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的致富路

2018-12-11 16:27杨力
故事林 2018年23期
关键词:村道老支书门卫

杨力

县纪委接到举报,说大舜村新修的5公里村道是豆腐渣工程,且县上有关部门和乡镇与大舜村两委沆瀣一气,通过工程攫取村民财物,希望查实法办。

县纪委通过外围调查得知,大舜村的村支书是一个有着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大舜村的经济条件并不是很好,又地处偏远的丘陵地区,在全乡全县都排在倒数位置。大舜村5公里的村道前不久刚刚建成,而且工程质量也顺利通过了县乡联合组成的质检组验收。如果举报属实,这里面的猫腻就耐人寻味了。

2月底,春节的鞭炮声还不绝于耳,负责调查的纪委郑书记就带队去了大舜村。大舜村分布在丘陵深处,小车顺着山道一路逶迤,车窗外不时闪过大片郁郁葱葱的柑橘林,枝头间挂着一颗颗拳头大的果实,看上去分外诱人。终于,小车在那段新修的村道上停了下来,郑书记跨出车门,站在路边回望苍茫的群山,再遥望那条从山凹间弯弯曲曲伸向外界的水泥村道,突然有一种难以名状的感慨。

一辆小货车停在了离郑书记一行不远的地方,货车司机钻出来对着果林喊了几声,刚才没太注意的村民就三三两两从林梢间探出身来。他们把新鲜采摘的水果搬上小货车,货车司机唰唰地数着现钞,双方乐呵呵地很快完成了交易。郑书记看着这一幕,又下意识地捏了捏手中的材料,那里面有县质检部门几天前补充的路面质量检测结论,这条村道由于水泥标号不够,路面厚度也不够,涉嫌偷工减料,属于不合格路建工程。而此刻,这条不合格的村道,却与飘香诱人的果林和村民们脸上开心的笑脸构成了一幅不太协调的画面。

又一辆小车轰着油门快速驶上山来,闻声赶来的是乡党委书记。党委书记跑步上前气喘吁吁地说:“郑书记,元宵节还没过,你就下乡调研来了,怎么样,比你上一次来方便多了吧。”

郑书记一怔,一下就想起了那个让他终身难忘的“上一次”。那次他刚从市里下派到县上任纪委书记,调查研究来到了大舜村。那时还没有水泥路,全是泥土的路基,浸泡在雨季后的泥水里,过往的村民挽着高高的裤腿,深一脚浅一脚踩在坑坑洼洼的泥浆里,每一步都走得十分艰难。最不堪的是,郑书记乘坐的小车陷在泥浆里打滑,怎么努力也出不去,最后还是村民们赶来才把车推了出去。

郑书记想到这儿,扭头看了一眼党委书记,话里有话地说:“方便倒是方便了,但如果工程质量不合格,这样的方便能维持多久呢?你是乡上一把手,这条路从开建到验收你不会不清楚,难道你不想说点什么?”

党委书记看了看远山,用力点点头,像在自我剖析一般说:“不错,我承认,修这条路我有私心。我就是大舜村的人,小时候家里很穷,也没少受当时才20出頭的老支书的接济,我每学期的学费一直是老支书帮忙垫付的。”

郑书记看着对方说:“所以你投桃报李,当老支书找到你要求支持修路时,你就答应了?”

党委书记点点头:“是的,老支书找到我,希望把困扰山区发展的最后5公里修好,我答应了。但乡上资金有限,我就召集乡班子开会,请大家把私房钱捐出来修路,有多少捐多少。我背着老婆捐了两万。”

郑书记不解了:“你这样武断,就没人有意见?”

党委书记摇摇头:“任何人都没意见。其实大家都明白,因为穷,大舜村的村支书当得很窝囊,好几次换届老支书都提出想退下来,可那个穷山沟没人愿意去顶啊。这次老支书找到我们,说他年岁大了,希望干好这一届,修一条通往外界的致富路。我们很感动,完全是发自内心想帮助老支书完成他的心愿。”

听到这儿,郑书记没再问下去了。告别了大舜村,小车行进在下山途中,而郑书记心中一直想勾勒出一个老支书形象,却又模模糊糊。

当天下午,郑书记带队去了县交通局。一般情况下,县交通局是要负责下边乡道、村道规划建设的,所以郑书记希望从这儿能了解一些情况。谁知,县交通局局长一见到郑书记,就主动聊到了大舜村,并且说:“郑书记是不是听到大舜村为了修路,用黄金果贿赂我这个局长的事情了?”

