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音乐文化合理利用的策略

2018-12-12 10:50陈温萍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注意力课文情感

陈温萍

新的形势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深入研究语文教材教法的基础上,结合新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课本,根据几年教学实践经验的积累,本文试图从审美教育、情感教育的角度找到音乐与语文的契合点,探讨中学语文教材中音乐文化的合理利用,努力打造和谐课堂。

一、利用音乐内容唤起学生的兴趣

心灵可以感受音乐,情感可以通过音乐来加以表达,意境也能通过音乐来创造,音乐能将情感升华,人的情感和情绪可以通过音乐来调节。通过音乐做铺垫,可以为学生打开文学的大门,把他们带入艺术的天堂,使学生在人生中感受美妙的音乐。目前一部分学校“紧急结合”的传统铃声已经被优美动听的音乐声所代替,这体现了一个“以人为本的细节变化,也正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现在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很巧妙地将语文与音乐结合,为我们展示了两者关系的契机。我在教《我与地坛》时,适时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随着乐曲声的开始学生闭上眼睛,似乎看到波涛汹涌,听到它的声音铿锵有力,大海的跌宕起伏就像充满曲折和坎坷,学生马上就体会到人生的不易,生命的艰难,同时也能体会到生命的顽强和伟大。音乐与语文两者之间相结合,实为相得益彰。

二、利用音乐内容维持学生的兴趣

音乐的出现,能够为学生学习语文时烘托气氛,制造情境,尽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能聚精会神地投入到学习中。因为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较短,一般当课程进行到一半时,他们的注意力开始下降,这时如果我们选用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乐曲调节课堂气氛,激发他们的活力,在配音声中用感情再次朗读课文,就会使他们走近课文,走近作者。如在教《云南歌会》时,让学生听听歌曲《彩云之南》《绣荷包》《纳西姑娘》等,可以使学生领略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体味民族特色的趋势和魅力。在这种情况下,再教给学生一两首优美动听的民族音乐,就会使学生终身难忘记,一生受用,更能使他们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后继学习之中,学习效果也明显提高。

有一些课文本身就是唱词、散文、歌词,导入相应音乐,立即就会让课文插上音乐的翅膀,让学生架起想象的翅膀在天宇间飞翔,课文的意境让学生身临其中。唐朝诗人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里,用精练的语言、真挚的感情,描写了送别友人去西域的动人情景。“此辞一出,一时传诵不足”,这种难以忘怀的送别,后来谱写成歌曲,整首歌曲基本上以一个曲调变化,贯穿其中,并反复三次演唱,所以又称《阳关三叠》。因为唱曲中有阳关和渭城两个地名,故又称《阳关曲》和《渭城曲》。在课堂上播放合唱曲《阳关三叠》,让学生更能体会作者与朋友之间依依不舍的感情。

三、利用音乐导入渲染良好的课堂氛围

音乐有着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特殊功效。本文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在课堂教学中的新课导入、课文朗读和课堂小结等环节恰当地插入音乐,让课堂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一堂新课开始的时候,学生的心中总是满怀期待,但是注意力可能还在课后的游戏上或者上一堂课的问题上。如果在这时我们能播放一段和课文相关的音乐,学生的注意力会马上集中到课堂上来,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拉近,为整堂课打下一个情感基调。

配乐朗诵,由情入境。朗诵是一门艺术,在我们语文课堂上经常需要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学生朗诵时给他们来点背景音乐,他们会朗诵得特别认真、特別投入。当然,在选择背景音乐时,我们还是要慎重的,不是说只要是音乐就可以作为朗诵的背景音乐。在结构节奏情绪起伏上使音乐与朗诵结合,音乐是配合朗诵的,不是我们要表现的主要内容,万万不可喧宾夺主。

四、课文中涉及的有关音乐的知识

“乐者,大地之和气也。律吕者,乐之声音也。”中国远古时代,就产生了音乐和音乐知识。语文课本中涉及到有些音乐知识如果不加以补充学生不容易明白。例如,《荆轲刺秦王》中的“变徵之声”和“羽声”指的就是不同的音调。 中国传统音乐的五调为:宫、商、角、徵、羽,是使用最广的五种调。《史记·乐书》中记载:“故闻宫音,使人温舒而广大;闻商音,使人方正而好义;闻角音·使人侧隐而爱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五音是音乐学习方面的知识,也是中国音乐的摇篮。

很多诗歌会出现一些乐器。古代乐器根据不同的材料可分为:金、石、土、革、丝、本、匏、竹八类,合称“八音”。西周时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镈)、石(磬)、丝(琴、瑟)、竹(箫、箎)、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柷、敔)八类。

语文的文本不是僵硬的符号,它承载着人的思想、情感、意识、心灵,是活生生的、有灵魂的、有生命的。文本与音乐本身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语文应该用音乐来衬托,音乐应该用语言符号来表达,语文和音乐都是美的,将美的元素都渗透于语文教学之中,做到水乳交融,定能让人深入别样的境界。

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223900)

猜你喜欢
注意力课文情感
让注意力“飞”回来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背课文的小偷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扬眼”APP:让注意力“变现”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