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平县生态环境保护与需水预测探析

2018-12-14 01:31
地下水 2018年6期
关键词:建平县需水需水量

(建平禹兴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建平 122400)

1 概述

“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尤其是对建平县而言,水不仅是国民经济的命脉[2],而且更是建平县生态系统中的控制性因素。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不仅是确保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更是维持脆弱生态系统平衡的关键[1]。目前,建平县经济社会发展较快,随之其需水量也持续增长,但水资源禀赋条件明显不适应和不协调。而经济社会用水需求的持续增加,将势必大量挤占生态环境用水份额,将对建平县及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影响。

2 生态系统组成与功能

2.1 生态系统组成

建平县生态系统由河流、湖泊等构成。水是生态系统中最活跃、最敏感的因素[2],建平县生态系统的重要组分包括河湖、植被等系统,其状况如何决定了全县生态系统是否健康和稳定。

2.2 生态系统功能

建平县位于辽宁、河北、内蒙古三省(区)交汇处,地处西辽河水系、大凌河水系上游,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老哈河湿地保护以及境内森林保护区生态安全是辽西地区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根据《建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建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朝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建平县)(2010-2020)》、《建平县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建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朝阳市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水资源配置规划》、《朝阳市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等相关成果,并参照建设部颁发的《城市绿化规划建设指标的规定》和《城市生态规划》提供的标准制定建平县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的目标,结合建平县特点和实际情况,分析和确定2030年生态环境保护目标。

生态环境保护:地下水实现采补平衡,生态功能、地质环境功能完全得到修复[2],可再生能力得到恢复,总体上处于“健康”的水循环过程。

城镇生态建设: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5 m2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35%以上,人均环境卫生面积7 m2以上。

污染控制:城镇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100%以上;工业废水处理率、排放达标率为100%;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和处置率均为100%,危险废物处理率为100%。

环境质量: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100%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主要河流水体清澈、水质得到改善,河流重现蝌蚪、鱼类等各种底栖生物和浮游生物群落,河流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得到重建和恢复。尤其是城镇段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和水景观得到恢复或重建,基本形成人水和谐、亲水、近水、赏水的空间格局。

生态社会:生态城镇比重达85%以上;城市基础设施系统完好率达90%以上;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达95%;公众对生态环境满意率达98%以上。

4 生态环境需水预测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和自然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生态环境用水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水资源开发利用配置格局中,除了需要满足日益增长的国民经济用水需求外,如何满足生态环境用水需求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之一[3]。

构建建平县“三区、两带、多核”的区域生态空间结构,通过对重要生态功能区、重要生态廊道和生态节点的保护和建设,维护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三区”是指北部丘陵生态功能区、中部努鲁儿虎山生态功能区、南部山地生态功能区,是建平县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保持功能,需重点保护,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林地质量[3],以充分发挥其生态功能。“两带”是指老哈河、大凌河两条河流为主形成的生态廊道,是连通山区及平原间重要的生态通道,是物质流和能量流流通的重要通道,同时具有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洪涝调蓄等生态功能[4]。此外,这两条河流的次级支流及沿岸绿廊共同构成次级生态廊道。需合理配置水资源,加强水污染控制,拓宽防护林带建设,使其充分发挥生态廊道的作用。“多核”是指建平县重要的生态节点,包括重要的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大型森林公园等。这些区域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对于县域内部的生态健康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5]。

建平县生态需水量可分为两个方面:自然生态环境需水量和人工生态环境需水量。自然生态环境需水量系指维持自然生态与环境系统基本稳定所需的水量,包括天然林地、草地等天然植被,河道内及天然湖泊等生态环境需水量。而人工生态环境需水量是指维持人工生态林、草地、环卫等人工生态与环境系统发挥正常生态与环境功能所需的水量[5]。根据建平县实际和自身特点,本次主要考虑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中的城镇绿化和环境卫生需水量。

4.1 河道外生态环境需水量

根据《建平县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建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朝阳市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等成果,结合建平县生态环境实际状况,拟定高增长、适度增长两种情景预测未来各规划水平年城镇绿化面积和环境卫生面积。具体预测结果,见表1和表2。

根据现状年城镇生态环境实际用水情况,参考《建平县节水型社会建设规划》、《建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朝阳市区水资源承载能力研究》等成果,按强化节水和适度节水两种节水情景预测建平县未来城镇生态环境需水定额。具体分析结果,见表3。

表1 城镇生态环境面积预测结果(高增长方案) hm2

表2 城镇生态环境面积预测结果(适度增长方案) hm2

表3 建平县城镇生态环境需水定额预测结果 m3/hm2

根据建平县城镇城镇绿化面积和环境卫生面积预测结果与需水定额分析结果,确定不同组合方案(见表4)的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具体预测结果,见表5~表7。

4.2 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

建平县域内河流多属于季节性河流,受季节性影响大,年际和年内变化剧烈,如在枯水期或旱季河流基本没有径流。有鉴于此,本次不考虑建平县域内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

表4 建平县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方案组合

表5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方案Ⅰ) 万m3

表6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方案Ⅱ) 万m3

表7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方案Ⅲ) 万m3

表8 城镇生态环境需水量预测结果(方案Ⅳ) 万m3

根据建平县国民经济(生活、工业、农业)和生态环境需水预测结果,按照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经济发展与人口增长同步,即经济高增长对应人口高增长[6],反之亦然),分析和确定四种组合方案(见表9)需水预测结果。

表9 建平县需水方案组合

5 结语

由表5至表8可知,建平县未来各水平年需水最高方案为方案Ⅱ(高增长&适度节水):2015年总需水量为1.83亿 m3,2020年总需水量为2.15亿 m3,2030年总需水量为2.54亿 m3;需水次高方案为方案Ⅰ(高增长&强化节水):2015年总需水量为1.43亿 m3,2020年总需水量为1.60亿 m3,2030年总需水量为1.89亿 m3;需水最低方案为方案Ⅲ(适度增长&强化节水):2015年总需水量为1.15亿 m3,2020年总需水量为1.26亿 m3,2030年总需水量为1.45亿 m3。

猜你喜欢
建平县需水需水量
南京城市中心区生态需水量探析
新立城水库生态需水及调度研究
建平县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恢复对策
建平县生态需水保障程度研究
组合预测模型在区域需水量预测中的应用
建平县实施国家坡耕地治理项目成效及经验
帕满灌区供需水量平衡分析
大洋河生态需水量分析与评价
建平县农技推广体系现状分析
浅谈建平县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