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安全保稳定要克服四种错误观念

2018-12-15 01:39洪静山
政工学刊 2018年10期
关键词:安全观官兵部队

洪静山

抓安全保稳定是部队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这方面出现问题既耽误个人发展,又影响单位荣誉,其重要程度可以用“谁来抓都不越位,怎么抓都不过分”来形容。反思这些年有的单位出现这样那样的安全问题,都能从思想理念痼疾上找到原因,必须认真加以克服。

一是克服“刀枪入库,马放南山”的低层次安全观。近年来,各级紧紧围绕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抓准备、搞建设,能战、敢战、胜战逐渐成为最强音。但也有个别单位以强调安全稳定为名,随意降低训练标准难度,该打的实弹不打,该动的兵员不动,该搞的演习不搞,严重影响制约了战斗力建设发展。当前,部队训练标准越来越严、训练作风越来越实,对训练中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安全不是保出来的,越是消极保安全就越不安全,最终只会芝麻和西瓜一起丢、安全和战力一起损。部队是要打仗的,是保卫国家安全的钢铁长城,必须把部队安全放在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大框架下来思考,把战斗力建设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牢固立起来、落下去,用能打胜仗构筑国家安全屏障。其实,抓安全保稳定与抓战斗力建设并不矛盾,只要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搞好风险评估,落实制度要求,严密科学组训,就能相得益彰、双促双提。

二是克服“死气沉沉,人人自危”的低质量安全观。多年来,每逢大事之年或是特殊敏感时期,各级都要强调采取超常措施确保部队安全稳定,事实证明,依法适度的严防死守确实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能够确保大事之年无大事、敏感时期不敏感。但有的单位却矫枉过正,落实上级决策指示变形走样,只讲人治不讲法治,只层层传导雷霆压力不层层传递人文关怀。部队强调高度集中统一,这就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和带兵人必须依据法规制度严格管理、严格要求,但是并不等于可以不讲章法、苛刻蛮干。比如,有的单位把不出事寄托在门封住、人看住上,对官兵防得过死、盯得过紧,导致张弛无度、人人自危;有的带兵人一说整齐划一,就不允许战士有个性,管理过于刻板,要求过于苛刻,甚至把兵都管“懵”了、管“傻”了。部队管理是一门艺术,既要依法正规,着力纠治管理松懈、作风松散、纪律松弛等问题,又不能机械呆板,防止部队死气沉沉、官兵暮气沉沉。

三是克服“暂时安全,相对稳定”的低效益安全观。有的单位抓安全习惯于顺其自然、被动应付,只想着现任、光顾着眼前,对一些潜伏的隐患苗头不闻不问,用隐瞒或摆平强制性地把问题盖起来、压下去,忽视了打牢基础、疏通源头的固本工作。比如,有的单位在处理信访问题时,为了追求所谓的绝对稳定,不敢坚持原则、较真碰硬,一味地妥协,盲目地让步,花钱保平安买稳定,结果看似稳定了,但败坏了风气、留下了隐患。抓安全保稳定永远在路上,这方面既要坚持短平快、用猛药,又要强基固本、立足长远,既要关注人、车、枪、弹等显性问题,又要关注那些隐性问题,比如思想教育不到位、部队风气不纯正,都可能会引发矛盾问题。平时要善于把小事当大事抓,把苗头当事故抓,把别人的问题当自己的问题抓,顺利的时候查隐患,平静的时候找问题,做到未雨绸缪、标本兼治。

四是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低眼界安全观。有的官兵认为抓安全是领导干部的事、是管理机关的事,自己只要看好一亩三分地、管好自己不出事就行了,应该说这样的观点有一定的市场。部队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哪个单位、哪名官兵出了安全方面的问题都不可能仅仅是自己的事,或多或少都会引起辐射连带效应。抓安全保稳定,必须坚持专抓专管与群防群治相结合,既要依靠党委领导把方向、谋全局,也要依靠职能部门抓落实、聚合力,更要充分发挥官兵的主体地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要坚持按级负责、层次管理,自上而下逐级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完善安全管理责任承包网络体系,积极调动各方面因素,努力形成“我的安全我负责,单位安全我尽责,战友安全我有责”的良好氛围。

猜你喜欢
安全观官兵部队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俄部队军演
巧用视频资料进行《认识总体国家安全观》教学
儿在部队又立功
驻港澳部队例行轮换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图解
朝鲜官兵高呼“捍卫金正恩”