郎中、李少石文杏伯偕至》注:“李文杏,字少石,不详。”

考补:

李文杏,字少石,号实庵,浙江嘉兴人。同治间官直隶候补知府。通小学,曾校刊《助字辨略》。工书,尝为钱敬石摹徐季海隶书多宝塔碑额。

《笺注》543页《送马雨农恩溥学士还朝》注:“马雨农:马恩溥,字雨农,事迹待考。”

考补:

马恩溥(1820年—1874),字芝楣,一字雨农,云南太和人。咸丰三年(185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同治十二年(1773)主福建乡试,又以内阁学士任江苏学政。著有《慎余堂诗集》 二卷,钞本,二册,有方月瞿仙题识,云南省图书馆藏。又有《滇南事略》一书行世,记清咸丰间兵燹事颇详。

莫友芝诗中“识君提皖学”,即马恩溥出任学政事。

《笺注》544页《游冷泉归,曹葛民籀明经示〈石屋著书图〉,漫题二绝句》注:“曹葛民:曹籀,字葛民,生平待考。”

考补:

曹籀(1800-1880),又署作曹金籀,以本金氏子而为曹氏后。字竹甫,号葛民,又号柳桥,浙江仁和人,诸生,精于文字训诂之学。辑五十岁以前所作编为《石屋丛书》二卷,内文稿一卷、杂著一卷,有道光二十年自序,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道光间刻本,浙江图书馆藏稿本。后选编为《石屋书》十八卷,内《籀书内篇》二卷、《续篇》四卷、《籀书诗集》(一名《蝉蜕集》)四卷、《词集》一卷,另专著《春秋钻燧》四卷、《古文原始》一卷,同治间女夫钱保塘刻,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曹籀平生致力于经学与小学,与赵之谦、魏源、龚自珍交善,自言为龚氏畏友,道咸间与戴熙等结红亭诗社,互有唱酬。著《谷梁春秋释例》《尚书古文正义》《三家诗传诂》《籀书》等。道光十九年龚自珍作《纵难送曹生》诗,视金籀为豪杰。龚氏卒后,曹金籀为编《定庵文集》,又于同治七年为撰序言,称其文为“如水火之在天壤间,未尝一日无者也”。

《笺注》397页《九日定甫先生招陪寿阳相国集慈仁寺,次寿阳韵》“慈仁寺:待考。”

考补:

京师慈仁寺为名胜之地,位于广安门内大街,是千年古刹,始建于辽代。明成化二年(1466)在原寺旧址上重建,名为“大慈仁寺”。乾隆九年重修,改名为“大报国慈仁寺”,俗称报国寺。这里因地处宣南,是清代士大夫文人踪迹常至之处。其内有大毗卢阁,又有著名的双松,是许多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施闰章、宋琬、王士祯、冯溥、田雯、宋荦、孔尚任、姜宸英、翁方纲等都有咏题慈仁寺的诗作。

道光二十三年(1843),张穆和何绍基在京集资倡建顾炎武祠,祠建于慈仁寺西偏,十月份告成。次年二月,举行宣南士大夫的第一次公祭。修建顾祠的地点,选在京师慈仁寺中西北隅的隙地。在这里修建顾炎武祠,最直接的原因是康熙七年(1668)戊申春,顾炎武五十六岁那年到北京时,曾住在慈仁寺。顾祠建立之后,从此开始“顾祠修禊”活动,在京师延续了三十年,由此聚合了一个有着相当规模的文人圈子。梅曾亮周围的古文家大都参与过“顾祠修禊”。慈仁寺与顾祠,在文人诗咏里其实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地点。

莫友芝入京之后,因会试而与王拯相识交,同时也出现在慈仁寺文人雅聚之中(详下文)。

《笺注》386页《次韵,酬农部王定甫先生锡振》注:“王定甫:王锡振,名振,号少鹤。”

考补:

王拯(1815-1874),榜名王锡振,后以服膺包拯而改名拯。字少鹤,一字定甫。柳州府马平县(今柳州市)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由户部主事历官至通政使。居官以通达政事,敢于直言著称。王拯为桐城派古文“岭西五家”之一,早年师从吕璜习桐城文。及第后,长期任职京师,从学于清后期桐城派巨擘梅曾亮门下,曾国藩、何绍基、邵懿辰等名流与之过从甚密。时广西籍王拯、朱琦、龙启瑞等于桐城文之中兴,作用至巨,梅曾亮赞叹云:“天下之文章,其萃于岭西乎!”王拯为晚清文坛的重要作家。诗作多抚时感事,清人林昌彝有“音节凄怆,如哀笳晓角”之评,《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王拯诗戛戛独造,意深而词粹,兼有苏(轼)、黄(庭坚)二家之长”。词为清代“后十家”之一。著作有《龙壁山房文集》《龙壁山房诗集》《茂陵秋雨词》《归方评点史记合笔》等。

咸丰九年,莫友芝来试进士,王拯为试官,得其荐卷而未售。撤闱后,莫友芝以所著诗集相赠,王拯有诗赠之。《独山莫子友芝年五十矣,来试礼部。仆闱中得其卷,见其经策清淳,断为宿士,惜荐未售也。撤闱来见,携示所著〈郘亭诗集〉,长句赠之》:“黔溪万里出牂柯,三十年来老策科。得意漫夸花紫陌,论才直合草金坡。刘蕡风义还师友,李筧文章未谬讹。呼起九原莲博士,买羊沽酒奈君何。谓吴兰雪君,辛卯乡举房荐主也。”(《龙壁山房诗草》卷十)。莫友芝因此有《次韵酬农部王定甫先生》:“哀颜只合守庭柯,尚逐时英问甲科。果是随身宜席帽,那堪蹇足觊銮坡。侧身天地风尘急,回首江湖岁月多。孤负先生推毂意,文章有命欲如何?”(《郘亭诗钞后集》)。九月九日,王拯宴请祁寯藻、林寿图、莫友芝等人于慈仁寺,有《九日请寿阳师、子怀丈、湘芸、颖叔、孔绣山玉 双兄弟、莫子偲孝廉宴集大慈仁寺,步寿阳韵》诗:“一樽何必问黄花,座客风流抵孟嘉。菊径漫怜秋色晚,松关常爱夕阳斜。高岩深谷留铭迹,绣山携所藏汉循吏洛阳令王稚子石闕拓本,请寿阳题字。黑水红崖话碛沙。子偲时作红崖碑诗,以碑为禹贡导黑水故迹,谓盘江是黑水发源,据《汉书》注黑水神祠为证。余甚韪之。愁对山僧遗断偈,登临随处足巅涯。寺僧戒学新化,往尝为偈子于壁,寿阳为足成之。”莫友芝亦有《九日,定甫先生招陪寿阳相国集慈仁寺,同会者王子怀侍郎。杨湘芸、林颖叔两郎中。孔绣山侍读。绣山以王稚子二阙旧拓悬座间,共审定,故有第四句,次寿阳韵》诗。王拯读后,又作《子偲孝廉和诗触批我怀,适寿阳师亦示叠韵见酬之作,因复次和》:“乡园秋满一篱花,胜日清游似永嘉。万里归寻牙纛侧,廿年虚负角巾斜。辽空望断孤鸿影,扑地惊迷短蜮沙。淮浦烽尘绝涡浍,辰山癸水又滨涯。”莫友芝因会试而结识房师王拯,一语投缘,遂为知交。王拯还将文稿抄本送给莫友芝。抄本现存于世,题《王少鹤先生文稿》,共三册,录文九十四篇,书前有“独山莫氏图书”钤印。据书中莫绳孙的跋语,此稿本为清咸丰年间,王拯手录而赠其父莫友芝。书中朱笔点评,则是孙衣言的手笔。二人又同属宋诗派,声气相投。《龙壁山房诗集》有多首慰勉之作,莫友芝诗也以“自缘所蕴同,神契乃不两”句,以示认同。

猜你喜欢
笺注
“笺注”作为鲁迅小说批评新范式
辛弃疾登临词中的声音意境描写
《四库全书总目》五峰集 斐然集笺证
田同旭《郝经集校勘笺注》出版笔谈
诗史、索隐与晚明记忆
《曝书亭集词注》笺注内容探析
胡三省《新註资治通鑑序》笺注
《欧阳修诗编年笺注》补正(一)
笺注本《切韵》引《说文》体例研究
“坠我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