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华如梦汴梁城,秋风满袖人忘归

2018-12-12 10:53越声
小演奏家 2018年10期

越声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辨忠奸……”小时候喜欢看影视剧《包青天》,因此对开封有着莫名的好感,长大后我才知道开封是我国的七大古都之一,有“七朝都会”之称。历经千年,古都风貌犹存,让人心生向往。

十月的开封秋高气爽,在当地友人的陪伴下,我们坐上人力三轮车游历开封,一看到城墙、鼓楼、商铺,顿觉时光回溯,仿佛置身于繁华的大宋朝。

汴京第一街

据宋朝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北宋首都东京(今河南开封)有一条宽阔壮丽的御街,商贾云集,极一时之盛,但后来黄河决堤冲毁了御街。

到开封出新街口,循着午朝门便可看见一条仿古街,各种古色古香的店铺分列两旁。店铺多为二层或三层楼房,青砖灰瓦,配以画梁砖雕,显得整洁凝重。进入店堂,木架、藤棚、紫檀桌、珠宝、酒香……样样诱人。我虽是一介现代“布衣”,可身着古装的老板照样对我热情有礼。

据专家考证,北宋御街宽约二百余步,街边有廊,街中心为街道,是皇帝及其亲从的行走专线,双侧为广植花木的御沟,沟外放着朱漆叉子,再往外还有黑漆叉子,普通百姓只能在黑叉以外走动。

御街西北端有座樊楼,北宋时樊楼为东京七十二家酒楼之冠,可容纳一千人在此吃饭饮酒。宋徽宗宣和年间,樊楼一度扩建并改名为“丰乐楼”,但人们仍习惯称之为“樊楼”。考究起来,樊楼原位于皇宫乐华门外景明坊,前些年建御街为追求景观效果,将其移于街北午朝门外,依历史记载而建。游人可自由穿行其间,一睹名楼风采,要知道这可是中国建筑史上独具一格的楼阁啊!

登上樊楼,北望铁塔龙亭,气势峻拔巍峨,杨家湖和潘家湖绿波荡漾,游艇点点。历史上的樊楼之所以名扬四海,固然与宋徽宗和李师师的故事有些许关系,但更主要在于其服务周全、经营有方。试想想,过去有资格接待皇帝的酒楼算得上五星级吧?但是,无论是一掷千金的王公贵客,还是仅仅花几文钱喝碗茶的平头百姓,店主人皆春风相迎,因此連苏轼、宋江、鲁达都曾到访过樊楼。

如今,樊楼是开封最繁华的大酒楼和文化娱乐中心,食宋肴、品宋乐、观宋史展览自不待说,有兴致者还可以着黄袍扣玉带,到御座上过上几分钟皇帝瘾。中心楼的三楼设有宋徽宗御座塑像,人们可一睹这位皇帝沉迷丹青、填词赋诗的文采风流。

游览至此,可以说御街是再现宋代建筑艺术、市井风情的一轴活画卷。

开封府里访包拯

一提开封肯定绕不开包拯,因此来开封一定要去拜访一下这位被老百姓尊称为“包青天”的大清官。

正午,开封府衙沐浴着金色的阳光格外壮观,如今的开封府是后来重建的,自然不是当年的模样,但其威严肃穆还是令人心生敬畏。

我最感兴趣的是包拯的断案大堂,堂前陈列着三副铡刀,分别是斩皇亲国戚的龙头铡、斩贪官污吏的虎头铡和斩地痞恶霸的狗头铡。三副铡刀造型各异,寓意深刻,在高悬的“正大光明”横匾下闪耀着凛冽的光芒。

大堂门前立有一块巨石,南面刻着“公生明”三个大字,是包拯断案明察秋毫、公正无误的注释,也可以说是对包拯人格的简明概括。巨石北面镌刻着“尔俸尔禄,民脂民膏。下民易虐,上天难欺”十六个字,当时被称为“官笃”,后来宋太宗将其颁于州县,正式命名为“戒石铭”。

官衙前的照壁正面还有一只身似鹿头像兽、目光炯炯的怪兽,名叫“獬豸”,据说它能辨别是非曲直、善恶忠奸。

大殿正中的包公塑像前有包公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仰珙刊石,竖于堂屋东壁,以昭后世。”据《宋史》载,包公病重之时,担心后世子孙不能继承和发扬包氏清正廉洁的家风,遂把家人叫至床前,立下了这则警示家人及家族后人的戒律训条,字字如玉,掷地铿锵,令人深受教诲。

探访清明上河园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名扬天下,它所描绘的正是开封的繁荣景象。一千多年前,张择端把现实绘入画卷,如今开封人又将画卷搬进了现实,所以清明上河园的宣传口号正是: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清明上河园是按照1:1的比例将张择端的代表作、堪称艺术瑰宝的《清明上河图》复原再现的大型宋代历史文化主题公园,占地四十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可达十二万平方米,大小古船五十多艘,房屋四百余间,景观建筑面积3万多平方米,形成了中原地区最大的宋朝复原建筑。2009年,清明上河园荣膺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第一座以绘画作品为原型的仿古主题公园,是中原大黄河郑、汴、洛黄金旅游线上的重要景区之一。

