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热资源的工业化利用探讨

2018-12-14 01:07,,
地下水 2018年6期
关键词:延津挂面储层

,,

(河南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一地质环境调查院, 河南 郑州 450045)

2013年以来,河南省持续多发的灰霾天气,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大气污染防治任务十分艰巨。煤炭直燃是增加大气PM2.5数值,形成雾霾天气的罪魁祸首。地热资源作为一种可再生、洁净能源,其开发既可缓解传统能源的紧张,又可减少PM2.5、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排放[1]。

1 地热地质条件

延津县地处中牟凹陷北侧边缘与内黄凸起交接处,受新乡—商丘断裂带影响,下新近系地层孔隙裂隙较发育,形成良好的热储层。本区热储层主要为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馆陶组热储层及古近系热储层。

新近系明化镇组热储层:顶板埋深190 m左右,底板埋深1 100 m左右,总厚度910 m左右。热储层含水介质主要为粗砂、中砂、中细砂、细砂为主,盖层为新近系顶部及上覆第四系的粘性土层。

新近系馆陶组热储层:顶板埋深1 100 m左右,底板埋深1 900左右,总厚度800 m左右。热储层含水介质以细砂及粉细砂为主。

古近系热储层:顶板埋深1 900 m左右,古近系厚度1 900 m左右,热储含水介质岩性主要为中粒砂岩、细粒砂岩及泥岩为主。

2 开发利用方案

2.1 开发利用方案

延津县城区有10家地热水用户,井深一般在1 000~1 300 m,单井出水量40 m3/h左右,水温50℃左右,取水层位为800~1 300 m,主要开采新近系明化镇组(N2m)地热水,主要用途为取暖和洗浴用水。根据延津县地热地质条件及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同时考虑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设计施工8眼地热井,4采4灌,#1-#4供一期工程,#6-#8供二期工程(#1-#6号井已投产使用);为了不与周边已开采地热井“争夺能源”且达到业主温度的要求,井深设计2 200 m,取水热储层为1 300~2 200 m的下新近系和古近系的砂岩。

2014年我单位成功在延津克明面业施工6眼(3采3灌)地热井,水温高达75℃,单井涌水量80 m3/h;水化学类型为Cl-Na、Cl·HCO3-Na型;pH值7.45~7.90;矿化度2 500~3 000 mg/L。

延津克明面业地热采用1采1灌的“对井”开采回灌模式,利用潜水泵抽取地热井中的地热水(75℃)输送至挂面烘干车间,通过热交换提取热水中的热量对挂面进行烘干,尾水(45℃)通过加压回灌至地热井中,以实现地热资源的循环可持续使用(见图1)。

图1 延津克明面业地热开发利用方式示意图

2.2 回灌方案

古人把从地壳裂隙深处涌出地面的热水喻为“金汤”。近年来,随着温泉、地热供暖等产业的发展,“金汤”盲目开采严重,多为“只抽不灌”的消耗型开采,已经出现地热水位下降、资源衰减、环境破坏、开采成本不断上升等现象,实施地热尾水回灌是防止上述问题,保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的关键性技术之一[2][3]。

由于地热水具有承压性,给地热水回灌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因此,回灌系统设计加压回灌,每眼回水井旁均安装加压回灌装置(见图2),经过循环的热水通过图示加压装置向回灌井进行加压回灌,加压装置应放置在回水井附近,不应距离过远,同时为了安全起见在加压装置进出水两侧安装减压阀门(②和⑤)以保证回灌装置安全运行。

图2 回灌装置示意图

3 企业利用地热效益分析

3.1 经济效益分析

延津县克明面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注册资金一亿元,占地面积达315亩,员工800余人,拥有8条全自动挂面生产线,年生产15万 t挂面,实现产值7亿元。

年生产挂面15万 t需要6眼地热井或6台锅炉。以15年投资期,使用6眼地热井或6台锅炉的经济效益分析(见表1)如下:

6台锅炉:一次性总投入330万元(设备费用180万元、房建、安装等费用150万元);每年需燃烧焦炭6 300 t,能源费用为1 071万元;人工费为30万元;运行15年的能源费用为16 065万元,人工费为450万元,总共需要成本16 845万元。

6眼地热井(用水量170万 t):一次性总投入1 700万元(成井及配套费用等);每年能源费为388万元(水资源费255万元、电费133万元);人工费10万元;运行15 a的能源费为5 820万元,人工费150万元,总共需要成本7 670万元。

表1 焦炭锅炉与利用地热能成本费用对比表

由此可见,虽然采用地热能一次性投入成本较大,但是从长远(15年)来看,采用地热能进行生产比采用锅炉节省成本近9 175万元,相当于每年节省近61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3.2 延津克明面业利用地热的环境效益分析

延津克明面业有限公司6眼地热井每年使用地热水170万 t,提取地热能1.99×1011KJ,相当于节约燃烧6 800 t标准煤,每年减少CO2排放1.6万 t,减少SO2排放115.6 t、减少NOX排放40.8 t、减少PM2.5排放81.6 t,环境效益显著。见表2。

表2 标准煤与利用地热能产生污染物排放量对比表(1a)

3.3 延津克明面业利用地热的社会效益分析

采用地热能相对于燃煤可以有效的减少固体废渣的产生和堆放,有效降低了大气污染,防止或避免雾霾天气的形成[4],改善了人居环境,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实现了节约、清洁、安全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提高了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4 结语

河南省地处我国中东部、黄河中下游,具有得天独厚的交通区位优势,境内地热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开发历史悠久。据调查,目前河南省大部分省辖市(城区)及市、县均有地热井分布,地热井数量达800余眼,开采深度300~3 318 m不等,最高水温达98.5℃。地热开发已利用于洗浴、种植养殖、供暖等方面[5]。4 000 m以浅,全省可开采热水总量为56 070.18×104m3/a,可利用热能总量为110 868.44×1012J/a,折合标煤378.91×104T/a。延津克明面业地热开发利用模式,是节能环保的现实需求。不仅节约了企业的投资,而且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为开发利用地热资源探索了新的方向,具有很好的示范作用,值得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延津挂面储层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力量
为高质量发展凝聚澎湃力量
——延津县融媒体发展纪实
输导层
——北美又一种非常规储层类型
中江挂面:银丝飘香九百年
基于边界探测技术的储层识别与追踪
一把挂面——脱贫攻坚乡村行走4
“妈妈牌”挂面
基于储层构型研究的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表征
河南省延津县近59年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妈妈牌”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