郑书记锁紧眉头,希望他如实道来。于是,交通局长说了这么一段故事:

原来,大舜村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发现了一种优质水果叫黄金果。黄金果本来是一种野生柑橘,营养价值很高,但由于产量低,很多年来只能任其自生自灭。老支书刚当上村支书那会就认为这是个宝,多年前他又从县农技专家那儿了解到,黄金果可以通过嫁接实现大幅增产,而且通过努力把增产的想法也实现了。可是这么多年因为没有路,黄金果养在深闺无人识,货车开不进,果子运不出,村民们并没有因此受益。

老支书却不甘心。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在县上当交通局长,当初也是从同一个乡上通过考学考出去的,也算老乡了。找不到办法的老支书决定去碰碰运气。

老支书到了县上,手上提着一篓黄金果,见了门卫就打听交通局长办公室。门卫见老支书灰头土脸,拦着不让他进。老支书也不在乎,脱口而出:“我来找我侄子,就是你们局长。”

门卫不敢怠慢,电话打给局长。局长一听来个亲戚,一脸惶惑地跑下楼来,见到老支书,却并不认识。

老支书却已认准,不管不顾地迎了上去,握着“侄子”的手,亲热得就像父子。交通局长倒退一步:“你是谁,你想干吗?”

老支书说:“我是大舜村的支部书记。大舜村穷,10里山路没钱修,就想来找你帮帮忙。”

交通局长烦躁了:“你这是哪门跟哪门啊,谁都可以装个亲戚上门要钱,你把国家单位当什么了!”说完也不给老支书解释的机会,转身气鼓鼓地回楼上去了。

交通局长没料到,碰了一鼻子灰的老支书并没离开,而是在门卫室和门卫闲聊起来。下班时,交通局长刚走出门,迎头就碰上门卫。门卫说:“局长,你的亲戚还在门卫室等着呢。”原来刚才一闲聊,老支书道出了原委,把门卫感动了。

门卫使个眼色,老支书连忙跑过来,冲局长就把那篓黄金果递过去。局长连连推着:“这算什么,别人看见,以为行贿。”

老支书说:“侄子,不,局长,这不是行贿,这是黄金果,是咱大舜村唯一拿得出手的宝贝。如果让它们烂在树上,痛不痛心,可不可惜?”

局长捧着黄金果,他从乡上来,知道大舜村的穷,可是,再穷也不能动公家的钱啊。于是说:“这样吧,先吃饭,边吃边说。”

那天吃了饭,交通局长留下了那篓黄金果。

第二天,交通局长让办公室把黄金果分发到每一个人手上。趁中午用工作餐时,局长对大伙说:“今天的黄金果好不好吃,味道如何?”

大家之前听说过黄金果,但很少有人吃过,中午一尝真是不错,于是齐声道好。

交通局长说:“可是,现在因为没钱修路,这些黄金果每年困在大山里運不出去。大家说,怎么办?”

“筹钱修路!”大伙一致喊道。而且说干就干,几天后就把一笔集体捐款交到了老支书手上。

这时交通局长深有感慨地对郑书记说:“这就是整个过程,虽然杯水车薪,但我相信滴水成河,一定能筹到更多的修路钱。老支书也不容易,他就是用这种以情动人近乎愚公的精神,让一小笔一小笔捐款从不同地方不同单位汇集到了大舜村,为修路积累了原始资金。”

郑书记若有所思,心中那个模糊的村支书形象渐渐有些清晰亮堂起来。但是,郑书记的心头还是有一个疑惑解不开,这样筹集的资金毕竟有限啊,而且为什么还被举报呢?

过了两天,郑书记再次派人去到大舜村,通过侧面找到村委会了解情况。而反馈回来的情况更是让郑书记内心沉重。

据村主任说,如果要修一条3.5米宽5公里长的水泥路,正常预算要超百万。而老支书通过各种办法筹到的钱也就三四十万,缺口这么大,老支书只得费尽口舌向施工队和材料商赊工程款材料钱,春节那阵为了躲债都不敢回家,最后还是老支书在外面工作的儿子把准备结婚的房子卖了,才勉强把工程款材料钱付清。

村主任最后说:“其实那封举报信,是因为一个包工头没拿到工程款而心生不满举报的,知道实情后也很后悔。不管怎么说,整个大舜村的村民都感谢老支书,并不因为他用修建两三公里水泥路的钱修了10里村道,就抱怨这是个豆腐渣工程。我们每个人都用心铭记这条滴血的致富路。”

郑书记心里彻底亮堂了,那个曾经模糊的老支书形象变得朴素而高大,这样的形象,不正是许许多多战斗在基层的党的优秀干部的缩影吗?

几天后,郑书记亲自给老支书打了一个电话:“老支书,你的付出令人敬佩。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各级政府已经有了加快乡村道路建设的专项扶持资金,大舜村建起的10里山道也已列入了复建加固的工程项目中。在共同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我们不会遗漏下任何一个地方!”

猜你喜欢
村道老支书门卫
乡村老支书
咱村的老支书
老支书
过法门
老支书
村道弯弯
门卫
过法门
度过法门
村道养护管理体制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