走进清明上河园大门,首先看到的是张择端的塑像,绕过塑像就是《清明上河图》的石刻浮雕,背后是历代名人对这幅画的赞词。

清明上河园设驿站、民俗风情、特色食街、宋文化展示、花鸟鱼虫、繁华京城、休闲购物和综合服务等八个功能区,并设有校场、虹桥、民俗、宋都四个文化区,还设立了宋朝科技馆、名人馆、犹太文化馆和张择端纪念馆。园内的主要建筑有城门楼、虹桥、街景、店铺、河道、码头、船坊等,园区按《清明上河图》的原始布局,集中展现了宋朝诸如汴绣、官瓷、年画等现场制作,荟集了民间游艺、杂耍、盘鼓表演、算命、博彩、斗鸡、斗狗等古代京都繁华的街市风情。

行至虹桥,我们才深切体会到自己已身在画中。虹桥为全木质拱桥,桥两侧是红色的围栏,桥的另一端是虹桥广场,广场上正上演着杨志买刀的故事,继续往前走,还会看到武大郎炊饼摊和潘金莲茶馆。

夜幕降临,大东京夜市热闹起来,各类小吃齐全,听着传统的吆喝声,品着开封传统特色小吃,味蕾和身心同时开启一场欢乐之旅。走进最有名的孙羊正店,这里不仅有几十种传统风味小吃,更有传统的宫廷盛宴,可谓集中了北宋时期的饮食精华,令人大饱口福。

品尝完美食,再去欣赏清明上河园的夜色。每天晚上,清明上河园都有《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水上演出,演出围绕宋词的意境渐次展开,既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暗示着大宋王朝的建立,又有北宋汴河漕运和清明踏青的热闹场景,勾勒出清新明朗、春意盎然的画面;既有宋代词人柳永动人的爱情故事,营造出恋人之间难舍难离的凄美意境,又有万国来朝的盛世场面和杨门女将的飒爽英姿。豪华的场景、经典的宋词、高科技的舞美生动地再现了北宋京都汴梁的盛世繁荣,带给游客强烈的视听震撼。

大相国寺的千年皇家佛乐

位于开封闹市中心的大相国寺始建于公元555年,自寺院开山便有佛乐的记载,至北宋年间,大相国寺佛乐名满天下,成为皇家佛乐。《东京梦华录》详细记载了名流骚客夜游大相国寺赏梵乐的情景,文豪苏东坡、王安石也都曾在此留下听琴的佳话。

大相国寺的佛乐历经沧桑,1927年,该寺经历了佛毁僧散的噩运,珍贵的秘藏乐谱《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也随之散失。大相国寺方丈释心广说:“自那以后,我们大相国寺的僧人艺人就分散到了各地农村,也把这种古老的曲谱带到了民间。”

《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是古老的工尺谱,内存近百首乐曲,堪称佛家至宝。乐谱流失成为大相国寺僧人心中的一大憾事,但他们一直没有放弃寻找,直到2007年,通过多方联系,流落民间多年的乐谱终于重新回到寺院。

如今,《大相国寺佛乐手抄秘谱》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寺院发掘并整理出百余首佛乐,先后编排了宋朝的《白马驮经》、明清的《普庵咒》和当代的《相国霜钟》等数十首佛乐曲目。大相国寺佛乐吸收和融合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及古代音乐,气势恢宏、天下无双,素有“歌声绕梁,丝管嘹亮,谐妙入神”的赞誉。

大相国寺監院宏观法师总结出大相国寺佛乐的四大特点:一是宫廷音乐,二是民间音乐,三是佛教音乐,四是汇集了当代的流行音乐。另外,大相国寺佛乐还有手抄密谱,且全部由出家僧众演奏。

大相国寺佛乐团是国内演出队伍最庞大的佛乐团之一,成立于2002年,现今寺院有专职乐僧二十余名,其中不少是修为颇深的僧人。演奏乐器除笙、箫、笛、云锣、唢呐外,还有古老乐器筹以及作为佛教音乐符号的磬、木鱼等。演奏时,年轻乐僧们神态肃穆,演奏出的美妙梵音宛若天籁。

据了解,乐僧每天都要到排练地点练习演奏古代乐谱,风雨无阻。乐团里最负盛名的是八十八岁的释隆江法师,他六岁就开始在大相国寺学艺,精通大相国寺特有的古老乐器筹,也是这种乐器为数甚少的技艺传承者。

大相国寺佛乐团恢复成立之初,主要为相国寺的游客和各种佛事活动服务,从2003年开始,乐团频繁受邀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佛事活动和社会慈善演出。作为弘扬佛法的一种方式,大相国寺佛乐正在走出寺门,向更多世人传扬这种美妙的音乐。

宏观法师表示,他们坚持发掘佛乐文化的目的,除了继承传统文化以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让全世界的人们都能欣赏到这种美妙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